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古往今来,我国的能人巧匠造就了一个又一个伟大的工程。位于新疆的坎儿井,浩大无匹的军事工程万里长城,以及连接我国五大水系的京杭大运河。这些都是我国历史上的能人巧匠造就的不朽传奇。

而有这么一个地方,它重达四十多吨,但是其周身确实用木板以及铁链搭建而成。而每当汛期来临的时候,下面的潮水就会像猛兽一样侵蚀着桥身。但就是这样的一座桥,却已经使用了300多年仍旧屹立不倒。它就是中外驰名的泸定桥。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泸定桥

那么,就这样单单用木板以及铁链的围绕起来的泸定桥,为何能够屹立300年而不倒呢?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走上泸定桥,去观摩属于泸定桥的历史碎片。喜欢的朋友们不妨点个赞吧!

泸定桥,又名为大渡桥。它位于我国四川省的泸定县,在泸定县的河西街与成武路上,泸定桥赫然矗立。同时它也是两座山中的交通要塞,北接海子山,东接二郎山。

而你绝对想象不到,我国的泸定桥早在康熙年间就已经建成了。直到今天,已经有了300年的历史。而这样的桥,仅仅只用了木板以及铁链铸就的。而在下面伴随着湍急的河流,可以说,一旦出现危险,那就是有死无生。那么这样的一座桥究竟是如何建造的呢?

这条桥放在现在,是非常简单就能够建造而成的,因为我们拥有拉力机械以及延伸性的机械。再加上我们拥有出色的锻铁工艺,使得建造这座桥根本不用多长时间。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而在当时,却并没有我所说的大型机械。甚至当时的冶铁工艺也是非常的落后,而就是在没有精良的器械,没有成熟的冶铁工艺。他们却硬生生将重达几十吨的铁链运送到了对面。

这样的桥是险桥,同样的它也是稳桥。说是险桥不外乎是铁链与木板的相结合,而说是稳桥是因为它已经存在了三百多年的时间。而在三百多年的时光中,它的桥身仍旧沿用清朝时的传统,而且还有将近80%的铁环在正常使用,并且少有锈蚀。

泸定桥的桥身上一共有着13根锁链,而它的长度更是达到了103.67米的长度,宽度达到了3米。在桥面上一共充斥着9条铁链,而桥栏上使用的护栏仍旧是铁链。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而每根铁链上至少拥有860个铁环,最多拥有数1000个铁环。在这些铁链上遍布着数万个铁环。从西到东呈现出逐渐向上的趋势。而这些铁链的重量甚至达到了21吨,占据整体重量的一半左右。

在当时,这些铁链的铸就是非常困难的事情,由于当地的泸定县并不生产铁矿,所以只能去到数百公里外的荥经县寻找铁矿石。但是在这样艰难的条件之下,这座桥的质量却是不落下成。

风雨飘摇三百年就是一个最好的例子,在300年的时光中,经历了风雨的摧残,但是却它却鲜有生锈。究其原因不外乎是因为,古时工匠的千锤百炼,将铁矿的杂质清除得比较干净。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而完成了冶铁的目标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在人们的面前。那就是这些铁链太过重,无法依靠人力来进行衔接两岸的工作,它们尝试使用羊皮筏子将另一半带到对岸,但是无一例外地以失败告终。

就在一筹莫展之际,一位名叫噶达的藏族大力士挺身而出,独自携带近两吨的铁链,独自完成铁索的搭建工作,而当运送完全部的铁链之后,也最终力竭身亡。当然这只是民间传说。

真正的还得看能工巧匠的奇思妙想,它们充分利用了索渡原理,将粗竹索安装在河两岸。将铁链系在竹筒上,然后再通过竹索进行传递,最终将竹索传递在河对岸的人的手中。

当然,传递到手中仅仅只是完成了第二部分,而第三部分就是将铁索完全地固定住。固定用到的桥台位于桥身两端处,而在桥台上设置有固定的铁桩。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而在两端的桥头处会挖下一口深井,而为了固定,会在井底用生铁浇筑一个铁柱,而这样的铁柱分为横向以及纵向。横向的为卧龙桩、纵向的为地龙桩,卧龙、地龙同时震住位于两山中的铁链。

最后就是铺设木板了,所有的锁链都会与地龙桩相互连接,而在这些铁链上铺设木板,就能够形成桥面了。然后各个锁链相互环扣形成悬挂式的铁索桥。

在尚未修建这样的桥梁之前,我国大渡河两岸的货物经常的堆积如山。并且由于没有桥梁,使得通过军队的调度也无法及时。而为了缓和这一点才会在这个地方修建一条桥梁。

而这样的桥梁从建造开始就是奔着川藏的交通枢纽来的,作为连接川藏的重要枢纽,泸定桥更是一个兵家必争之地。历史上的飞夺泸定桥的战役不仅仅是加深了国人对于泸定桥的印象,更是使得泸定桥真正的名扬国外。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而泸定桥之所以能够存在300余年,除却它是重要的交通枢纽之外,更是离不开国家的辛苦维护。

这样的一座悬挂式的铁索桥不可避免地会发生一系列事故,而为了安全起见,早在清朝泸定桥就已经定下来一年一小修,三年一大修的规定,所谓的小修就是基于木板上的修理,而大修就是重新检索泸定桥的锁链,直至完全排除风险。后面就再也没有出现过风险事故。

而到了近代,1970年到1975年,泸定桥先后三次断裂。而这些断裂都是在修复或者参观的时间中发生的,而为了保障泸定桥的质量。我国提出,三年一小修,五年一大修的标准。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飞夺泸定桥

现在的泸定桥仍旧矗立在大渡河之上,泸定桥不仅仅是川藏之间的交通要道,更是维护边陲民族有何和睦的前提条件,更是我国国家统一的安定桥。

大渡桥横铁索寒,古往今来永不忘!现在的桥面上充斥的是历史以及岁月的痕迹。铁索飞跃天堑,才能映现出伟岸的大桥!

泸定桥是怎样建造的?迄今300余年仍屹立不倒,数万铁环重达40吨

好了,今天的内容到这里就结束了,喜欢的朋友们别忘了关注支持一下,不知道小伙伴对于泸定桥还有什么看法,不妨在评论区留言告诉我,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4

标签:泸定桥   铁环   地龙   大渡河   桥台   卧龙   泸定县   桥身   铁索   桥面   锁链   铁链   余年   木板   桥梁   我国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