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到工厂打工?打工人直言打工赚不到钱



我17岁高中辍学,在我辍学前。

我对未来的所有幻想,

都是能够做一个都市白领,

每天出入高端写字楼,

但很不幸的是当时年龄太小,

对这个世界并没有人生观的认识,

所以很早很早就辍学。

辍学之后做过服务员,

当过厨师,进工厂流水线,

进工厂的工作最多,也是换的最勤。

现在是第五个厂吧!

2017年就开始了江苏的第一个工厂生活,

因为年后刚出去找工作嘛,

很多工厂人员已经饱和,

吃了很多闭门羹,

最后在我的高中同学介绍,

我就去了他当时的厂,

然后就被分配到流水线,

然后在那个流水线上打螺丝,

我相信很多不了解,

但是进过厂的人都应该知道吧,

每天早上八点去上班,

然后做两个小时就十五分钟的休息时间,

女人都坐在自己工位休息,

大部分男人就去抽烟区吸烟,

到中午是十一点半左右,

就分批次去吃饭,吃饭时间四十分钟,

当你从车间走到食堂然后吃完饭抽根烟就直接上班,

到下午三点钟就又休息十五分钟,

还是早上一样休息的休息抽烟的抽烟,

如果晚上加班就五点钟去吃饭,

然后晚上八点或九点下班有可能更长。

每天上班就是打螺丝,而且是按他们编排的顺序打,

一颗、两颗、三颗……然后每天日复一日都是如此,

每天上班就是三件事,发呆、聊天、打瞌睡。

到后来我可以边睡觉边打螺丝,

甚至一个早上我可以神游,

手里还不停的干活,

不同于在学校上课的神游,

在学校上课神游只要你往向黑板就行。

我就这样浑浑噩噩的度过半年,

当初辞职的原因很简单吧!

就是因为上班上烦躁有点想玩,毕竟年轻嘛!

当我这又一次进工厂,

也是有着诸多的难言之隐,

没有技能,没有文凭,

当进到这个工厂却有一种莫名其妙的安心,

但是我的内心却是很痛恨,很奇怪。

一直以来就很喜欢的一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

并不因为它是长期霸占top榜单第一,

我一刷、二刷、三刷直到自己深刻的感受。

肖申克看起来像一部监狱片,

也像惊悚悬疑片,但更多是表达一个希望的片子,

也更是主人公安迪一部成长史,

自我的重生吧!

几乎没有电影能达到它这个高度。

里面有很多经典的镜头也有很多经典语录

比如“要么忙着活要么忙着死”

“有些鸟儿是关不住的,羽毛太鲜艳了”

最让我感同身受的就是,

可能我被工厂体制化了,

就像影片中的布鲁克,

瑞德说“一开始你恨这个围墙,然后你慢慢习惯它,最后你依赖它”

成年人的世界里,每个人都在制度下画地为牢

围墙里的生活,

其实是一种含有极少社会性,

且容易让人失去生活愿景的体制化环境。

在这种环境下,

囚犯不愁吃不愁穿,

顶多偷偷从外面运来点娱乐的东西,

对世界漠不关心,

每天只想着如何消磨时间。

就像我每天上班不用思考,

而且不愁吃不愁穿,

只要上班的时候,

专心做好哪一件重复的事,

然后每天慢慢消磨时间。

日子就这么一天一天过去,

我想究竟是我活了365天,

还是活了一天,重复了365天。


----------------------

这是一个分界线还没写完更新比较慢,要等每天工厂下班之后才能写

当我回答这个问题以后,我发现这个世界上,

还有很多人的选择和我一样想法一样

其实为什么我会引用《肖申克的救赎》

来表达我现在的境遇

影片给我最深刻的感受莫过于

体制化、希望、自由、自我的救赎。

先谈体制化,用一个监狱的体制,折射出现代社会

人与人之间的服从与驯化

在资本家的压力下,每个人无奈的制度下的生活

当然这里更多指工厂,因为听到很多工厂不好的传言

比如某某工厂裁员,并不是直接裁,

而是慢慢耗让你自己辞职,从而拿不到赔偿金

正如瑞德所说“你开始厌倦他,逃避他,后来渐渐习惯他,

最后彻底依赖他,这就是体制化。”

肖申克就如现代社会的缩影

有大部分遵纪守法的公民,有横行街道的恶霸

有滥用职权的当道者,有明确物品流通渠道和货币

关于我自己为什么会说自己被体制化

除了工厂的工作和生活

我还做过很多其他的工作

我平时喜欢码字,所以会找一些关于文案相关的工作

当我满心欢喜的进到公司工作

刚开始激动,但当每次写的稿子被pass掉

就会产生强大的挫败感,时常会想我能胜任这份工作吗?

时间一长,因为自己的文笔不够出彩,学历不够高等诸多原因

会产生一定自卑的心里

最重要的一个坚持不下去的理由就是,每天上班费脑子

不想思考,不想找角度,感觉到压力大

然后久而久之就会有辞职的念头

这就是被体制化的原因

因为最开始的工作都不需要动脑子

尤其是在工厂,基本上是不需要你动脑子

老老实实按照这个步骤做就好了

从而导致我工作的思想和惯性思维

工作时不愿意动脑,只想什么都不用想然后下班

所以很难去适应其它有挑战性的工作。

-----------------------

关于希望,在影片中瑞德说到:“希望是个可怕的东西,尤其对于他们来说。”他们不是死囚,所以他们必须抛弃任何希望地活着。终身监禁让他们永远也只能生活在四面高墙的肖申克内。从一开始对高墙的恐惧到逐渐的适应,以及最后形成了对高墙的依赖,这样的过程其实就是逐渐摒弃希望的过程。没有希望,他们可以心安理得地在这里面活着,直到死去。

所以托马斯在经历了五十年的监狱生活后,在获得假释时是那样的不安和惊恐。他说他没办法适应这个自由的社会,他小时候只看过一次汽车,而现在到处都是汽车。是自由带给他希望,然而也是这样的希望带给他的惶恐不安,其实希望在他心里一早就已经彻底死去了。而当我们看到安迪爬出五百码长的排污水管时,在暴雨之中,他撕开肮脏的囚服,拥抱着属于自己的自由的空气。这是坚持的希望,这也是希望的力量。

当你处在肖申克的时候,如果你有希望确实是个可怕的东西,但是我们并不处于肖申克啊!如果没有希望那才是可怕的东西,我们有时间有行动可以改变“希望是个可怕东西”对于这句话其实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希望吧?但是,不是所有人的希望都会实现的吧?也许他们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希望,也许他们只是追随他人的希望话又说回来,之所以挣扎,不就是因为还有希望嘛。当你改变不了这个大环境的时候,那就试着改变一下自己嘛。

或许就像字典里说的,“目标、愿望”,又或许,它什么都不是,只是一种满足人们思想的幻觉。但目标也好、幻觉也罢,或者又是其他什么东西?每个人心里都有答案。

最后一段话也许有点鸡汤,之所以会说这样的话是因为,我在B站看到一个up主。17岁辍学,18岁骑行西藏,23岁骑行摩托车环游中国,24岁考上研究生,我相信这就是希望的结果。

所以最后来一针强心剂,哈哈哈哈

“你背不下来的书,总有人能背下来

你做不出来的题,总有人能做出来

你愿意拖到明天的事,总有人今天努力做完

那么不好意思,你想去的学校也只能别人去了

你想过的人生也只能别人过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2

标签:工厂   高墙   围墙   螺丝   监狱   体制   工人   脑子   可怕   早上   年轻人   原因   东西   环境   时间   自由   工作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