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笔记】卫灵公十五(2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论语笔记】卫灵公十五(28)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子曰:“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注释】⑴恶:wù,憎恶。⑵察:调查,考察。⑶好:称誉,喜欢。

【译文】孔子说:“对大家都憎恶的人,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是否与事实相符合;对大家一致称誉的人,也一定要自己去考察是否与事实相符合。”

【简评】人们常说一句话: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公道自在人心。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似乎是正确的,我们应当相信群众嘛!可人都有从众心理,在对与己无关的事情上面,往往会信口开河,没想到要去负什么责任。《幼学琼林》中有四句话:谗口交讧,市中有虎;群奸煽惑,聚蚊成雷。“市中有虎”讲的是一个故事:有人问某人,有人告诉你大街上有一只老虎在跑,你信也不信?某人说:我不信,大街上怎么会有老虎呢?再问:有第二个人来告诉你同样的话,你还是不信?某人说:我似信非信。又问:那第三个人再来告诉你呢?某人说:既然三个人都这么说,那我就相信了!其实大街上事实上并没有什么老虎在跑,可是说的人一多,某人就不得不信了,这差不多就是“群奸煽惑,聚蚊成雷”。

明末民族英雄袁崇焕被凌迟处死的时候,上至官兵,下到普通民众,都恨不得吃他的一块肉才解恨,都认为他是出卖民族利益的败类。明亡以后,给他平反的却是当时他的敌人满清人,原来这竟然是满清使出的离间计。可惜斯人惨逝,明也自毁栋梁,被永远钉在历史的耻辱柱上,教训不可谓之不深!众口铄金,积毁销骨,群众那无数双“雪亮的眼睛”其实常常是不亮的。希特勒深谙此道,所以他开动他的宣传机器,将大批热血青年煽动到战场,成为他法西斯主义的牺牲品。

其实人们获得关于别人或者事件的信息的途径,无非是以下这三条:

第一是耳朵听到的。耳朵听到的信息,常常不是第一手信息。人脑对信息的转述,从心理活动的特点上看,常常有一个不自觉的加工过程,让信息具有“圆满性”的特点。因此,当自己从别人那个地方听到什么信息的时候,要知道,这个信息其实已经是变形了的信息。著名漫画家方成先生画过一幅漫画叫《众口成竹》:第一个人嘴里还只是一棵竹笋,第二个人口里已经是一棵竹子了,到第三个人嘴里,竟然成了一片竹林!你相信这片竹林真的存在吗?公认的并不一定就是真实的,这定律也同样适合用在那些黑字白纸印在书上的东西。

第二是眼睛看到的。俗话说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其实还得加上一句:眼见还有三分假!眼睛看到的事情,往往只是事情的表象。表象和实质虽然有联系,但却不是必然联系。比如遇到那种为了某种目的或者在某种环境中不得不装假的人,仅仅凭自己看到的就下定论,结果一定会差之毫厘,失之千里,甚至做出完全相反的评价来。孔子一行被困陈蔡之间的时候,好不容易找了点米,让颜回去做饭。有人来告诉孔子:颜回偷饭吃。孔子不信颜回会偷,就对那人说,即使你真看到颜回吃饭了,那也一定不是偷,不信一会去问就知道了。原来,颜回在开锅的时候,正巧一阵风吹了过来,将垃圾吹进了饭里。颜回想:用这样的饭来做祭品是不恭敬的(古人吃饭之前先要祭神),可是扔了又可惜了,所以他将被污染了的饭吃掉了!要只凭眼睛看到就是事实,颜回小偷的罪名是摆脱不掉的。

孔子看颜回,是用心看的,这就是第三条。所谓用心看,就是将所获得的信息都拿过来,做一番比较、筛选的过程,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将各个方面联系起来辩证地思索。有一位著名的好人,做好事不留名。可翻开有关写他的书或材料,他做的好事一桩桩一件件清清楚楚地记着呢!当时我就想:既然不留名,别人怎么知道就是他做的?后来才明白,原来是他自己做报告的时候说出来的!虽然无可稽考,但我还是相信他确实是做了这么多好事,不过这“不留名”就不那么彻底了。听了之后,心里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对任何信息都抱有“必察之”的态度,敢存疑,敢质疑,敢求证,我以为就是科学求真的精神。


注1:本文作者,张永强,退休教师。曾任职于绵阳师范学院文史学院。本文在此发布,已获原作者授权。

注2:原作者撰写本文,旨在让从来都没有读过《论语》的人都能有一定的理解。

注3:如果可以,点个关注可好?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31

标签:希特勒   积毁销骨   竹林   失之千里   论语   孔子   满清   表象   原作者   老虎   事实   本文   群众   事情   眼睛   笔记   数码   信息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