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独立客观第三方研究,为您筛选优质上市公司


证券代码:603520 综合评级:A


一、主营业务 评分:75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1、业务分析:公司主营业务是为造影剂提供原料(或中间体),下游客户为恒瑞医药、扬子江药业,终端产品为造影剂,用于放射科影像。但是近两年公司开始进军下游,从事制剂(直接使用)业务,等于开始和大客户展开竞争,虽然可能会影响与客户的合作关系,但是公司作为全球造影剂中间体龙头,具有一定的话语权,除了公司其他竞争对手也很难产出足够的造影剂中间体,因此预计对与客户之间的合作影响不大。

近期造影剂行业的集采对行业带来较大的冲击,公司也中标了部分集采订单,对公司来说整体是好事,一方面是因为公司本身原料药的毛利率并不高(仅有40%+,与),集采对公司降价影响并不明显;另一方面是因为制剂业务占比较低,中标后放量对公司来说基本是增量业务;但是集采对公司的影响是间接的,大客户恒瑞医药终端产品必然降价,势必会向上游转移成本压力,公司产品依然面临降价压力;


2、行业竞争格局:目前造影剂国内外竞争对手基本已经在各自领域形成稳定竞争格局,海外市场以GE、Bracco、Bayer、Mallinckrodt四家公司独大,占据了近八成市场份额,国内恒瑞医药、上海通用(GE)、扬子江药业、北陆药业四家公司占据了超九成市场份额,竞争格局非常稳定。公司作为造影剂的中间体供应商,基本已经进入了行业前几名的供应序列,未来市场份额的变动取决于集采中标情况、产能扩张情况,公司在产能上具有明显优势,后续有望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


3、行业发展前景:全球造影剂市场增长相对平缓、稳定,竞争环境也较为宽松,未来随着国内的集采落地,行业几家龙头之间的市场份额或有变化,未来几年集采后的市场格局或进一步提升,盈利能力也将越发稳定;


4、公司业绩增长逻辑:(1)行业需求稳定增长;(2)产能扩张;(3)原料药中标集采;


文中方框内文字均为正文的数据补充,可作略读

·简介:成立日期:1997年;办公所在地:浙江台州

·业务占比:造影剂91.09%(毛利率44.12%)、喹诺酮2.38%(毛利率33.95%)、其他6.52%;出口占比:44.53%;

·产品及用途:

造影剂:是为增强影像观察效果而注入(或服用)到人体组织或器官的化学制品,形成的对比用某些器械显示图像,用于CT造影、核磁造影、超声造影等治疗领域

·销售模式:国内直销,出口经销;

·上下游:上游采购碘,下游应用至等放射科领域;

·主要客户:前两大客户为恒瑞医药和扬子药业,占比近四成,前五大客户占比57.45%;其他客户包括:北陆药业、中国医药、日本FuJi、法国GuerBet等

·行业地位:全球碘造影剂约50亿美元市场容量,国内约140亿元市场,公司全球市场份额约13%;

·竞争对手:恒瑞医药、上海通用、扬子江药业、北陆药业、正大天晴,前四家企业合计占据了国内市场98%左右的市场份额;全球市场GE、Bracco、Bayer、Mallinckrodt全球市占率分别约42%、19%、8%、7%;

·行业核心要素:1、产品性能及持续研发能力;2、规模与成本优势;3、客户忠诚度;

·行业发展趋势:1、行业需求稳定增长:目前全球碘造影剂产业每年8%左右的平均增速;2、行业集中度提升:随着政府相继出台法规提高生产质量标准和环保要求,推行带量采购,规范化程度不高、研究能力较弱、资金实力不强、污染严重的企业经营压力增大,将面临转型、寻求龙头企业并购或遭到市场淘汰,未来行业集中度有望提高;3、带量采购产品价格下降;

·其他重要事项:公司碘海醇注射液、碘克沙醇注射液获第五批集采中标,预计会在2021年实现制剂业务的放量增长。


二、公司治理 评分:65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1、大股东持股及股权质押、高管激励:父子二人合计持股38.54%,综合质押率达到42.78%,儿子已经成为公司总经理,为未来接班做好准备;2020年公司4名副总经理、1名董事、财务总监、三名监事共9名高管离职,这并不是个好的现象,需要引起重点关注;公司股权激励非常低,年薪在行业内中规中矩,激励不足或是集体离职原因;


2、员工构成:以生产和技术人员为主,中间体属于劳动和资产密集型行业,公司人均创收超79万元,人均净利润超13万元,在行业内属于较高水平;


3、机构持股: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包含2家社保、1家外资、1家私募、1家外资,受到主流资金的一定认可;


4、股东责任(融资与分红):上市近5年,分红与融资比超过三成,中规中矩;


·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0.53%;股权质押率:0%

·管理层年龄:43-67岁,高管及员工持股:不足1%

·员工总数:1729人(+114):技术401,生产893,销售39;本科学历以上:568;

·人均产出:2020年人均营收:79.1万元;人均净利润:13.81万元;

·融资分红:2016年上市,累计融资(2次):10.37亿,累计分红:3.49亿;


三、财务分析 评分:65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1、资产负债表(重点科目):公司账面现金尚且充裕,应收账款和存货占营业收入比例偏高,固定资产高达14亿元,2020年固定资产周转率不足1,在行业内属于较低水平,在建工程2.1亿元,公司仍在快速过程中,产能利用率尚且不足,扩产或短期拖累公司业绩;有息负债约17亿元,偿债压力较大,在同行中属于负债偏高的公司;负债率超53%,资产结构中固定资产偏高、资产流动性不足,处于亚健康状态;


2、利润表(重点科目):2020年营收和净利润逆势增长,2020年业绩增长主要是因为2019年有一笔较大的资产减值导致净利润水平偏低,


3、重点财务指标分析:公司近两年净资产收益率约为17%,在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毛利率逐年小幅递增,下游客户比较集中,毛利率在中间体行业中属于中等水平,2021年上游原材料涨势凶猛、海运价格大幅上涨,下半年或将进一步削弱公司盈利能力;公司规模持续扩张、又中标了集采订单,后续毛利率和净利润率或有进一步下滑空间,但是绝对值大概率会提升;周转率不足0.4,在医药公司中属于较低水平,主要还是因为固定资产投入太大,产出不足;


·资产负债表(2021年H1):货币资金5.56,交易性金融资产2.21,应收账款4.06(+1.08),应收账款融资1.1,存货4.91(-0.45);长期股权投资1.2,固定资产14.04,在建工程2.1,无形资产1.93,商誉5.2短期借款8.22,应付账款2.01,长期借款8.88;股本2.45,库存股0.26,未分利润5.6,净资产20.05,总资产43.5,负债率53.79%;会计师审计费用:130万元;

·利润表(2021年H1):营业收入8.55(+18.43%),营业成本4.9,销售费用0.08(+54.97%),管理费用0.69(+14.57%),研发费用0.53(+46.68%),财务费用0.34(-32.5%),其他收益0.12,信用减值0.06;净利润1.56(+11.43%)

·核心指标(2018-2021年H1):净资产收益率:10.78%、18.02%、17.71%、7.97%;毛利率:40.47%、42.72%、43.99%、42.75%;净利润率:10.56%、12.99%、17.48%、18.25%;总资产周转率:0.35、0.4、0.35、0.2;


四、成长性及估值分析 评分:75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1、成长性:考虑到造影剂行业需求稳定增长,但是市场空间较为有限、竞争也相对有序,未来公司更多的是扮演供应商角色,增长取决于毛利率及公司产能,集采订单是公司业绩新的增长点;


2、估值水平:公司当前市场定位仍然是中间体制造商为主,制剂尚未形成足够规模,加上后续集采大概率削弱公司盈利能力,赋予公司30-40倍的市盈率;


·预测假设:营收增长:20%、30%、35%;净利润率:17.5%、17%、16%

·营收预测:2021E:16.4;2022E:21;2023E:29;

·净利预测:2021E:2.9;2022E:3.6;2023E:4.6;(假设数据即达到条件时对应市值,须根据实际数据调整)

·市盈率:30-40倍

·三年后合理估值:140-180亿;当前合理估值:70-90亿(基于25%/年收益预期);价格区间:34-39元/股(未除权、除息);


五、投资逻辑及风险提示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1、投资逻辑:(1)行业需求稳定增长;(2)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地位突出;(3)产能扩张;(4)造影剂试剂中标集采订单;


2、核心竞争力:(1)规模与成本优势;(2)全产业链优势;(3)客户优势;(4)研发优势;


3、风险提示:(1)产品价格下降;(2)原材料价格上涨;(3)质量与研发风险;(4)集采政策变化;


·核心竞争力

1、产品链一体化优势

经过多年的产业布局,公司拥有了完整的“医药中间体——原料药——制剂”全产业链,保证了制剂产品的高标准和一致性,确保了关键原料供应的稳定性,带来了较强的成本优势。

2、生产规模化和产业布局优势

公司深耕非离子型碘造影剂特色原料药多年,目前已形成了江西樟树医药中间体生产基地、浙江仙居和浙江临海医药原料药生产基地、上海金山制剂生产基地四大生产基地,形成了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原料药生产基地共拥有2300T原料药生产能力,并通过持续升级改造,设备自动化升级扩大产能规模。

3、稳定的客户资源和销售开拓能力

非离子型碘造影剂属于医药原料药细分领域,企业集中度较高,公司目前与恒瑞医药、北陆药业、中国医药、日本FuJi、法国GuerBet等国内外知名制药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

4、强大的研发技术优势

截至2020年期末,公司专职研发人员334,其中硕博比例达到22.5%。公司建立现代化的研发工作实验室,涵盖了现代化合成研发实验室、杂质分离实验室、制剂研究实验室、分析研究实验室、质量研究实验室及中试放大实验室等。


·风险提示

1、质量风险

如果因公司原料药质量问题而导致下游客户的产品出现安全性问题,有可能导致下游客户进行产品召回甚至退市。

2、研发风险

药品研发过程中存在诸多不确定性,还会受到市场环境、行业竞争等因素的影响,可能造成研发产成品错过其产品上升期的结果,进而导致药品价格的下降和毛利率下滑。

3、原材料价格风险

公司产品主要原材料为碘,碘属于大宗交易物品且主要依赖进口,不排除因供应商产能受限、国际原油波动导致运费上涨、战争等不可抗力的影响导致原材料价格大幅波动,影响公司生产成本的风险。

4、药品价格政策调整风险

近年来,政府为加强了对药品价格的管理工作。随着药品价格改革,医药市场竞争的加剧,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深入及相关政策、法规的出台或调整,以及集中采购等一系列药品价格调控政策的进一步推广,预计我国药品降价趋势仍将持续,医药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可能会下降。


六、公司总评 (总分70.5)

司太立: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集采压力之下仍有望逆势增长


公司是国内造影剂原料药龙头,过往凭借多年的技术积累和规模化的产能优势,目前已经成为国内主要造影剂行业龙头的核心供应商,近两年公司开始进军下游试剂业务,与客户形成正面竞争,考虑到公司产能的绝对优势,预计未来营收将进一步扩大,而中标集采后带来的增量也必将增厚公司利润,不过集采降价已成趋势,客户的成本压力也将部分转移到公司,行业整体盈利能力或将受损。整体来说,集采对公司业绩的影响是此消彼长,未来几年净利润有望保持合理、快速的增长,但是市场容量毕竟有限,公司市值也不宜寄予过高预期。


评级标准:AAA≥85、AA:77-84、A:70-76;BBB:60-69,BB:55-59,B:50-54;CCC及以下≤49

郑重声明:评级及评分仅为个人观点,在任何情况下,本报告中的信息或意见均不构成对任何人的证券买卖建议,对任何人使用本报告及其内容所引发的任何直接或间接损失概不负责。

如果您想了解更多内容,请关注同名微信公众号:川谷研究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5

标签:造影   原料药   毛利率   中间体   产能   制剂   净利润   下游   药业   龙头   压力   优势   风险   稳定   客户   国内   行业   科技   公司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