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每到周一,你是不是也这样给自己开批斗会,反思过去一周自己的所做所为,并立下flag,声称自己本周一定要好好努力——


整理了一堆待办事项,却眼睁睁都看着它们在“过期”里面发呆;


明知道今天有很多事情要做,直到躺在床上,才恍然警觉这一天什么都没干;


终于开始干活了,却管不住自己的手,没一会就打开了知乎、微博、朋友圈。


实际上,很多人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经常有人感慨:要是我的行动力能有规划能力的一半,也就不致于每天“焦虑成狗”了。

但你每天真正用在执行上面的时间有多少?70%还是50%?对很多人来说,这个比例也许会更低。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有多少人心里波澜壮阔,身体稳如泰山,表面平静如水,内心焦虑不堪?其实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幻想与行动力之间多多少少存在一些“时差”,所以曾经的目标和梦想只能存在于幻想中。

那么,如何提高自己的行动力,拉开与同龄人之间的差距呢?

今天的文章小渡就和大家聊一聊当代青年最可贵的能力——行动力,希望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行动上的巨人。


行动力是拉开差距的关键

在电影《社交网络》中,有这样一个桥段——

扎克伯格心血来潮,想做一个网站。在创意来临时,他没有犹豫,打开电脑,立即行动,做出一款对女生相貌评分的程序。

这样说出来大家可能感受得不是那么直观,那么我们按照时间线来梳理一下——


当天晚上,扎克伯格20:13回到宿舍


22:17开始动手做FaceMash


凌晨2:08,萨瓦林回来提供了算法公式


该产品上线之后,凌晨4点,网站流量异常,弄垮了哈佛的校园网,惊动了校方的管理人员。


也就是说,他只花了6个小时,便完成了一款产品的设计、开发、上线。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如此惊人的行动力,相信大多数普通人都很难做到,而这超乎常人的行动力也正是扎克伯格最终走向成功的必要条件。

反观现实中的我们,总是躺在床上想“如果这样”,“如果那样”,总在无尽的犹豫和焦虑中度过,真正拥有行动力能将想法付诸于实践的人却少之又少。


说好从明天开始早睡早起,结果只坚持了一天,第二天又抱着手机熬到了12点;


年初的时候信心满满制定一条又一条计划,坚持不了一个月,又被轻易打回原形;


看到这个同事成为斜杠青年,那个朋友副业搞得有声有色,而自己除了抱怨,还是一直停滞不前的原地踏步......


有人说: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就是头到脚的距离。头用来梦想,脚用来实践,从梦想到实践,是世界上最远的距离。

扪心自问,那些过得更好的人真的是“命好”或者“侥幸”吗?

不是的。

他们其实早就为更好的自己作出规划,并卓有成效地付出了实际行动。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信念有多强,行动力有多强

坚持行动从来就不是件容易的事情。想要更高效地行动,应该选择劣后顺序。与其觉得“应该拿什么”,不如先决定“应该扔什么”。

斯坦福大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能同时兼顾几件事的说法只是一个美好的谎言,所谓的“多面手”根本抓不住重点。他们看起来好像每方面都能兼顾到,没什么事能难倒他们,实际上每件事都做得不怎么样。

33岁的葡萄牙当家球星C罗,在面对媒体采访的时候说:“如今的我,有着23岁的身体。”'

30岁对于足球运动员来说,已经是职业生涯的分水岭,而C罗在30岁之后却比之前更加开挂,这一切都要归功于他超强的行动力。

普通运动员的体脂率通常在10%左右,而C罗将自己的体脂率保持在7%;一般运动员肌肉含量通常很难超过46%,而C罗肌肉含量为50%。

为了方便锻炼,他直接把客厅改造成了健身房,即使是休赛期,也从不放弃坚持在家健身。

从弱不禁风的“花瓶”,到满身肌肉的“肌肉兽人”,C罗超乎常人的行动力,一直带他走向巅峰,创造奇迹。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非凡的事需要专注与时间,而专注在一件事上就意味着减少做其他事的时间,因此保持平衡会很难。如果想面面俱到,必然每件事都会打折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当选择的事情足够少,我们可以减少因做不完任务带来的精神压力,并能让你将精力和注意力集中在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中。

假设苹果砸在牛顿头上,他只是想想,就不会发现万有引力;

假设爱迪生相信灯泡能够照亮世界,却从不尝试,我们可能现在还活在黑暗中;

假设马云只相信电子商务会改变人们的购物方式,而不去经营,也不会有今天的阿里帝国......

你的信念有多强,行动力就有多强。


三个技巧提高你的行动力

其实,无论过去如何,当下你只要立刻开始行动,就不为晚,因为迟开的小花也能结果,而且有可能结出更加珍贵的果实。

著名画家齐白石画虾可以说是画坛一绝,灵动活泼,栩栩如生,来自生活,却超越生活,大胆概括简化,被人称为传神妙笔。

而他其实是在六十二岁的时候,才意识到自己对虾的领会还不够深入。

于是,他就在花案上放了一个水碗,常年养着几只虾,反复观察虾的形状、动态,不断地练习,才有了我们今天看到的一幅幅画。

所以,有想法,就去做,而不是想着到底可不可以,行动力,比你空想更重要。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只要你想开始,任何时候都不晚。


1、 微习惯降低行动成本


《微习惯》一书中说到,设置微小的行动目标,我们才更容易成为真正的行动者。

我们的大脑和身体,本质都是非常懒的。在大脑看来,强力驱动自己的身体去长时间高强度运动实在是太痛苦了。

如果设定了大目标或者大行动,每次开始行动前,我们会畏难。行动后,也会因为过程中的艰辛,而逃避下一次的开始。

而一个俯卧撑那就太简单了,毕竟这般简单的动作大脑没什么好拒绝的吧?但当开始了第一个,我们就极有可能会开始第二个、第三个...第N个。

每天从一个开始,日积月累,最终就会成为我们骨子里的习惯,这个时候,行动难度已经彻底剔除了。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小开始比大计划更有效。诚如古人所言“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这就是“微习惯”的力量。

如果你想培养读书的习惯,最好的办法是在每天睡前读一页书,而不是逼着自己一次看两小时。

如果将我们的大脑比作发动机,微习惯就是启动按钮,轻轻按下可以实现从0到1的飞跃,之后发动机内部开始运行,带动身体飞速运转。

微习惯让我们轻松走出第一步,而一旦走出第一步,其产生的巨大影响会带动我们惯性向前。

从最小行动开始,把行动成本降到最低,你才可能变成行动达人。


2、 反馈思维

我们下载东西的时候,如果有进度条,知道自己要等多久,下载任务完成了多少,有了这种确定性,我们就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相反,如果没有进度条,即使几十秒,我们也觉得时间很长很难熬。

进度条实际上就相当于一种确定性的“反馈”。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我们每个人在行动的时候,都需要收到确定的反馈。没有反馈,会觉得很难坚持,很容易半途而废。

为什么反馈如此重要?

我们的大脑有理智脑和情绪脑。情绪脑已经存在了几万年,而理智脑才出现没多久。漫长的进化里,古老情绪脑的力量远远大于新出现的理智脑。

如果你要单纯依靠理智脑说服自己去行动,事实上是很难坚持下去的。而如果你能收到反馈,能在行动过程中感受到愉悦感,感受到确定性,你的情绪脑就会自动自发地喜欢去做这件事。

很多时候,单纯的坚持会让我们行动力变强,然而让我们行动力爆表的,是在过程中能收到反馈。因为这会让即使很枯燥的事情,也变得有趣起来。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3、 目标清晰化


《认知觉醒》中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一切都只知道个大概,这对提升行动力来说,是很致命的。

在这里小渡给大家分享一个小方法,可以当天晚上,把第二天要做的事,写在便签上,贴在床头,每天叫醒你的就是你的目标了。还有一个小方法,利用手机app,定时提醒你去做要做的事。

没有做过的人,根本无法想象,晚上躺在床上,仔细品味今天收获满满的充足感。

有记者问张钧甯,你这么爱运动,如何劝说那些在犹豫今天要不要运动的人?

张钧甯说,在你犹豫的时候,你先穿上鞋跑下楼,这样当你还没做好决定的时候,可能已经跑完回来了。

很多时候,无用的想象,无用的思考,会为你制造很多的困难。这个时候,别犹豫,直接去做,你的大部分问题都可以轻而易举地解决掉。

不要在意别人的看法,你只需要问自己,想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对你来说,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自律不过是自我欺骗,不成功的真相是——行动力「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我们总是很羡慕有着超强行动力的人,也很想自己有着这样的行动力。

但我们往往会忽略行动力的一个最大真相“没有普遍适用的行动力”,从而错误地、泛泛地提升自己的行动力。

你的生活要“平步青云”,首先你要想清楚那种生活是什么样的,想想你要成为什么人,要做什么事,要拥有什么东西。要经常想,直到你已经考虑得非常清楚。等你想得非常清楚之后,别的什么都不要去想,不要去想其他的可能性。

对未来想得清楚,才能产生更有效的行动,活得更加随心所欲。

人生没有加时赛,也无法重来。与其蠢蠢欲动,不如即刻行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确定性   焦虑   肌肉   大脑   真相   理智   犹豫   情绪   反馈   事情   习惯   身体   自我   目标   时间   图片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