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今年东京奥运会的赛场上,乒乓球女子单打半决赛中中国选手孙颖莎与日本选手伊藤美诚对战。在混双比赛中国憾失金牌,伊藤美诚来势汹汹的情况下,中国小将孙颖莎的身上被寄予了太多期望。


但孙颖莎在赛场上的表现却是有条不紊,在第二局大比分落后时连追8分,霸气逆转,伊藤则愈加慌张,最终孙颖莎4:0夺得胜利。而即便登上了最高领奖台,孙颖莎也坦然自若,说“一切从零开始”。


面临大局,守得住心态,稳得住阵脚;巅峰后又能归于平常,从零开始。人生难得,正是孙颖莎这份“不着急”。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而对于的程序员来说,也是如此。往往有人说“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让我们小心翼翼走好每一步。但其实,人生的确没有白走的路,却未必每一步都要走的如此着急,步步都在起跑、冲刺,不容失误。


着急的程序人生就像是一根绷紧了的弹簧毫无余地,但不着急的程序人生就像是缓慢生长的大树,有横生的枝节,但却会毫不动摇向上生长,收获经岁月洗礼的醇熟。


做一个“进行时”的人 而非“完成时”

我们总喜欢做比喻,把生命的降生和生命的终结这一过程比喻为一场赛跑,有人将其定义为百米冲刺,也有人将其比喻为马拉松。


将人生定义为百米冲刺的人从出生就开始了竞争,他们自觉或不自觉,甘心或不甘心地将生活中的每一件事当成竞争,意图赢下每一场胜利。


而定义为马拉松的,只不过是另一种百米冲刺,将人生分成若干个节点,确立每一个节点,我们应该完成什么,做成什么。


这两种比喻,其实都将我们的人生化成了完成时,每完成一个节点,我们就可以长呼一口气。


但其实不着急的人生,应该是一种“进行时”


不受别人干扰或者定义的节奏,活好当下,不拘于一时的成败得失,而专注于在这漫长人生中自己的幸福与否,成长与否。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中国近代绘画大师齐白石,出身贫寒,26岁还在兼职卖画没有明确的职业生涯规划,40岁周游全国还没“脱贫”,57岁独自北漂为梦想挣扎,83岁才开始恋爱结婚生子,90多岁又开创了新的国画表现手法。


将他的人生复刻到我们的程序人生,我们可能都要着急死了。


26岁半路出家接触前端,开始学习一门新的技术,30岁才开始有了成熟的技术能够独当一面,40岁还没有登上事业巅峰进入公司领导层……


该赚钱的时候在学技术,该事业有成的时候还在攀爬,看似错位进行的人生,如果是你你真的能不着急吗?


但齐白石是真的不着急,他走的每一步看似缓慢,却是步步“进行时”,成熟的画技,丰富的人生阅历,初心不改的道德坚持,每一步成长都让他走到了最后,书写了他的精彩人生。


而作为程序员的你又在为什么着急呢?


为什么着急? 因为太爱比较

TED演讲《别让任何人打断你的生活节奏》中说道:也许你看看自己的朋友,觉得他们领先于你,也许有些人不如你,但万事的发生自有节奏。


诚然,这是我们大多数程序员生活的写照,也是我们焦虑、着急的主要来源。


我们非常擅长于比较,怕自己走慢了,怕自己技术不如人,怕自己还没有那么快就走上顶峰。着急忙慌,但摔倒的时候可能就再也爬不起来了,被打击了自信,也失去了前进的力量。


所以别着急,每个人的人生都自有节奏,着急只会让你自己放弃原本在坚持的梦想,最终可能一事无成。


而那些不着急的人,也许走得不如世俗眼中的那么快,但他们却是这世界上成功完成了自己梦想的人。


NBA达拉斯小牛队老板马克·库班25岁在当酒保;奥特加39岁才创办zara,成为世界第三大服装公司老板;好莱坞演员,奥斯卡影帝摩根·弗里曼52岁才迎来事业重大突破;马云35岁时才创办了阿里巴巴……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你可能会说因为他们有机遇、有贵人、有背景,又或只是因为他们是天才。但倘若这些拥有众多“资源”加持都还只是在人生中后期收获了成功,我们寻常人又为何要着急呢。


只要我们沿着梦想的道路,做一个“进行时”的程序员,不疾不徐,我们总会收获自己的广阔天地,而不介意时间或早或晚。


别让自己轻易掉入情绪陷阱

一个人着不着急,其实从他的心上、手上脚上和嘴上就能看出来。


心上,是看我们能否能沉得住气,能否不过度焦虑,守得住寂寞。毕竟,珠穆朗玛峰不是一天就长那么高,你的成功也不是焦虑一晚彻夜不眠就能做到,那何不先专注于当下,慢慢来!


所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过度关注别人的脚步,而多看看自己现在的人生轨迹,现在自己在技术和为人处事上的优势与劣势,专注于自己的提高。


心态上不着急,你所表现出来的沉着与稳定,也自然会让身边的人感受到。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领导和同事也会更加放心地将更多更大的项目交到你的手中,让你有更多施展才能的空间。但若事事着急,你所体现的只能是“慌张”,更甚者会是“无能”。


着不着急,还体现在我们的手上、脚上。而这也可能让很多“急性子”程序员无辜躺枪,他们拥有一颗对事负责的心,想要将手上的任务快速处理好。但过度关注在事情在,立马着手去做,容易让领导或业主觉得我们不讲方法,甚至是不经大脑。


即便你是真心想把事情做好,却反而给了别人一种你“手足无措,慌张无措”的感觉。


另一边,你的“着急”也确实可能让你在某个程序设计或者是BUG的的处理上考虑得不那么周到,过程中反复出现问题。如此一来,我们将遭受更多的委屈。


所以,如果你是个“急性子”,记得将自己的动作慢下来。在开始任何项目之前,首先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思考五分钟,考虑如何进行。


而在进行的过程中,将眼界打开,不只是关注事,还要关注客观环境和整个团队,不慌不忙,在团队协作中,展现你的“领导力”。


人生没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数「渡一教育」

图片源自网络,仅做配文展示


而最后一个“嘴上”,这是我们最容易展示出自己“急”的地方。我们往往在生活中、工作上,吃不了亏,忍不了细枝末节,而开始“干架”。


和领导,和业主争执某一个程序设计,和同事纠结于某一个工作细节,但往往你的“考虑”不被理解,以致于情绪化表达,造成矛盾。


但其实,有些事情换个办法解决可能更好,不着急地处理才是最佳处理方式。


换位思考,考虑领导和业主的真正需求,结合实际,拿出让人信服的依据征得他人的同意,亦或者进一步地退让。总之,没有伤害到自己的原则的问题都不是最糟糕的问题,别让自己轻易掉入情绪陷阱。


写在最后

也许,从头看到尾,你会觉得“不着急”的人生怎么会那么麻烦,我需要注意那么多的细枝末节,管住自己的心、管住自己的手和脚、甚至于还有自己的嘴。到这,你是否又不知不觉地着急了呢?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修行,没有人可以做到完美,能够完全地操控自己,但如文章前部分所说“人生是一场进行时”,明天的你比今天的你好一点点,那就足够了。


而如何出发,那就从放下包袱开始吧,耐心修炼技术,细心做好手上的程序设计,用心处理好人际关系,如苏轼一般“竹杖芒鞋轻胜马,一蓑烟雨任平生”,轻装上阵,快意人生。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6

标签:齐白石   人生   节点   慌张   程序设计   程序员   着急   节奏   手上   定义   领导   梦想   图片   技术   科技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