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耳机的应用场景随着技术的发展进步而越来越广泛。不管是在等车、散步,还是在工作、学习,很多人都会选择戴上耳机,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减少对其他人的影响。在耳机的演变过程中,耳机目前的入耳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是耳塞式、入耳式和半入耳式。耳塞式入耳配戴舒适,但密封性较差,音质受外界噪音的影响比较明显,此类耳塞式耳机适用于对音质要求不高的消费群体。入耳式耳机的能把声音直接传入耳道,且密封性较好,能明显地隔绝外界噪音,带来的音质效果比较好,但佩戴的舒适程度受到较大的挑战,对人体工学设计能力的考验大。半入耳式耳机则逐步做到了平衡佩戴舒适度及音质要求,消费者体验感较好。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耳塞式 入耳式 半入耳式

随着耳机技术的发展,由于半入耳的耳机佩戴舒适度已基本能满足大众消费的需求,从消费者角度来说,更多人倾向于选择入耳式或者半入耳式耳机,其小巧轻盈的优势更符合随身携带的使用场景需求,耳塞式则渐渐淡出消费者的视野。

随着2016年苹果推出了AirPods,将耳机带入了完全无线的时代。无线耳机的形态历经了豆式(耳塞式)、棒棒式、混合模式的发展,特别是TWS无线耳机近几年的发展,更衍生出各种适应不同时期的耳机形态。

TWS耳机形态发展初期——豆式TWS时期(2016-2018)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来源:天猫TWS蓝牙耳机

随着AirPods在消费市场的热度提升,各领域品牌厂商陆续进入TWS这个赛道。早期TWS耳机在外观上与AirPods多有不同,结合当时的技术水平,大多以豆式为主。从入耳角度、耳机大小、入耳深浅等方面考量耳机入耳佩戴的舒适程度。佩戴舒适度与佩戴时长有着密切的关系,入耳式耳机可以深入到耳道里,耳机塞进耳道后,佩戴相对牢固,不容易脱落,但佩戴舒适程度有限,佩戴时间越长,越考量耳机入耳的在人体工学上的设计能力。

面对着千人千耳的情况,耳朵数据采样及参数化人耳的技术路线的设计,显得尤为重要。当时的蓝牙芯片功耗相对较大,在解决通话时间与佩戴时间的矛盾上存在一定的不可调和的情况。续航能力依赖于电池大小,从而造成耳机头过大,佩戴容易掉的问题多有出现。为追求音质及续航对耳机进行优化需要较大的腔体空间,因此衍生出的耳机头比较大,而入耳部分进行倒角入耳设计以确保声音的传输。此类耳机头比较重,在消费人群佩戴适用上受到比较大的挑战。

耳塞型入耳式耳机通常在佩戴上用耳帽调整舒适度,一般有:软塑耳帽(三节耳帽、两节耳帽、通用不同尺寸耳帽),海绵耳帽,和定制耳帽,消费者根据自己佩戴偏好的舒适度来选择这些耳帽。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来源:天猫TWS蓝牙耳机

2018年,随着上游低功耗芯片的陆续推出,耳机的大小才逐渐有所变小。因此,耳塞式TWS耳机容易掉的问题得到一定的缓解,但音质对腔体的要求依然是个不可调和的矛盾。

因耳机为豆豆状,耳塞式TWS耳机配备的充电仓多接近圆柱状且耳机的尺寸较大,充电仓厚薄程度自然也就做不小。而当时的功耗问题也要求充电仓需要一定的电池容量来补充耳机的续航问题,充电仓的尺寸比较大,携带在口袋的时候显得会鼓起来,在美观上的接受度比较低。

TWS耳机形态发展二期——棒棒式TWS时期(2018-2019)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来源:天猫TWS蓝牙耳机

降噪作为TWS蓝牙耳机对音质提升的一个必要的途径,在耳塞式耳机技术矛盾处理上把耳机形态变成棒棒式,在物理结构上能够设计成双咪,进而对拾音的不同进行处理,减低噪音对耳机音质的影响,达到音质的提升。

同期,因为半入耳式耳机是平头塞设计,基本都在耳道外,佩戴时会更舒服、轻松,较长时间的使用也不会有不适感。半入耳式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量消费者反馈的佩戴舒适性的问题。此时,苹果的AirPods已经获取了较大的市场,消费市场对TWS的认知已经达到了一定的规模。苹果的AirPods的体验领先于行业水平。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Airpods 专利相关图片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Airpods 专利相关图片

而苹果的专利问题也逐步显得比较明显。美国外观设计专利中通常要求保护部分的轮廓,通常结合阴影线以表示外观设计专利权利要求保护的部分。而苹果在人体工学的设计上的造诣远超于同行,大量白牌出现在消费市场。

棒棒式TWS耳机的设计想要尽量规避风险,设计的不同点显得尤为重要。出现的主要翻盖方式有:推盖、侧翻盖、打火机。侧翻盖的充电仓不同于苹果的推盖方式且较为被消费者接受,配半入耳耳机设计,充电仓可以做得更薄更小。因而半入耳式耳机与侧翻盖充电仓组合设计走进消费者的视野,这个组合的典型产品就出自于深耕蓝牙及音频19年的U&I由我,其经典产品BS246就是以这个创新点拿下了当时市场的大热门。这种设计组合既可以在音质上有所提升,又在佩戴、携带上的舒适度得到良好的改进,获得消费市场的广泛认可也是预料之中。


TWS耳机形态发展三期——混合模式TWS时期(棒棒款的入耳式、半入耳耳套入耳式)(2019-2021)

半入耳式耳机的密闭性比较差,其发声单元相对大,声音是在外耳道发出的,导致大部分声音会“堵塞”在外耳道,还有一部分会漏音,隔音效果和低频表现就没那么好。入耳式耳机的声音是直接从导嘴传入耳中,可以最大程度减少漏音的情况,声音也比较细腻、自然,即使音量开得很小,传到耳朵里的声音却很大很清晰。入耳式和半入耳式的耳机在使用体验上也大有不同,包括佩戴感、音质、降噪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消费市场对佩戴感、音质、降噪等要求日愈提高。TWS耳机市场上逐渐出现各种混合模式形态的TWS耳机组合,如棒棒款入耳式耳机,半入耳耳套式耳机。而充电仓因功耗的降低,尺寸已经普遍比较小,形态则更能够匹配耳机的设计进行多种变化。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苹果三代TWS

从消费适用性看TWS耳机入耳方式及匹配的充电盒发展

来源:天猫TWS耳机图片

在佩戴问题得到基本的解决后,消费者更注重的是音质的体验。主动降噪逐步成为TWS蓝牙市场的竞争主旋律。TWS耳机已经成为消费者日常生活中所不可或缺的工具。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消费者使用耳机的场景由过去的打电话,到现在听音乐、刷视频、电话会议、拍Vlog和做直播等等。

随着消费者使用时长的增长,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倾向于使用舒适度较高的半入耳式耳塞。然而,半入耳式耳塞有着一个日渐强大的天敌——噪声。

消费者的世界面临各种噪音的可能。所以,主动降噪和半开放是天然的搭档。ANC在TWS耳机上的应用是消费需求的必然体现。在半入耳的基础上,也增加了入耳密封性的考量,增加耳套佩戴进而延展适应不同人的耳廓,减少漏音,以便在舒适与音质上均得到更好的体验。

一路走来,耳机入耳的造型多种多样。但是她的进化之路还没有停止,现在的耳机厂商们正在从功能、音质、降噪、外观等各方面不断地改进,推出更加先进的产品。你觉得未来的耳机会变成什么样呢?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9

标签:入耳   耳机   耳套   蓝牙   组合   适用性   音质   噪音   形态   舒适   较大   程度   消费者   声音   苹果   专利   方式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