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大河:中国国企70年

国企70年,一部辉煌史诗。


来源 | 88号实验室

c

01

第一阶段:

从无到有(1950~1977)


中国最早的国有企业的出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50年代。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1952年,政务院发布的《关于各级政府所经营的企业名称的规定》明确:


凡中央五大行政区各部门投资经营的企业,包括大行政区委托省、市代管的企业,称为「国营企业」;凡省级以下地方政府投资经营的企业,称「地方国营企业」;政府与私人合资、政府参与经营管理的企业称「公私合营企业」。


1954年9月2日,政务院通过《公私合营工业企业暂行条例》,算是正式拉开了公私合营企业大幕,国有企业在国内逐步萌芽。


早期中国国有企业,主要由5大部分构成:


1.通过没收蒋、宋、孔、陈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国家资本和官僚资本而形成。这一部分大致有100多亿元的规模。


2.来自不同阶段革命根据地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国有经济。例如土地革命时期初步建立的国营工业、民用工业、商业等。


3.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形成的国有企业。通过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许多具有非公有制性质的企业转变为国有性质的企业。


4.新中国成立后,陆续新建成一批国有企业,为新中国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五」期间,大概有10000多个国营工矿建设单位开工建设,其中包括了156项重点建设项目和694个限额以上建设项目。


5.一些外资在华企业被转让、管制和征用(包括了苏联管理企业的移交等)也转化为国营企业。


1956年7月,新中国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在长春下线。


1956年8月,中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在沈阳飞机厂试制成功。


大江大河:中国国企70年


虽然部分国企做出了一些成绩,但当时的国企发展整体活力并不高。


中央于1958年、1970年先后两次把国有企业下放给地方,以激发国有企业活力,但效果并不明显。


错误追求国有经济比重高度单一化,这种「体制崇拜」严重扭曲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


人财物由政府统一调配,企业没有任何自主权,政企不分、体制机制僵化,普遍形成职工吃企业大锅饭、企业吃国家大锅饭的现象。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有企业效率普遍不高,财政负担日益加重。


1978年,工业部门亏损40亿元,其中国营小企业造成的亏损达22亿元。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反过来扭曲了社会资源配置机制,在这种情况下,迫切需要国有企业改革。


02

第二阶段:

国企搞活(1978-1992年)


1978年,国家财政开始出现赤字,必须要对国有企业进行改革。1978年12月18日,十一届三中全会宣布中国进行对内搞活对外开放。


不过,当时国企的情况并未有所变革。


在1979年召开的中央工作会议中指出,当时的经济管理体制的主要弊端在于集中。因此要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最初的改革试点始于四川,后来在北京、上海等8家企业进行扩权改革试点。


1979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若干规定》等5个文件,对企业所拥有的自主权进行了明确的规定。


1981年,所有的国有企业全面实施扩大企业自主权改革。受到农业领域推行生产责任制的启发,4月召开的全国公交会议上提出在公交企业推行经济责任制,并随之推广到其他工业生产领域,从而进一步调动了广大国有企业的积极性。


1983年,中央决定推进「利改税」取代「工业经济责任制」。


1983年的第一次利改税按照盈利程度采取不同政策。1984年开始的第二次利改税则按照国家规定的11个税种向国家缴纳税收,逐步实现了利税并存向单一缴税转变,税后利润则由企业自主支配。


通过两次利改税,国有企业的积极性不断提高。


1986年开始,国有大中型企业先后实行了两轮承包制。在国有企业的管理上,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转变为厂长负责制。


与此同时,中国开始实施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双轨制,国企开始松动。


1988年,小型国有企业开始施行租赁制改革,同时进行了股份制企业试点、组建企业集团试点等改革探索。


1992年,国务院颁布的《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转换经营机制条例》提出「使企业适应市场的要求,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商品生产和经营单位,成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企业法人」。


在1978~1992年期间,国内整体国企改革取得了一定阶段的进步,规范了国企从出现到发展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给国企的成长奠定了基础。


但由于改革的总体目标和方向不明确,这个阶段的改革也只是一种局部性的探索,无法从根本上对政府和国有企业的关系进行调整,这就使改革依然停留在原有的政企框架内,无法实现改革的根本性变化。


03

第三阶段:

整体创新(1992~2010)


1993年,中国正式废除粮票,标志着中国正式进入市场经济。


当年11月,十四大第一次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而为国有企业改革指明了方向,即国有企业必须要转变为市场经济的微观主体,并实现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


1994~1995年,朱镕基推行国企改革:



剥离大企业小社会,让国企轻松上阵进行市场竞争:



1995年,十四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着眼于搞好整个国有经济,通过存量资产的流动和重组,对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改组。


这种改组要以市场和产业政策为导向,搞好大的,放活小的,把优化国有资产分布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同优化投资结构有机地结合起来,择优扶强、优胜劣汰,形成兼并破产、减员增效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2003年10月,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产权是所有制的核心和主要内容」,首次明确提出要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


在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过程中,先后实施了组织结构的布局调整、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企业破产、债务重组、分离企业办社会职能、成立资产经营公司、大企业股权多元化改制、企业上市等措施。基本上实现了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的融合发展。


但随着「国有」和「企业」两种属性之间内生性矛盾加剧,这种把国有企业看成是一个整体来进行改革所引发的弊端越来越明显。


同时,以往改革带来的各种制度创新红利也逐步衰减,迫切需要启动新一轮的改革。


2005年,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优秀地方国企逐步并入央企。


04

第四阶段:

做大做强(2010~现在)


十八届三中全会在提出「准确界定不同国有企业功能」的基础上,出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简称《意见》)。


《意见》就新时代国有企业改革进行了顶层设计、框架构建和路线图描述,并首次提出了将国有企业分为商业类和公益类的重要观点。


随后在《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中全面阐述了两类国有企业改革的思路,并进行了系统性安排。


这次改革主要从三个方面来同时推进。


从宏观层面看,中央层面出台了「1+N」系列文件,各省市纷纷出台相关的配套政策,这些文件和配套政策涉及综合监管、国资布局、国企改革、科技创新、产权管理、法人治理、财产评估、考核分配等方面的政策措施、实施意见、操作细则等规章制度,从而使此轮改革一开始就有明确的「施工图」。


同时,在优化国有资本布局结构方面,不断推动国有资本向关系国家安全、国民经济命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民生领域集中,以更好发挥国有资本的领导力、控制力、影响力。


2014年9月30日,中国实施国企混改。


2016年7月20日,税务总局宣布全国统一「营改增」,并且国税地税合并。


2017年,国企由全民所有制改为国家独资公司。


2018年3月,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国企改革双百行动”企业遴选工作的通知》,开始双百行动:


再一次卸包袱,把90年代没有卸干净的全部卸干净:剥离三产、聚焦主业;剥离企业自搞水电气热,由社会供给;剥离退休人员归社会,2019年1月1日,社保由税务代缴,加强社保缴纳。


再一次卸包袱:缩减行政事务岗位和人员、小总部



通过混合所有制改革,进行业务结构调整:成立资本运营管理公司,产融结合,进行企业产业结构置换调整。2018年11月16日,国家鼓励上市公司并购重组。


业务发展:走向全球「一带一路」;突破核心关键技术


2020年8月15日,国资委发布《关于开展对标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动的通知》,推进重点央企国企从优秀到卓越,主要关注:



随着「数字中国」、「网络强国」和「新基建」等国家重大战略部署加快推进,国有企业积极推进数字化转型同样成为大势所趋。


今年8月21日,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的通知》,就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也做出了全面部署。


企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需要面对不确定的市场竞争环境,重塑核心竞争力,需要构建一个能快速创新、试错和迭代的平台,以响应市场的变化。


中台,正成为目前诸多国企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的共同选择。


如今越来越多的国企,都选择用中台进行自身企业数字化转型的落地方式。


例如我们曾经分析过的蒙牛。双中台(业务中台,数据中台)对于蒙牛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数字化战略。


实际上,除了蒙牛之外,还有非常多国有企业正在通过中台进行数字化转型。皇上皇、中国铁建地产、中国一汽、新华文轩等等……


未来,我们会看到越来越多的国企「上中台」,而中台也必将成为国企数字化转型关键支撑,成为国企改革的有效落脚点。


-END-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7

标签:国企   中国   厂长负责制   利改税   大河   国务院   自主权   国营企业   国企改革   所有制   大江   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   中央   社会   国家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