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败所有国外奶粉,飞鹤如何成为行业第一?

中国奶粉市场和整体行业数字化,已经走在了世界的最前端。


来源:阿里研究院

报告来源:云锐集团


中国的奶粉市场,曾经因为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一度被海外品牌所垄断。


外资奶粉的市场份额在2010~2017年期间从48.5%提高到59.3%。


但从2017年之后,这种情况正在悄然发生改变。


国产奶粉龙头品牌——飞鹤,在2019年的销量,已经超过了所有外资品牌,成为中国婴儿奶粉市场上销量第一的品牌,市场份额远超第二名,营业收入137.22亿元。


飞鹤的爆发式增长,得益于其在2017年之后的数字化转型建设。


2018年,飞鹤启动数据中台一期建设。


数据中台应用在营销端后,迅速提升了飞鹤的用户增长率和活跃度。飞鹤的用户运营平台线上数据显示,数据中台上线后,月活年增长超过200%。


2019年10月,数据中台二期(供应链数据中台)启动建设。


2020年5月,飞鹤又启动了业务中台建设,建设IoT智慧物流园区、数据中台全链路智能应用等,希望打通生产端、供应链到需求侧的数据,推动全链路数字化。


如今,飞鹤以智能制造、ERP系统建设、智能办公等「3」个具体IT项目为依托,以数据中台和业务中台等「2」个中台为统一支撑,支持新零售和智慧供应链等「2」个核心业务目标的实现。


飞鹤的「3+2+2」数字化体系已经初现雏形。


飞鹤的数字化转型为何能有如此成效?对于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又有哪些普遍的经验能够借鉴参考?


为此,我们专访了飞鹤信息化负责人冯海龙。希望给新零售品牌和其他行业企业抛砖引玉。


问:飞鹤为什么这么注重数字化?这和飞鹤所在的奶粉行业的哪些特点有关?


冯海龙:数据中台在乳业,尤其是奶粉行业应用比较多。这和几个方面有关。


第一,从营销角度看,奶粉行业的存量用户运营需求超出很多行业。


比如我们客户的复购诉求,就和波司登的用户诉求周期完全不一样。羽绒服顶多一个冬天买两次。而奶粉一个月就要复购一次,频次非常高。


所以我们对用户的关注度高于很多行业。


母婴店的导购为什么那么多?答案很简单,因为在没有系统和智能支撑的时候,只能靠人。


所以整个行业对精准、高效的营销有很大诉求。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依托更加全面的分析和智能。


第二,从供应链管理角度看,像飞鹤这样处于快速增长期,同时又对产品安全有极高要求的企业,如何实现高质量、零安全事故的保障供应?


我们认为,要基于这个目标,建立一套数据指标和标准体系,通过这个体系来判断采购、生产、物流的状态是否正常,靠数据识别偏差、提前预警、提供建议,由此保障供应。


如果全凭经验,我们根本没办法应对可能产生的销量高峰或者低谷,造成产品脱销或库存积压。


问:能否举例讲讲,在供应链管理中,数字化是如何起作用的?


冯海龙:比如,以前市场部会先做出销售预测,采购部门会按照预测进行采购,生产部门按照预测进行排产。


现在,我们会根据数据做更精准的销售预测。


问:这会受到挑战吗?这套体系是怎么构成的?


冯海龙:里面包括很多维度的数据。比如,终端的库存数据、终端向经销商发货的数据。


此外,像大促这样的因素,也会被纳入进来做趋势和波动的分析。而且,我们的数据模型建立后,会拿过往的历史数据检验其准确度。


要转型,得有土壤,也得懂行。


问:飞鹤为什么能在数字化方面这么领先?有哪些经验可以分享的?企业如果要进行数字化转型,什么是重要的?又有哪些「坑」需要注意?


冯海龙:最重要的是环境和土壤。


要进行数字化转型,先要问两个问题:一是企业怎么认知数字化,能给多大力度支持?二是企业对于创新的态度和行动是怎样的?


关于「支持力度」,有一个粗略的标准。


一般来说,企业每营收1个亿,就要配备1名IT技术人员。我们营收是100多亿,技术团队也有100多人,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


准备做数字化转型的企业要问自己一个问题:如果两三年内没有见到特别直接的成效,老板还能在内部评价都不好的时候给予持续的信任吗?


飞鹤当初选择了一条比较艰难的路:我们把所有东西都重建了,目标就是全业务、全流程、全面的数字化。这么做没个两三年看不出什么模样。


但是,拿着一个起步就是三年的规划,你有能活三年的能力吗?还是「两集就死人」了?


所以这里边一定要给一个合理的时间,根据公司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制定。


但要知道的是,数字化转型这件事确实不是立竿见影的。有的公司希望在两三个月内见到成效,这不现实。


问:除此之外,还有什么是重要的?


冯海龙:内部一定要有足够深入了解业务、脑子足够清楚缜密的力量。但这对所有的业务参与人员提出了极高的要求。


目前,传统行业的许多从业者,对数字化的认知不够。必须要建立一个能独立思考的、能独立想象未来业务的团队。


要符合这些数字化转型的要求,业务人员就要知道什么对企业是重要的,技术上应该怎么实现?这些问题亟待转变。


对于很多传统企业来说,必须像孩子王(品牌)那样,一开始就把数字化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我们就是春江里面的「鸭」(春江水暖鸭先知),要提前看到蓝图


问:2020年,飞鹤将数字化从营销端延伸到生产端和供应链环节。这么做的原因是什么?


冯海龙:飞鹤在最初就决定做全业务、全流程、全面的数字化,「3+2+2」的体系是在一开始就设计好的。


数字化不能只做局部,必须要做全局数字化,否则还是会被甩下来。


要推动数字化转型,必须重新全面地梳理业务、流程、触点、细节,在新的模式下应该怎么做?要做个底朝天的梳理。


我们就是春江里面的「鸭」。在数字化转型的春江里,我们能提前看到那个蓝图。


但这不是说所有的蓝图都是完全预先设计好的。我们也要不断地思考,在建设过程中不断看到新东西。


所谓最佳实践是静态的,要找到自己的转型路径,需要不断地思考。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问:疫情推动很多企业下决心做数字化。但是这样的非常态过去后,是不是意味着,其实很多传统企业并不用那么着急去转型?


冯海龙:疫情期间,拥有在线运营能力的企业活得更好,这一点已经不用多说。


流量的巨大迁徙和变化是长期且深远的,绝不是仅仅在疫情期间才发生的,我们要判断大势。


国家在倡导新基建,用户也在要求支付数字化、订单数字化、物流数字化可视。疫情为我们敲响了警钟,提醒我们传统经营模式要变一变了。


这些都是无法无视的因素,在推动着传统企业的数字化变革。


企业数字化转型没那么高大上,就是要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来很大程度上是活不好的。


即便转型,未来或许能活着,但能不能活得好,还要看思考是不是有深度,是不是有足够的前瞻性。


问:说到前瞻性,以前国内企业都会参考国外企业的经验,现在还有能借鉴的吗?


冯海龙:之前都是以国外的样本为最佳实践,今天参考不了了,国外还没有发展到我们这个阶段,飞鹤要形成国内的最佳实践之一。


比如,国内的线上线下深度融合、业务的复杂性,在国外就没有。这是关系达到一定阶段才会发生的质变,线上和线下的业务关系达到了不得不融合的阶段。


到了这个阶段,我们必须重新审视定义各种关系,否则没办法生存。


很多零售商也做线上,但线上可能只占5%,这和占50%、60%时候的关系能一样吗?


这不仅会影响公司内部,线上线下的业务模式是什么,还会决定和上下游的关系,这也是重新审视利益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奶粉   行业   销量   疫情   蓝图   体系   阶段   国外   传统   关系   业务   智能   品牌   数据   用户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