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面临生死考验,成都刚为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划定红线

“营转非”:由营利性机构转变为非营利性机构,大白话就是你只能生存,不能赚钱了。

培训班从此不再是一门生意,更像是一个慈善机构。

培训机构面临生死考验,成都刚为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划定红线

一直停留在舆论阶段的“营转非”终于于2021年的11月1日正式出台指导性通知:《成都市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指导标准》。该标准主要从开办资金下限、安全设施设备配置要求和从业人员入职条件等方面设置门槛。并且在完善法人治理机制、校务公开以及培训教材编写选用等提出具体要求。其目的是细化双减的落地实施细则,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阶段的公平,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以盈利为目的的乱象。

培训机构面临生死考验,成都刚为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划定红线

越走越远的校外培训机构


从如下几个方面做了详细的要求:

1、不再审批新的

为减少校外培训机构的数量,主管单位不再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和普通高中阶段学生的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这里需要注意的是,不只是限定了k9阶段的培训机构,高中非义务教育阶段也被一并限定了)。不仅如此,此次限定的范围还包含了学龄前儿童的校外培训机构。所以说,k12阶段的学科类已经被全部限制,校外机构已无新的玩家可以进入。

2、义务教育阶段的校外培训机构不得自行设定收费标准。

政府会根据实际情况实行政府指导价。并且着重强调,机构举办者、受益人不得从机构获取分红、回报金额剩余财产分配。大白话就是你只能赚工资了,收多少钱政府定,结合之前的资金监管要求,收了多少钱还得由银行代管。这说明,培训机构想要赚大钱的门被彻底堵死了。

3、培训机构还不得抽逃出资。

大白话就是你原来注册100万,你现在不能减资到50万;注册时限定的出资额度不得减少,必须按时足额缴纳认缴出资额度。这一点就是要部分虚假注册、资金实力不足的机构投资人出场,防止恶意破产出逃行为。

4、开办资金不再可以认缴了。

根据工商企业管理制度,过去很多企业都使用认缴出资的办法开立企业,教培机构类的公司同样是这样操作的。过去以认缴方式设立的机构,从现在开始必须进行实缴。并且,对于实缴资金额度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举办者租赁场地办学的,实缴开办资金不少于50万元且不少于培训机构1学年度办学及运营成本(含场地租金和教职工工资)。货币出资的必须即使足额转至培训机构的基本存款户;其他非货币出资的必须要一年之内过户到机构名下。意思就是:钱必须真实到位,而且还有最低限额,不能低于50万,这就防止了部分以小博大的机构做大了圈钱跑路或者恶意破产逃债。对于有些夫妻店就这一点就直接让它关门了。

5、对小学、初中的培训教师位置做出了明确的限定:不得在地下或3层以上。

这一条实际上会大幅增加很多培训机构房租成本,现在很多教育机构都是在商业区的写字楼中,许多培训班过去为了节省成本基本都在三楼以上。特别是商务发达、人口稠密的地带,3楼以上的房租会有明显的优势,而这一条限定培训机构只有搬到成本更高的二楼及底商,对于盈利能力差的机构可能会因此无法继续经营而退出。

6、未经批准的培训机构包括个体工商户,均不得进行变相的、花式的学科类培训,不限于线下,线上的也不行。

简单一句话就是: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要粘着学科培训就不行。

培训机构面临生死考验,成都刚为校外培训机构“营转非”划定红线


归纳一下:不再审批新机构、实行政府指导价、不得抽逃出资、开办资金必须实缴、办学地点不得在地下或3层以上、不得变花样搞学科培训。这些细则导致培训机构只进不出,从目前来看,新玩家进不去,老玩家走一个少一个。双减算是要落到实处了,培训班恐怕再也不是生意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校外   培训班   大白话   这一点   成都   多少钱   红线   额度   房租   义务教育阶段   学科   生死   成本   阶段   资金   玩家   机构   政府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