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越,国货更当自强

近期,因为棉花问题,国内不少网友开始抵制H&M、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为此,人民日报发出评论,对H&M等国际品牌,最强的回应是超越。

不愧是头部媒体,能够一针见血的指出方向。也的确如人日所说,与其盲目的抵制H&M等国际品牌的“矫情”,不如踏踏实实的从国货开始,用超越这些国际品牌的商品,来回应这些无视国内庞大市场的商家。

从去年开始,这些BCI的会员商家,明确指出不使用我国新疆地区的棉花,而当最近国内媒体曝光后,引来了不少网友的抵制。抵制有各种各样的,有烧掉自己的品牌球鞋,有女主持剪掉品牌球衣,也有网友到H&M门店举牌抵制的,而众多明星也纷纷解除与这些品牌的代言。至于,线上商城则下架这些品牌的商品,线下商场直接关闭门店。

令我感到意外的抵制是,百度、高德等APP将洋品牌的门店在地图上抹去。说实话,不守契约也罢,侵犯商家经营秩序也罢,抵制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可这地图APP将这些洋品牌门店抹去,实在是让我百思不得其解。难道是担心个别极端的网友按图索骥去“打砸抢”吗?

当然了,我倒是非常的钦佩那些用实际行动表达不满的网友。比如说,烧掉自己的品牌球鞋,剪掉品牌球衣的,这些网友们的确是付出真金白银来抵制洋品牌的。同时,我更钦佩那些到国内品牌商店去采购的人。比如说,李宁品牌甚至因此涨价,有视频显示国内品牌消费者明显增多。

这些都是好事,不过,当H&M、耐克、阿迪等洋品牌打折时,众多网友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是“身体更诚实”的全部表达。排长队,蜂拥而入的消费者,尤其是某电商销售的一款耐克女式运动鞋,699元的标价,预订者高达34万多,开售直接秒光。显然,爱国热情再高涨,性价比才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

说起性价比,就不能不说在国内市场上,洋品牌的优势。就以体育服饰行业的头部公司为例吧,截止2020年底,耐克、阿迪等国际品牌占据中高端,国内企业安踏、李宁、特步等深耕大众市场,且以旗舰店的商品向高端市场渗透。而按照相关资料,在2020年行业市场率TOP10的企业中,国际品牌合计占48.6%,国产品牌只有22.1%。

很显然,国内品牌与洋品牌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这不是几句爱国热情就能弥补的,而是需要国内品牌商家努力提高性价比,在经营效率、产品科技和品牌营销等方面超越洋品牌。毕竟,国内有庞大的市场、完整稳定的产业链、强大的制造能力,只要国内品牌商家在质量上,在设计、研发、创新上有所作为,如人民日报说的,就能有最强的回应。如此以来,不但能在国内市场上赢得消费者的认可,也能有机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上乘风破浪了。

只是,前途光明,道路曲折。至少目前来说,国内商家依然任重道远。因为国内不少品牌商家,别说性价比高的问题了,就连基本的质量合格都做不到。这是央视3月28日的《每周质量报告》揭示的。说是近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羽绒系列、羊毛系列和家居系列服饰进行抽查,共抽查了350批,其中质量不合格的有12.3%,这包括有老品牌和著名品牌的商品。

针对这些质量不合格的商品,应该是加强监管,发挥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监管的作用,的确很重要,只要行政部门能够发挥职能,严管重罚,是能够有效的提高国内商品的质量的。但是,行政管理部门的作用,不如市场的优胜劣汰更有效。就说体育服饰行业吧,洋品牌的商品性价比高。尤其是价格高于国内品牌很多,占据高端市场,关键的这些商品基本都是在国内生产的,或者代工的。

可同样的,国内诸多品牌咋就只能深耕大众市场呢?深耕大众市场,这是客套的说法,说穿了就是基本只是低档货而已。显然,这市场上的消费者,不是用情绪,而是用真金白银来对商品进行选择的。就说曾经在国内因为模仿保时捷而畅销一时的保时泰车吧,质量不过关,也就只能陷入被市场淘汰的漩涡了。也就是说,监管很重要,但是,市场才是优胜劣汰的最好场所。

总之,对H&M、耐克、阿迪等洋品牌,最好的应对是国货的超越,但是,当务之急需要国货自强,起码要做到是合格的商品才行。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22

标签:国货   人民日报   爱国   大众   国际品牌   性价比   洋品牌   消费者   商家   质量   网友   品牌   商品   国内   市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