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我老了以后不指望你养”这是多么让人心酸的话,当很多父母看到孩子承担着养育4位老人的重任,同时还有一个孩子需要在抚养,他们会无奈地说出这句话。如果老人不指望子女来养老,那么指望谁呢?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未来养老的趋势

中国现在逐步进入老年社会,每年新增老人2000多万,在2035将有4亿老人,也就是说我们身边每3个人,其中一个就是老人。如此多数量的老人,全部依靠子女老养,肯定不现实的,虽然这是子女的义务,但是整个社会的生产力极大受到制约。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那么如何解决这种现状呢?目前中国的养老格局是:90%老人在家养老;7%的老人会在社区养老中心中养老;3%的老人会在养老机构当中养老。

90%的老人在家养老,是不是就意味着依靠子女呢?其实也不是,他们完全可以依靠自己来实现养老,那么万一出现危险情况,该怎么办呢?随着智慧养,老的兴起,越来越多的智能硬件产品应用到家庭养老当中,比如测心率、血压的智能手表,还有监控老人跌倒的感应装置,以及能感应房间煤气泄漏的烟感装置等,这些都能够有效保证老人的安全。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广大农村的老人怎么办?

如果家庭困难,基本生活保障都实现不了的老人该怎么办呢?在中国广大农村,生活着1.18亿空巢老人,根据世卫组织发布的《中国老龄化与健康国家评估报告》指出,每年超过27万老人自杀,其中农村老人自杀率要比城市高得多。

这些老人自杀的因素很多,其中担心为儿女增加负担为主要原因,老人随着年龄增大,患病的几率也会大幅增加,特别是罹患癌症的概率。巨额的医疗费用很容易让整个家庭返贫,自杀成为老人不得已的选择。

因此广大的农村,更需要社会保险的覆盖,也就是需要国家来承担养老的义务。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很多人会说,地方财政如何负担得起巨额的养老金?其实广大农村地区,有巨额的财富没有释放出来,那就是土地。大家试想一下,城乡差距为什么越来越大,其中一个主要原因是,城市的土地可以流通,而广大农村的土地却不能流通。那些被拆迁的城市居民,不正是享受到了土地的红利吗?而那些买了房子的居民,不也是搭乘了土地的红利吗?

既然城市当中能够享受这样的红利,而广大农村却不行呢?原重庆市副书记黄奇帆提出了“地票”,所谓的地票就是农民将自己的宅基地退换成耕地,然后拿着地票在城市当中售卖,既保住了土地的红线,又能让农民的宅基地能够入市,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为什么很多父母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

当这些农民有了收入,就能够支付得起高额的医药费,甚至还能够进入养老院当中。

当这些老人们,无法获得子女抚养的时候,未来只能依靠整个社会来承担起这份责任,我们在享受技术迭代的红利,同时也要享受时代发展的红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5

标签:宅基地   红利   中国   巨额   感应   子女   装置   义务   老人   父母   土地   农民   农村   孩子   家庭   社会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