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就在不久之前前,各路经济学家、财经大V、分析师们预言美股进入长期熊市。

时隔不到三个月,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连续4天刷新历史高点。

上周五公布美国就业数据,分析师们又错了。虽然很快就传出是“统计误差”,但不妨细想一下,数据统计口径并不是最近才修改的,作为专业的分析师们,这种最基础的统计规则还能不知道?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所以得出来的结论是,在一位商人领导下的美国,不能用传统经济学去预测,甚至不能用常理去揣摩。

一、核心资产拉动的虚假繁荣

对于美股,我们一般能接触到的只有三大指数,所以只看到美股的“技术性牛市”和“刷新历史高点”。事实上,这两个多月以来美股的持续反弹,全靠核心资产的带动。换句话说,就是机构资金抱团在指数成分股,个股普遍跑不赢指数。

这种情况也同时存在于A股,很多小伙伴都有体会。这两个多月以来,炒股虽然并不至于亏钱,但往往是“一顿操作猛如虎,结果跑不赢指数”。这种情况还具体到板块,买科技股的普遍跑不赢科技ETF,买医药股的普遍跑不赢医药ETF……

在近两个月的美股市场,这种情况更严重。美国的核心资产有两大类,一是科技,一是消费。消费股和工业股混在一起,所以道琼斯指数表现还不明显,要刷历史新高,起码还要再涨半个月。而纯科技组成的纳斯达克指数,已经连续第4天刷新历史高点。其中中概股的贡献更加明显,像京东、网易、拼多多等,毫无“疫情冲击”的痕迹,早就在一波一波的刷新自己的高点。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二、美联储宽松,对股市的推力远超你的想象

周四凌晨,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继续货币宽松,虽然市场早有预期,但宽松程度依然是超过市场想象。

很多人都知道,美元的宽松,对股市是利好,但是对利好的程度没什么概念。事实上,利好程度远超你的想象。下面就带小伙伴们算个简单的数:

机构跟散户有很多不同点,其中一个就是,对于机构而言,资金就像原材料,是有成本的。特别是西方的投资机构,大部分投资行为都是带杠杆的,资金成本就更不可忽视。这一点,开过配资的股民都有体会。

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在很短时间内就把基准利润下调了150个基点,带动代表机构资金成本的Libor美元(3M)从将近1.5%的水平下降到0.5%以下。也就是说,资金成本只有疫情前的不到1/3。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机构配置股票的一个重要原则是,收益率至少需要在无风险收益率的1倍以上。无风险收益率就是不需要承受任何风险就能获得的年化收益率,对美国来说,这就是十年期美国国债的收益率。美联储降息150基点后,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的重心从1.8%下跌到0.65%。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降息前,1.8%的无风险收益率,加上1倍就是3.6%,再加上接近1.5%的资金成本,对股市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就是5%左右,对应20倍PE。也就是说,降息前机构对美股PE的容忍上限是20倍PE,美股股指在20倍PE以下是有投资价值的,超过20倍PE就不值得买了。

降息后,0.65%的无风险收益率,加上1倍就是1.3%,再加上不到0.5%的资金成本,对股市要求的最低收益率就是1.8%左右,对应55倍PE。也就是说,降息后机构对美股PE的容忍上限飙升到55倍PE。

这种容忍上限的变化,或者说是投资价值的变化,并不是随着降息一蹴即就的。疫情爆发后,美股崩跌,正是基于市场预期美国企业的业绩骤降,而20倍PE的上限还没变,所以股价只能崩跌。随着上限55倍PE逐渐明朗化,使“技术性牛市”变成现实。

注意,以上说的是股指的PE,不是个股的PE。虽然美元是宽松了,但是钱从银行体系流出来是需要较长时间的,钱也不是白送给投资机构,所以我们看到美股的成交量是放量了,但是增量跟宽松程度还是没法比的。

也就是说,流动性是增加了,但是远不至于把整个美股市场的估值推高,资金还不是盲目乐观的,这种情况下,他们会扎堆在确定性最高的那批股票上,也就是美国的“核心资产”。如果从行业来看,除去军工,美国的核心资产集中在科技和消费两大板块,而这些“核心资产”,基本都是三大股指的成分股。于是,就有了非常漂亮的指数行情。

三、大选前的特朗普

早在上个月,价值君就定了个选题:如果摆在面前是避无可避的大萧条,特朗普会怎么做?

由于写出来的话,一大堆敏感词是不可避免的,写了也发不出来,所以至今还只是一篇提纲。

疫情对中国而言是一只黑天鹅,尽管比较大,也只能算是一只大黑天鹅。但是对于美国而言,疫情就是一头灰犀牛,被撞上之后,后果并不是简单的“经济衰退”,而是大萧条——不亚于1930年代的大萧条,而且避无可避。

大萧条的话,意味着再给特朗普4年的任期,他也见不到下一次的经济繁荣,他要当“最伟大的总统”的愿望就无法实现。

面对避无可避的大萧条,特朗普会怎么做呢?在这半个月来,我们已经看到一些答案:特朗普开始变得“稳重”,不再高调搞事情,珍惜接下来的每一次决策;同时也变得更果断,体现在处理黑人游行的事情上,表面看很不人道、很不得人心,但如果不那么做,国家利益的损害会大得多。

有的人,一生就为理想而活;有的人,天天挂在嘴边的都是梦想和愿景,但心里最记挂的永远是利益。疫情期间纵容自己女婿发国难财的特朗普,显然就不是前者。——管它什么“最伟大的总统”,先连任了再说。

特朗普连任的主要筹码有两个:股市、就业。无论出了什么黑天鹅、灰犀牛,这两个方向都是特朗普决策的最大原则。

就业方面,美国是为数不多的顶着疫情峰值去复工的国家。“就业比生命重要”的理念,虽然有不少美国人认同,但也需要一位视国民生命如草芥的总统,才执行得起来。

股市方面,至少从今年来看,宽松是唯一的有效托市手段。11月之前,如果没有其它更有效的手段,特朗普都会给美联储施加足够的压力,哪怕边际收紧,都不允许出现。至于美元的世界货币地位会不会崩塌,美股以后会不会崩得更恐怖,对他来说都只是后话。

四、美股和A股,谁更吸引国际资金?

利率改革之后,很多小伙伴表示看不懂中国利率到底是多少。对于投资而言,我们直接看无风险收益率就好,也即中国的十年期国债收益率:


美股新高,美联储宽松,美国大选,与中美股市


相比美债,我们的国债收益率高得多,变化也相对很小,也即对于A股的收益率要求并没有因为疫情而有多大变化,而且可容忍的PE上限也不高。

这样乍看的话,短期美股比A股有吸引力得多。所以投机资金的确喜欢往美股跑。

但是对于投资资金来说,着眼的是长期收益潜力

现在是美元的黄金时期,即随便印钱,汇率还没开始跌。但是这种好事不会长期存在,水总是往低处流的,上游的水不会一下子就到下游,但是总有流到的一天。当美元强势维持不住的一天到来,美股“长期收益”的吸引力就会丧失。

至于潜力,股市的潜力来自两方面,一是估值低位,一是业绩增长。这两方面的优势,显然都在A股这边,而且无论短期还是长期,都在A股这边。

大伙儿都知道,20年的房地产牛市,吃的是中国经济绝对高速增长的红利。身处中国,我们自然而然就能享受这波红利,不过前提是有房,或者下了决心买房。现在往回看,20年前就算砸锅卖铁都要拼命买房,但毕竟20年前很多“聪明人”算了笔账,认为买房的都是傻逼,租房才是王道。

接下来的5-10年,将要接力的是中国经济相对高速增长的红利,这波红利极大概率就是体现在A股。5-10年后往回看,砸锅卖铁都要多配点A股的核心资产,但是在最好的机会面前,“聪明人”总是特别多的。

如果喜欢价值君的内容分享,请分享给更多的朋友,让我们共同探讨、共同进步。有见解或疑问的小伙伴,欢迎评论或私信交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7

标签:美国   宽松   股市   中美   红利   疫情   萧条   收益率   上限   新高   成本   核心   指数   资产   资金   美元   机构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