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全球高科技领域竞争进入了一个新阶段,量子技术将是未来发展的关键,各国都在积极研发。而我国的量子通信及量子计算,无论从专利总数还是前沿研究来看,都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尤其是拥有3000多项量子技术相关专利,约是美国的两倍。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我国量子技术研发正在迅速推进,去年12月初,我国中国科技大学潘建伟团队构建的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机原型机“九章”横空出世,超过了谷歌,成功实现了量子霸权。九章200秒对数学算法的计算,全球最快超算则需要整整计算6亿年。

“九章”的成功问世,一下将人们的目光引向了量子技术。这还不算,随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又实现突破,再次引起大家的兴趣。而这其中的关键就是,量子芯片到底能不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呢?今天,就这个问题跟大家一起一探究竟。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成功实现单原子直写量子计算芯片

我们现在用的芯片,一般都是硅基电子芯片,今天我们要说的是量子芯片。何谓量子芯片呢?量子芯片就是量子计算机的一种专用芯片,是基于量子比特运行的计算芯片。要实现量子计算机,最关键的就是要研发出量子芯片。

量子计算机之所以比现在我们所用的传统计算机要快,是因为它采用的是并行计算,它的计算能力强不强,取决于量子芯片能控制的量子比特数量,量子比特越多,计算能力就越强。现在,欧美国家都在研究,谷歌也在努力攻克量子芯片难题。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不过好消息是我国科学家抢占了先机,南方科技大学贺煜团队在这方面率先取得重大突破。他们利用高精度微纳加工方式,将两个磷原子构成的量子点分别放置在相距13nm的位置上,实现了第一个适用于量子计算机的高速两比特门。

这个成就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为大规模量子计算芯片奠定了坚实基础,让国产硅基量子芯片在制造技术方面迈出了重要的一步!这个成果以封面文章刊登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自然》上,说明我国已经在量子芯片领域处于国际领跑水平。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成功研制新型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

九章量子计算机的创始人潘建伟认为,量子计算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就是谷歌实现的量子霸权,即造出一台比目前计算机更快的量子计算机,大概需要50个量子比特。第二阶段,希望能够操纵几百个量子比特,实现一种专用的量子模拟机。

第三阶段就是争取未来二三十年,造出可编程的通用量子计算机。潘建伟透露,我们已经能够实现100个甚至几百个原子的纠缠,意味着我国已经进入到第二阶段。最重要的就是第三阶段,实现可编程通用的具有实用价值的量子计算机。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在量子比特数目少、有效量子操作深度浅等现阶段量子技术水平下,要最大效率地利用量子资源,就需要设计一种可编程的量子算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国防科技大学联合国内外单位,研发出一款新型可编程硅基光量子计算芯片

他们提出可动态编程实现多粒子量子漫步的光量子芯片结构,采用硅基集成光学技术,设计实现了可编程光量子计算芯片,实现了多种图论问题的量子算法求解,有望在大数据处理等领域获得应用。目前这一成果已登上国际权威期刊《科学进展》。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量子芯片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上边介绍的两个方面的突破,都是实现量子芯片的基础。那么,量子芯片到底需不需要高端光刻机呢?目前,量子计算分为两种,分别代表两种不同的量子计算类型,美国主攻的是超导量子计算方案,我国采用的是光量子计算方案。

也就是说九章是光量子,谷歌悬铃木是超导量子。超导要全程在超低温(接近绝对零度)下运行,而光子不用。基于光量子的量子计算机省掉了巨大的制冷设备和能量消耗,不受环境限制是巨大优势,然而光量子的实现难度也远高于超导。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那么,超导量子芯片对工作环境要求极为严格,但生产相对容易,接近现在的芯片生产工艺,也就是用现在的工艺简单改进就可以生产,但这也说明超导量子芯片的生产离不开光刻机,甚至有可能需要最先进的EUV极紫外光刻机才行。

而光量子芯片,跟超导量子芯片不同,可以说是另一种模式,因为不再是电子,已经是光子了。因此,光量子芯片完全可以绕开高端光刻机!不过,还需要设计很多微型光学元器件,这套复杂的系统也不能再用传统芯片的生产工艺,需要研发新的工艺,并且光量子芯片基本在100nm左右,国产普通的光刻机就可以了!

九章问世后,两大量子芯片技术陆续突破!真的能绕开高端光刻机吗

因此,如果光量子芯片能够实现,我们也就从另一赛道,彻底解决了芯片“卡脖子”难题!然而,这个光量子芯片目前还在研究阶段,真要达到应用,估计还要二三十年时间。不过,这都是必经过程, 并且我们已经在研发上领先。相信在科学家的努力下,一定会尽快实现,为此我们应该向这些默默付出的科学家们致敬!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6

标签:光刻   量子   可编程   光量子   芯片   超导   技术   光子   霸权   美国   原子   算法   领域   我国   计算机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