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没什么事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来两顿”。

众所周知,在国人心目中,火锅是一个无法替代的存在。而凭借国人的这份喜爱,火锅市场的规模高达上千亿。

为了能够在火锅这个市场瓜分大量的蛋糕,这几年海底捞、呷哺呷哺等多家火锅品牌都陷入了疯狂扩张模式。

然而,火锅行业的新趋势却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两大火锅龙头正在跌落神坛。

为什么,越扩张,反而越陷入经营困境呢?

1

7月29日,呷哺呷哺发布了半年的业绩报告,报告表明,集团公司拥有人的亏损在4千万元~至6千万元人民币之间,与去年同期相比亏损减少80%左右。

虽说集团上半年收入相较于去年同期收入增长约59%,不过为了改善经营不良的现状,整个2021年一共会关闭呷哺呷哺品牌亏损门店约200家。

同时,呷哺还宣称公司已经从27.15港元/股的峰值,在近半年来跌幅将近70%,总市值蒸发了超过200亿港元。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无独有偶,火锅界的龙头老大海底捞的日子也不太好过。

7月25日,海底捞发布了盈利预警公告,上面显示,海底捞上半年已经成功扭亏为盈,净利润为8000万元到1亿元。

然而,海底捞的股东们对这个成绩并不是很满意。

毕竟这段时间海底捞的股价下跌非常严重。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这几年来,海底捞股价已经从峰值85.80港元,一路下跌到了最近的28.95港元,比起最高峰,市值足足蒸发了3000亿港元。

两位火锅界的杠把子,虽然经营模式并不太相同,但越混越惨的根源,都逃不出两个字:扩张。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2020年,虽然疫情对餐饮行业的影响很大,不过海底捞和呷哺呷哺都没闲着。

虽说张勇之前曾经说过,为了保证服务质量,每年新增门店数量不会超过30间。

在海底捞发展的前24年时间里,的确也是这样执行的,以至于2018年的时候全球总门店数量还不到500家。但从2019年开始就一路狂奔,这一年开了308家门店。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去年一整年,海底捞以平均每天开1.49家新店的速度,足足又开了530家新门店,从2016年全球176家门店已经直接跃升到了1298家门店,速度堪称是火箭上天了。

呷哺呷哺虽说扩张速度没有海底捞那么迅猛,但是也是一直不停地扩张,2017年到2020年四年时间里,从最初的759家门店到1061家门店,新增了四分之一的门店。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由于不停地扩张,结果呷哺呷哺的成本大幅度提高,其中员工的成本也从最早的8.3亿上升到了14.8亿元。

而海底捞也因为门店开得太多,业绩也被影响不少,翻台率直线下降。

而为了提高翻台率,负面新闻也频发。

今年四月份,海底捞在河南郑州的一家门店去旁边商场宣传揽客,结果惨被其他商家投诉。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最近,海底捞又在北京悠唐商场内故技重施,在商场内甚至商场门口拦截顾客进行宣传。

对于海底捞的这种做法,网友们非常没有好感,觉得海底捞有违商业道德,进行恶性竞争。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可以说,让海底捞的好感度直线下降。

2

事实上,两大巨头极速狂奔的背后,其实已经在暴露出自己致命的弱点,那就是在利益面前,早已违背此前的初心。

这么多年来,呷哺呷哺都是走的都是性价比高的路线,主要受众群体也是学生和初入职场的新人们,用经济实惠物美价廉的产品赢得大家的心。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让所有人花费不多的钱,也可以品尝到火锅的美味,大家围坐一起感受到火锅的浓郁温馨的气氛。

然而这几年,呷哺呷哺却不再亲民,两三个人吃一顿都要动辄三百多,还感觉吃不到什么,让人直呼吃不起。

而呷哺呷哺转型的背后,其实主要是受海底捞的影响。

要知道,海底捞一顿饭三四百,而呷埔呷埔一百多就能吃一顿,这里外里差的价格,真不是提高一点翻台率就能追赶上的。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呷哺呷哺或许是嫌曾经的模式挣钱太慢,于是从2017年开始,官宣要从“快餐”转型为“轻正餐”,开始努力走高端化的路子。

不过,整体水平没见提高多少,价格倒是越来越贵。

据2020年年报显示,呷哺呷哺在一线城市的人均消费已经达到65.2元。而在美团等软件上显示,实际人均价格早已升到了70元-80元,甚至部分一线门店的价格高达100元左右,吃一顿饭与海底捞真的不相上下了。

然而,消费者却不再认可呷哺呷哺,不少人都觉得本来是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却硬要凹高端路线,而价格上涨后,产品和服务水平却差到不行,完全就是让消费者花钱买糟心。

难怪有人说:“呷哺呷哺就是丫鬟的身份、公主的要求,娶回家了脾气还死差。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这边呷哺呷哺学海底捞没学明白,那边海底捞也是自身难保。

这么多年来,海底捞都以服务好著称,然而它却也陷入服务的怪圈中。

好几次有关海底捞服务过度的新闻都冲上了热搜,引起了网友广泛热议。

越来越多的人反感海底捞服务过度,觉得自己有被打扰到。

可以说,海底捞曾经学不会的服务,早就失去了核心竞争力。

3

无论是海底捞也好,亦或者呷哺呷哺,其实他们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产品没有核心竞争力,忘记了,作为一个餐饮商家,好食物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

像湖南的茶颜悦色,为什么在长沙开了多家店依旧爆满,就是因为好喝,甚至有人不惜坐高铁,专门为了喝一杯。

反观海底捞、呷埔呷埔,这两年产品都是被吐槽的多,让人觉得物不值所花的钱。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前段时间,海底捞被网友质疑抄袭巴奴毛肚火锅产品的消息就曾刷爆全网,当时话题讨论度极高,微博阅读量高达3亿。

有网友有图有真相地爆料称,海底捞无论是摆拍方式还是文案,都与巴奴非常相似,像毛肚、豆芽、小油条等菜品都存在抄袭巴奴的情况。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而活体豆芽的文案,海底捞也基本上是照搬人家巴奴。

一时间,让不少人都替海底捞觉得羞愧。

虽说各位消费者去吃食物主要是看食材是否新鲜,但这样明晃晃抄袭来吸引顾客,真让人觉得海底捞已经失去原有初心,不再愿意进行创新讨好消费者了。

值得注意的是,被海底捞“山寨”的巴奴毛肚火锅,其实曾经海底捞的小弟,曾经在创业之初坚定不移地学习过海底捞,觉得只要学会了海底捞,总能做好店。

但后来在模仿过程中,公司却遭遇了巨大的资金压力,一度陷入生存困难的境地。

巴奴觉得不能继续下去,如果一味地模仿别人,终究很难走出属于自己的路,而企业要想存活,并不能依靠抢别人,而是要做自己。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就这样,巴奴换了一条路子开始尝试,用产品主义取代服务主义,宣称“服务不是巴奴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

而在门店扩张方面,也不是很着急,力图做好每一家店,再去开下一家店。

2018年在北京开了新门店,2021年7月才在深圳扩张自己的版图。

而海底捞、呷埔呷埔觉得门店多才会有好生意,其实也不是对的。

和海底捞同在悠唐的巴奴毛肚火锅,每天都人满为患,从不为翻台率而发愁。

陷入扩张困境的火锅品牌,将如何自救?

可以说,巴奴这个曾经的小老弟,正在给海底捞、呷哺呷哺这两位老大哥妥妥地上了一课。

4

海底捞、呷哺呷哺能从一无所有做到现如今这个规模,曾经的辉煌是不容否认的。

但是一个企业,创业难,其实守业更难。

如果能够应对市场的瞬息万变,始终去抓住消费者的心,这是需要终身不断学习改变的。

要不然,要想一不变应万变,其实并不现实。

近年来,大批网红明星火锅的店倒闭,已经在说明火锅店这行竞争其实很激烈。

固然一时的噱头能吸引不少人围观,但是要想长久的发展,还得靠好食物、好东西。

现如今,海底捞、呷埔呷埔正在遭遇中年危机,但是只要及时改变战略,始终以消费者为第一,相信,中年危机一定可以变为再创辉煌。

. END .

【文| 歌】

【排版 | 王大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好感度   火锅   初心   峰值   现如今   豆芽   港元   家门   海底   困境   食物   消费者   速度   网友   品牌   价格   产品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