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特斯拉又疯了!

市值超过4600亿美元,相当于丰田+大众+通用+福特等几乎整个燃油车产业链的市值总和。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3月低点以来特斯拉暴涨5倍。

仅仅在8月12日宣布1拆五之后就涨了80%。

作为史上被做空最多的美股,今年特斯拉让做空自己的交易员爆亏250亿美元。现在空头头寸还有210亿美元,厮杀大戏还在继续。

特斯拉的强势是伴随美股一起的,美股还是那个让人羡慕嫉妒恨的美股。

反观A股,牛市持续了半个月后牛跑丢了。都说牛通人性,被卖了都能跑回家。可是A股的牛咋宛若哈士奇?

最让韭菜难受的是,这一个月大盘看上去波澜不惊,个股却跌到心碎。

这里头也包括锂电板块的许多明星标的。

同股不同命,在美股的蔚来和理想汽车都风风光光的,时不时来个10%以上的涨幅。我大A的标的多涨几天咋就那么难?

不过作为锂电大吹,君临要给大家点信心。

3月20日,君临发表文章《被疫情暴击的这个行业,风险还是机会?》,说的也是锂电,核心思想用一个字概括:干。

事实证明,锂电板块也是4月份以来表现优异的板块之一。

这一波调整是为啥?

实际上近期调整的不仅是锂电,还有半导体和医药,以及7月开始斜率极高的军工。涨的多的都在回调。

特别是医药,龙虎榜能看出机构在跑路。

涨的多了,永远是下跌的最核心的原因。

7月以来的文章中君临多次强调,大家梦想中的全面大牛或许是结束了。

但这两个月一个老熟人多次露面,还说了一句:D中央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资本市场。

当爹妈的怎么才算重视孩子?是让他回归天性吗?

显然是严加管教。因此各种窗口指导、各种敲打层出不穷。

更为关键的是,7月开始央妈或直接或间接地收回了流动性,甚至变相加息。

科技类板块因此承压。

但君临依旧坚信,长期来看锂电是个长牛的板块。

放眼全世界,有哪个行业能够像新能源汽车一样拥有如此确定且巨大的成长性?

白酒?酱油?凤爪?金针菇?瓜子?鸭脖?榨菜?鱼豆腐?

医药算一个, 华大基因董事长汪建曾说:“60%的人,都将一生60%的积蓄用于生命的最后28天。”

但是国外已经有了不少医药巨头,他们早就过了爆发期。

电动汽车即便炒了这么多年,全球范围内还是朝阳产业。

2019年,全球汽车产销量分别是9179万辆、9130万辆,虽然和2017年的9659万辆、9566万辆的峰值相比有所回落,但依旧维持在高位。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数据来源:世界汽车组织

2019《财富》世界500强榜单中汽车及零部件行业有34家上榜,仅次于银行业的54家,占比6.8%,总收入2.87万亿美元,占比8.8%。

汽车工业规模如此巨大。

而电动汽车目前在汽车工业中的比重还非常小。

2019年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220.98万辆,占全球汽车总销量的2.42%。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数据来源:世界汽车组织

2019年特斯拉销量36.8万辆,大众销量则是1033.64万辆,特斯拉仅仅相当于大众的3.56%。


1


8月24日,特斯拉中国官网上线Model Y。

特斯拉上海工厂一期曾以令钢铁BOY兴奋到尬舞的速度建成并投产。直接缓解了特斯拉最大的痛点-产能瓶颈。

如今二期正加班加点,疯狂招聘,国产Model Y会按既定计划在明年初下线,甚至提前1个多月都有可能。

中国人越来越钟爱SUV,SUV销量也是这两年整个汽车市场不多的亮点之一。1-7月SUV销量首次超越轿车。可以预见Model Y的火爆。

不过必须要吐槽一下Model Y的国内定价,长续航和高性能版售价分别为48.8万元和53.5万元。

Model Y和Model 3共用75%的零部件,起步价却要高出60%。钢铁BOY又秃了?缺钱植发了?

当然,这个价格应该是美版售价,一旦国产版开售,价格下跌是大概率事件。

特斯拉正在下一步大棋。

目前上海工厂产能约15万辆,到2022年预计到50万辆。

德国工厂在8月中旬终于被批准进入下一阶段建设。德国工厂一直波折不断,甚至一度因为要等蝙蝠交配而延期2个月。

钢铁BOY还是不会做人,如果像建国一样,见到德国人就说自己爸爸是德国人,也许要顺利一些。

好在德国工厂最终扫清了障碍,这也将是一座年产能50万辆的超级工厂。也许远期产能将达到200万辆。目前全球最大的汽车工厂是大众在狼堡的总厂,产能100多万辆。

在世界头号汽车强国建造全球最大的汽车工厂,特斯拉这是要踢馆。

你觉得德国工厂就很牛逼了?7月下旬特斯拉对外宣布,将在德州奥斯丁建厂,用来生产电动皮卡Cybertruck和卡车Semi。

这座工厂占地面积12140亩,是德国工厂的2.7倍,上海工厂的9.4倍。已经迫不及待地开工。

还要说一个不值一提的小细节,德国工厂4500亩地花了4800万美元,奥斯汀工厂12140亩地花了1亿美元,而上海工厂1200多亩地花了9.73亿人民币,大概1.4亿美元。

也就是说德国地价1.06万美元/亩,奥斯汀地价0.82万美元/亩,上海地价10.8万美元/亩。

呵呵。

言归正传,特斯拉年内的目标是交付50万辆,但是这个目标在历史长河中微不足道。

特斯拉没有发明电动汽车,它是加速了电动汽车时代的到来。电动汽车渗透的速度也许比很多乐观预测还要快。

如果只是把燃油车变成了电动车,这本身对于消费者而言意义不大,不过特斯拉把电动汽车的概念拓展到了智能汽车层面。

这才是杀手锏。

第一代苹果手机有人吐槽它不能换电池、续航短、打电话发短信都费劲,也有脸叫手机?如日中天的诺基亚靠着机皇N95继续制霸全球。

N95也是一代神机,而且也号称是智能手机,不过它那个智能很鸡肋,是在原有塞班系统上修修改改。

当时还有其他手机公司推出过号称智能手机的PDA,也使用了(电阻)触摸屏。但是这样的手机更像是把原来手机的实体按键变成了触摸屏,仅此而已。

苹果手机却是颠覆性的,真正重新定义了智能手机。

特斯拉也并不能被定义成一家普通车企,而是一家提供智能驾驶服务的企业。除了卖汽车,也卖FSD(full self-driving),完全自动驾驶系统。

2014年10月特斯拉推出初代Autopilot(AP1.0),命名为自动驾驶。

这是特斯拉和以色列的高级驾驶辅助系统(ADAS)厂商Mobileye合作的产品,采用Mobileye的EyeQ3处理器,搭配1个前置摄像头、1个前置毫米波雷达、12个超声波传感器。

最初功能简单,特斯拉自己倒也诚实,说这个东西就是为了半自动驾驶和自动泊车,仅此而已。

直到2015年底,特斯拉对AP1.0进行了多次升级,AP1.0越来越酷,MODEL S也因此更加受人追捧。

不过马斯克很快就对Mobileye不爽,一是产品开发进度跟不上自己的想象,二是Mobileye竟敢染指自己的驾驶数据。

能忍?

2016年7月,不明真相的用户以为AP1.0真的可以取代自己驾驶,然后。。。。。。

于是特斯拉将AP1.0改叫辅助驾驶,顺便甩了Mobileye,转而翻了英伟达的牌子。

2016年10月特斯拉推出了自研的Hardware 2.0(此前的AP1.0也可以称为HW1.0)。

HW2.0就是一块主板,采用英伟达的处理器,集成了视觉处理的元器件,总体性能大幅超越HW1.0。

HW2.0的出现让特斯拉有了打造真正自动驾驶系统的野心。

基于HW2.0特斯拉推出了更强大的辅助驾驶AP2.0,包括Enhanced Autopilot(EAP)和全自动驾驶Full Self Driving (FSD),用户可以二选一。

2017年8月特斯拉又推出了HW2.5,算力增加不大,主要是集成了影音功能。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特斯拉很快又玩腻了英伟达,英伟达的方案更多依赖GPU,有特色,但功能过剩,功耗太大。就像GPU也可以用来挖矿,但越挖越亏,终究不如专用芯片来得便宜。

2019年4月的投资日上,碉堡的时刻来了。特斯拉推出了性能爆棚的自研自动驾驶芯片,并把它装在了新的硬件系统Hardware 3.0上。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新的自动驾驶系统被正式命名为FSD。

和对手的芯片相比,特斯拉的FSD芯片做到了算力和功耗的平衡。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资料来源:中信证券

HW3.0算力比HW2.5提升10倍。传输速度25 亿像素/秒,处理速度10 亿像素/秒,缓存宽带2TB/秒,总带宽68GB/秒。摄像头及时采集的影像数据可以瞬间被处理并让车做出反应。

就硬件本身而言,几乎可以满足L5级别的无人驾驶。性能秒杀一切对手,如果他们真的有自动驾驶系统的话。

光有硬件并不够,谁都可以堆,关键在于特斯拉还手握超过50亿公里的驾驶数据,可以绕赤道超过12万圈。

这个数据还在加速增长。

除了特斯拉,全球最牛逼的自动驾驶公司是谷歌的兄弟公司Waymo,2009就在做自动驾驶了,而且软硬件都做。

2019年的估值一度高达1750亿美元,估值超过除了丰田之外所有汽车制造商的市值,彼时特斯拉的市值约700亿美元。

截至2019年7月中旬,Waymo自动驾驶测试总里程达到160亿公里,现在肯定超过200亿公里。

不过Waymo的里程是模拟环境,真实的路测只有2000万公里。

和特斯拉比,是蚂蚁和大象的差别。

特斯拉是第一个把自动驾驶技术推向实际应用的车企,虽然现在的自动驾驶其实有点名不副实,不过特斯拉让大家看到了希望。

从最早的AP1.0,到现在的FSD,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的售价越来越高,7月1日起FSD又从7000美元涨到了8000美元,国内售价6.4万元。

一辆国产标准续航版M3落地27.16万(包含基础班的AP功能,但不包含FSD),一套自动驾驶系统的价格几乎相当于车价的四分之一。

特斯拉就敢这么卖,而且未来会越来越贵。用马斯克的说法未来可能会涨到10万美元,系统比车贵。

你还别不服。

大家知道钢铁BOY还有个更高逼格的公司SpaceX,搞火箭和载人飞船的。

2015年钢铁BOY计划用SpaceX的火箭发射1万多颗低轨和中轨卫星。今年这个计划被命名为“星链”,目标数量也变成了4.2万颗卫星。

那么钢铁BOY说要放卫星是在放卫星吗?

他还真不是在放卫星,是真的放卫星。

6月一枚“猎鹰9”将61颗卫星送入太空,完成“星链”计划第9次发射任务,星链计划最终能否实现不知道,到底是不是要取代5G也不知道,但有一点可以肯定,特斯拉的智能驾驶将大大受益于这些卫星。

7月举行的2020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某大佬说:

“哪怕是最优秀的通信运营商也不可能把基站建设到100%的国土面积上,但是汽车却要去很多地方(而这些地方可能没有基站),要想覆盖100%的国土只能通过低轨或者中轨卫星。”

懂了吧。

特斯拉启发了李书福,2018年吉利投资了一家航天科技公司,成为中国首家自主研发低轨卫星的车企。

今年3月初吉利卫星项目开工,期待李老板将来能在自动驾驶领域和钢铁BOY一较高下。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技术,更快速地推动了电动汽车的渗透,当然也更快速地让自动驾驶时代到来。

对行业而言,他开创了车企靠软件赚钱的模式。

市场推测三分之一的特斯拉车主选择购买FSD服务,空间还很大,而软件也将成为特斯拉的重要利润来源。

关于智能驾驶,有很多可说道的地方,今天不展开了,但是希望君友要相信这会是一个拥有巨大空间的市场。

有人吐槽特斯拉的内饰和做工,这些人包括普通消费者以及丰田和大众的高管。

土味审美就不要出来现了。

特斯拉的泡沫肯定是有的,不过并没有那么大。

和3900亿美元的沃尔玛比,17000亿美元的亚马逊的泡沫有多大呢?

而只要特斯拉能够高速增长,产业链个股就有机会。就像苹果不倒,立讯精密们就还有大肉吃。

高速增长的特斯拉让已经被虐了千百遍并一度要反抗的松下也不得不给大佬跪了,前几天又准备为特斯拉扩产。


2


欧洲市场的爆发也依旧剧烈。

2019年全欧洲电动汽车销量56.3万辆,同比增长47%。我们销量下滑4%,但也有120.6万辆的销量,是欧洲的两倍多。

但是今年前7个月欧洲的电动汽车销量就达到了50万辆,不仅几乎追平了去年全年的销量,还超过了中国的48.6万辆。

根据德国统计数据网站Statista的数据,8个主要欧洲国家7月份新能源汽车的注册量已超9.95万辆,同比增长214%。而我国7月电动汽车销量9.8万辆,同比增长19.3%。

欧洲车市扛把子德国7月电动汽车销量3.59万辆,同比增长289.4%,单月份额达到创纪录的11.4%。

英、法7月电动车销量分别为1.56万辆、1.70万辆,分别同比增长286%、298%。电动车的单月市场份额分别为8.93%、9.48%。

而欧洲别一些发达国家,市场规模不算大,但是电动汽车的渗透率却极高,截至6月,荷兰是16%,瑞典是26%,挪威则高达69%。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挪威电动汽车销量及渗透率 资料来源:insideevs

中国7月份电动汽车市场份额只有4.64%,比2019年全年的4.68%还稍低。

欧洲人对电动汽车的接纳程度远高于我们。

当然这也是有原因的,严格的排放标准逼迫欧洲车企必须选择电动汽车,否则就等着罚到倒闭。

而欧洲各国政府也意识到他们已经在电动汽车的竞争中落后了,纷纷制定停止销售燃油车的计划,并对电动汽车进行高额补贴,特别是在疫情之后。

荷兰最高补贴4500欧,英国最多补贴6000镑,德国最多补贴9000欧,法国更敞亮,最高补贴1.2万欧。人家绝大多数电动汽车都不超过5万欧。

欧盟27个成员国中有26个国家制定了鼓励电动汽车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欧盟领导人曾表示,欧洲电动汽车的生产预计在未来五年增长6倍,仅仅电池价值链就将在2025年达到2500亿欧元。

去年底,德国总理默克尔更是表示,预计到2030年德国将拥有700万至1000万辆电动汽车以及100万个公共充电桩。

在君临看来欧洲政治家的饼完全可能实现。

到目前为止,欧洲市场销售的电动汽车大多数都是“油改电”。比如大众高尔夫电动版。

上文君临咋说的?

当年诺基亚就是这么把自己搞死的。磨磨唧唧地修改塞班系统、用电阻屏,做出了便宜但很鸡肋的智能手机,一股子土鳖和小家子气。

现在的确还有一些车企,在电动化面前踟蹰不定。搞一个平台,打算电动汽车和传统汽车都用。

拜托拿镜子照照,自己长得是不是很诺基亚。

市场终究会抛弃他们。

1840年之后,中国进行了多次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都由于妥协性和不彻底性而失败。

直到后来我党带领广大无产阶级进行了彻底的、毫不妥协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才取得了伟大胜利。

这就是人类历史的规律。

好在越来越多的车企认识到自己不能太诺基亚。纷纷推出纯电动平台,比如大众的MEB平台。在此基础上研发出了ID系列车。

8月20日大众在德国正式生产紧凑全电动SUV ID.4。

上汽大众在安亭的工厂预计10月开始每年生产30万辆基于MEB的电动汽车。一汽大众在佛山的合资企业也准备择机每年生产30万基于MEB的电动汽车。

在中国,大众已经和宁德时代展开合作,还控股了国轩高科,又和万向123签订百亿长单。在欧洲,大众和Northvolt合资建厂,又准备新建一座电池厂。

LG化学、三星、SK等全球知名电池厂家都已经和大众签约。除此之外大众还控股了一家固态电池厂家给将来做打算。

大众计划到2024年底在电气化方面投资约330亿欧元,2025年仅大众品牌的电动汽车产量就将达到150万辆。目标在2028年推出70款电动汽车,剑指全球第一大电动汽车厂家。

类似的还有奔驰。原本抠抠搜搜地把燃油车平台MHA改成了电动车平台MEA (Mercedes Electrified Architecture),然后推出的EQC扑街。

现在痛定思痛推出全新电动平台MEA2,决心大干一场。

电池布局方面,奔驰7月拿下孚能科技3%的股份,8月又和宁德时代签订合约。

现在特斯拉杀到欧洲腹地,进一步刺激和倒逼欧洲传统汽车豪强,免不了血雨腥风。


3


客观来说,今年我们国内电动车行业压力山大。

去年的情况君临多次讲过,国家原本觉得外头没啥危险,养了18年的孩子可以给他断奶让自己出去闯荡了。

于是补贴大幅退坡,又引进特斯拉和LG化学等海外巨头。还一度表现得要大力扶持氢燃料电池汽车而冷落电动汽车。

万万没想到,特斯拉这条鲶鱼到中国没有天敌,而欧洲也在2019年奋力追击。

2019年欧洲的电动汽车投资达到600亿欧元,较2018年增长十几倍。首次超过并碾压中国的171亿欧元。

2019年中国电动汽车产销首次出现负增长,行业遭受致命毒打。

今年开年的疫情又是一轮暴击。

前不久的第十二届中国汽车蓝皮书论坛上,宁德时代老板满怀担忧:上半年欧洲新能源市场同比增长52%,中国下降44%。预计今年欧洲电动汽车销量将超过中国。

呼吁监管层和消费者不要起个大早而赶个晚集,因为我们把基础设施全部都做完了,而人家开始热卖。

我们布局了20年的弯道超车计划到了最尴尬的时刻,国家岂能坐视不管?

从2月份《求是》杂志上那篇拉动汽车消费的文章开始,从中央到地方出了好多政策拉动新能源汽车消费。

虽然截至7月的表现也不甚理想,不过君临注意到一个非常好的趋势。

1-7月国内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同比下滑32.8%。

可是广汽Aion S增长240%,蔚来ES6增长1200%,理想ONE去年12月开始交付,今年前7个月交付量达到12000辆,位列国内市场第九。小鹏P7 6月开始交付,7月合计销量2451辆;威马EX5 7月销量同比增长81%,达到1984辆。

现在无论是特斯拉这样的海外巨头,还是国内新势力,亦或是传统汽车巨头,专门打造的2C的电动汽车销量都非常出色,而那种油改电、2B的车型大多出现暴跌。

这意味着,中国消费者对电动汽车的认可度在显著提高,问题就在于车企能不能做出有模有样的车。

比亚迪汉,一经问世就备受关注,汉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家对比亚迪的某些固有印象。23-28万元的售价,20天预定量15000,目前预定量超过30000,不容易。

君临自己也能够感觉到,身边人对电动汽车的看法已经从原来的质疑变成了作为可选方案之一。

诚然,电动汽车依旧不完善,不过随着续航纷纷到了500+、600+、700+,续航焦虑已经在减弱。

智能驾驶的赋能也成为很好的卖点。特斯拉和造车新势力正在将电动汽车行业引领向正确的方向。


4


上一轮电动汽车狂热是PPT造车兴起的2013年、2014年。2015年骗补事件爆发、补贴退坡之后资本对这个行业就谨慎了很多。

现在又热了。

刚刚在美股上市的小鹏汽车创造了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定价估值最高和融资规模最大的IPO。

一个多月前小鹏还完成了近5亿美元的C+轮融资,高瓴参与其中。另外小鹏汽车的第二大股东是阿里。

理想汽车在6月底完成了D轮5.5亿美元的融资,美团领投5亿,而去年行业寒冬之时王兴个人就投了理想2.85亿美元。王兴/美团成为理想汽车的第二大股东。

2019年9月,濒死的蔚来发行2亿美元可转债,腾讯买了1亿美元。今年6月和7月腾讯又两次增资蔚来。目前握有16.3%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东。

蔚来今年最关键的还并非腾讯的加持,而是4月份合肥市政府决定70亿抄底,一举让蔚来起死回生。

截至6月底,合肥市政府已经支付了48亿人民币。

不过以上资金规模和接下来要说的都不算什么。

7月17日,宁德时代发布197亿的定增结果。

38家机构/大佬凑齐了一支超豪华全球金融明星队疯狂抢筹,最终9家胜出。高瓴一家独占100亿。

有个细节,定增价格161元,是底价129.67的1.24倍,这种情况非常罕见。定增价格对应的今年的估值都有70倍PE。

最绝的是,刚刚定增200亿的电池一哥,转头就要向产业链上投资 200亿。

疯狂砸钱的还有许博士。

6月初恒大3.79亿美元收购NEVS剩余 17.6%的股权,NEVS成为恒大全资子公司。8月初恒大发布6款炫酷的恒驰汽车。今年上半年已经投资30亿,预计下半年投资27亿,明年再投90亿。

目前蔚来、理想、小鹏的市值分别是219亿美元、147亿美元、161亿美元。累计交付量分别只有约5万、1.5万、2万。

港股的恒大汽车(恒大健康)2450亿港币,一辆车没卖。

资本是逐利的,他们之所以时隔几年后又重金砸进去,是因为电动汽车即将进入收获期。

如果我们再把电动汽车的概念延伸到智能汽车,会发现全世界都已经疯了。

大摩预计今年苹果汽车研发投入190亿美元,苹果已经挖了大量特斯拉和传统车企的人员,有加速造车的迹象。

无数次强调不造车的华为一直在汽车领域动作不断。华为在武汉有个一万多人的研究所,正在研发激光雷达,目标是把100线程激光雷达价格降低到200-100美元。

激光雷达是实现自动驾驶的重要硬件,目前的成本是600-75000美元,这个高达75000美元的产品还只是64线程。

当年华为海思的安防芯片凭借好用又便宜帮助海康威视和大华股份迅速成长,也让原本占据半壁江山的德仪几乎退出中国安防芯片市场。

因此一旦华为的激光雷达成了,对自动驾驶产业链的推动意义不言而喻。

国内的地方政府,长沙、上海、广州、深圳、北京等也纷纷给自动驾驶企业开绿灯,给政策、给路。

有了政府的支持,科技巨头们更加放心大胆地搞。

可是华为、苹果、腾讯、阿里、百度、滴滴、美团、谷歌、小米、恒大们为什么对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如此热情?

回到我们前面说的,汽车工业的规模极为庞大。

对于巨头而言,特别是对于苹果、华为这样的超级巨头而言,他们必须要找到能够承载自己体量的行业(华为更为紧迫,要快速找到能够养几万员工的产业,不然队伍就散了),汽车行业也许是唯一选择。

传统汽车没啥可搞的了,但是代表未来的电动汽车、智能汽车大有可为。


5


做投资,格局远比知识、技巧和努力重要。

每天滴蜡复盘的人,往往不如看准一个大方向并长期持有的人赚的多。

短期来看,锂电板块有点高了,重点个股今年PE要60倍以上,明年PE要50倍以上,远超传统汽车行业10倍左右估值。

短期在流动性收缩的情况下,高估值的科技板块必然会回落。而且由于已经积累了较高涨幅,公募基金都开始主动降规模。

可是对于电动汽车这种注定在未来几年体量翻好几倍的行业,有什么可担心的?

投资者如果只是每天盯着电动汽车的销量,注定是赚不到钱的。

在去年12月初的文章《电车惊魂》的结尾,君临写道:

还有一个月2019年就结束了,对于大部分电动汽车产业链公司而言,2020年也许会更糟糕。

但是对于头部企业而言,也许就在君临写下这篇文章的11月底,他们已经播下了新生的种子。

种子已经发芽了,下场雨,长得更快。


挑翻旧王,打爆空头,特斯拉这半年经历了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9

标签:三星   特斯拉   宁德   华为   空头   欧洲   德国   大众   销量   中国   电动汽车   工厂   美元   行业   汽车   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