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开复祸从口出,蚂蚁、旷视上市受影响,用户隐私越来越重要

祸从口出,这一次年轻人的人生导师李开复也翻车了。

李开复近日在一场演讲过程中称"旷视科技是我们在8年前投资的一个企业,我们早期帮助他们寻找了合作伙伴,包括美图、蚂蚁金服,让他们拿到了大量人脸数据,帮助他们分析各个行业怎么切入。”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李开复的话却让旷视科技、蚂蚁集团、美图等三家公司陷入公关危机中。

一、蚂蚁集团、旷视科技打脸李开复

当晚,蚂蚁集团就澄清称,公司在与旷视科技合作事宜上从未与李开复有过接触;从未提供任何人脸数据给旷视科技,双方过往合作仅限旷视科技授权其图像识别算法能力给蚂蚁单独部署和使用,不涉及任何数据的共享和传输,且目前双方已无相关业务合作。蚂蚁集团还称,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蚂蚁的生命线,任何时候都不会违背。

李开复祸从口出,蚂蚁、旷视上市受影响,用户隐私越来越重要

旷视科技随后也发布微博称,旷视在与客户合作的过程中不掌握也不会主动收集终端用户的任何个人信息;数据安全是人工智能企业的立身之本,旷视一直高度重视"数据隐私安全保护"问题,并已在企业内部制定、实施了完善的数据隐私保护制度。

李开复祸从口出,蚂蚁、旷视上市受影响,用户隐私越来越重要

人生导师李开复无疑是被蚂蚁集团和旷视科技联合打脸了。李开复在蚂蚁集团回应后马上进行了道歉,表示是自己的口误,给三家公司带来了困扰。

但是这事肯定还没过去,事件的发酵也超出了李开复的控制。个人隐私在国内一直缺乏保护,尤其是在互联网上个人隐私被随意出售和共享,公众早就非常不满,李开复的口误让这个话题成为了焦点。

之所以会出现这一幕,是因为人脸数据是个人隐私,公开售卖侵害了人脸所有者的隐私权,不仅违法,更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企业不能随意和第三方共享或者传播,蚂蚁集团和旷视科技作为即将上市的大企业,必须尊重个人隐私,不能犯这种错误,以免影响公司形象和上市进程。


二、走下坡路的李开复:公众人物应该谨言慎行

李开复也许只是演讲中无意为之,或者只是吹个牛,但对相关企业旷视科技、蚂蚁集团、美图会带来巨大的影响。在中国个人隐私保护还不严格,如果在欧美国家,李开复的话是可以让几家公司股价大跌的。虽然李开复及时进行了道歉和澄清,但事件却还会继续发酵。蝴蝶效应会带来多大影响还不可知。

李开复的口误大概率也让自己从神坛跌落。在此之前,李开复的形象还是很好的。

李开复1983年从哥伦比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毕业,1988年获得卡内基梅隆大学计算机系博士,当年被《商业周刊》授予“最重要科学创新奖”。博士毕业后,留校任教。1990年到1996年,李开复在美国苹果电脑历任语音组经理、多媒体实验室主任、互动多媒体部全球副总裁等职位。

1996年到1998年,李开复在美国硅谷图形公司SGI电脑公司担任互联网部门副总裁兼总经理、Cosmo软件公司总裁,负责多平台、互联网三维图形和多媒体软件的研发工作。

李开复祸从口出,蚂蚁、旷视上市受影响,用户隐私越来越重要

1998年7月,李开复加入微软并在中国创建并领导微软中国研究院(现为微软亚洲研究院),在极短时间内创建了一个国际一流的计算机研究院。并于2000年担任微软全球副总裁。

2005年7月李开复跳槽谷歌,负责其中国研发中心的运营,并担任谷歌(Google)全球副总裁兼大中华区总裁。

在谷歌退出中国后,李开复2009年创办了创新工场进行投资与项目孵化。但是很明显李开复的创新工场并没有取得亮眼的成果,在投资上他没有表现出和声名匹配的能力和业绩。

李开复这次口误带来了严重的后果,要知道蚂蚁集团即将的IPO将是有史以来最大的IPO,募集资金将达到300亿美元,而旷视科技的估值也一度超过800亿元。如果两家公司的上市计划受到影响,李开复难逃其责。本就已经在国内走下坡路,出境计划越来越少的李开复,未来讲更加困难。

有趣的是当年号称中国打工皇帝的唐骏和李开复都是出自微软中国的高管。唐骏也和李开复前后脚离开微软。唐骏当年吹牛引发的学历丑闻曾经让微软、盛大中国、新华都三家中国最炙手可热的公司都被蒙羞。今天李开复的吹牛也让蚂蚁集团、旷视科技、美图这三家中国最受关注的公司同样尴尬。大公司出来的职业经理人爱吹牛的毛病害人害己。

三、用户隐私需要保护

中国互联网企业确实不太注意对用户隐私数据的保护,尤其动不动传出用户数据泄露。用户快递地址、电话号码等个人隐私都已经没有秘密了。由于街头摄像头的普及也使得个人人脸数据被大量采集,而这些都没有获得用户许可。

虽然各个应用软件的用户协议都号称其不会将用户数据提供给第三方,但是实际上用户无法确认这些软件是否遵守了承诺。甚至有些软件公司可能因为技术失误造成数据泄露。2019年2月,国内一家人脸识别技术公司就发生了一起大规模数据库泄露事件,超过250万人的个人信息被泄露。

李开复祸从口出,蚂蚁、旷视上市受影响,用户隐私越来越重要

截止今年7月,工信部已经公布了三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第三批包括天弘基金、去哪儿网、宾果消消消、世纪佳缘等58款APP。加上第二批的15款APP,第一批的16款APP。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数量之多,让人愤怒。

即使国外互联网公司在用户隐私上要求比国内高,但也不断传出用户信息泄露。2016年,一家叫剑桥分析的数据分析公司借助Facebook平台上的一款应用,收集了约8700万Facebook用户的个人信息。这也一度让脸书公司陷入危机,股价大跌。
互联网时代没有隐私,我们在享受大数据时代带来的便利的同时,也在把自己的信息和隐私拱手相让。而这些私人信息一旦被人利用,带来的损失会难以估量。

蚂蚁集团对李开复演讲中随意的一句话马上就进行了澄清。这也反映了中国大企业尤其是互联网企业对公众形象的关注和公关能力的提升。网络时代品牌和声誉是企业的生命,而蚂蚁集团又是从支付宝这样的信用产品发展起来的,更懂得企业形象和声誉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 但在这之外,我们更希望蚂蚁集团这样的大企业能够带头保护好用户隐私,树立行业规范,让用户能够信赖。

--------------------------

上林院:杨飞,经济学博士,高校教师,深度观察产业经济与财经事件。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蚂蚁   隐私   用户   祸从口出   走下坡路   口误   科技   微软   中国   研究院   随意   事件   集团   数据   公司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