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运营商,伤心2019

  1999年,有一首歌颇为流行,王杰的《伤心1999》。

  这一年,王杰在婚姻和事业上都陷入低谷,他借歌抒情,表达自己的绝望,同时又想在绝望中寻找希望的心情。

  前天,看到三家电信运营商发布的2019年12月份的运营数据,我不由得的想起了这首歌,只不过,歌名可以换成《伤心2019》。

  刚刚过去的2019年,无论是移动通信业务,还是固网宽带业务,三家运营商无一例外陷入困境,创下近些年来新低,而且这只是表象。

  对于运营商来说,深层次面临着一大堆困难:

  政策层面,一方面是要运营商继续推进提速降费,另一方面又要运营商确保利润增长,这样看似彼此矛盾的两件事需要运营商同时做好,难度自然非同一般,现在,运营商已经成为收入增长“困难户”;

  行业层面,过去几年的低价惨烈竞争,使得行业整体价值大幅贬低,2019年下半年运营商开始着手修复行业价值,但是想修复如初却不容易;

  面向未来,5G被视为运营商行业的最大希望,同时也存在诸多挑战,5G最重要的是to B市场,但是如何撬动垂直行业,商业模式在哪里,目前都还是未知数。


电信运营商,伤心2019

业务发展“断崖式”下降

  1月20日,三家运营商都发布了2019年12月份运营数据。由此,2019年全年的业务发展“成绩单”也呈现出来。结果,令人悲伤!

  在移动业务发展方面,2019年,三家运营商的净增用户规模相比上一年,都呈现“断崖式”下降。

电信运营商,伤心2019

  最悲惨的是中国联通,2019年全年移动用户只净增了343.9万户移动用户,只有2018年的十分之一左右。在4G用户净增规模方面,相比上一年,中国联通也降低了四分之一。

  中国移动的移动用户净增规模在2019年也出现大降,2019年全年净增规模为2520.8万户,而2018年为3786.9万户,大降33.4%。

  2019年,在三家运营商中,中国电信的移动用户净增规模最大,达到3257万户,但是和2018年(5304万户)相比,同样大降。

  在有线宽带业务发展方面,运营商同样境况不佳。

  还是先说中国联通,本身在有线宽带发展方面已远远落后于中国移动和中国电信,2019年中国联通有线宽带业务继续表现不佳。2019年11月、12月,中国联通有线宽带用户连续负增长,分别流失了10万户、97.5万户,导致中国联通2019全年只净增了259.8万户。

  中国电信方面,2019年净增734万户有线宽带用户,而在之前三年,年净增规模都在千万以上。

  势头一直很猛的中国移动,在2019年也表现不佳,有线宽带用户净增规模也创下了2017年来新低。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在2019年12月份,中国移动单月流失了60.9万户,自从2016年披露有线宽带运营数据以来,这还是头一次。

已成收入增长“困难户”

  前些天,国资委晒出了央企2019成绩单:2019年,中央企业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0.8万亿元,同比增长5.6%;累计实现净利润1.3万亿元,同比增长10.8%。

电信运营商,伤心2019

  三家运营商还需要过段时间才会发布2019全年财报。不过从2019年前三季度的财务业绩表现来看,三家运营商不及央企平均水平。

  2019年前三季度,中国联通营收同比下降1.2%,中国电信同比下降0.8%,中国移动同比下降0.2%。

  综合计算,2019年前三季度运营商行业的收入同比下降了0.5%。

  除非有奇迹发生,否则,运营商2019全年的收入增幅难以超过央企5.6%的平均收入增幅。

  电信运营商,已经成为不折不扣的收入增长“困难户”。

  实际上,“困难户”的标签并不是2019年才打上的。如在2018年,央企总的营收增幅高达10.1%,而三家运营商整体营收增幅仅为1.7%。到了2019年前三季度,运营商的营收增幅从正转为负,收入增长“困难户”的帽子不仅没摘掉,反而越戴越牢。


“提速降费”和“确保利润”的双重夹击

  自从2015年以来,我国一直在推进“提速降费”,通信资费大幅下降,网速水平提升明显。

  以大家最为关心的移动数据流量资费为例,2014年时平均每GB的资费131.3元,的确是贵的咬人,所以那时大家每月使用的流量也就几十兆、上百兆。而到2019年第三季度,我国移动数据流量平均资费大幅降低至 5.1 元/GB,与此同时,用户月均移动数据使用量为 7.56GB。

  运营商为此付出了“血本”,2019年三家运营商为“提速降费”累计让利1800亿元。而在此前的2015年至2018年间,运营商累计让利达到2600亿元。对比之下,三家运营商一年的净利润才有多少?以2018年为例,三家运营商净利润之和才为1492亿元。

  运营商该不该推进“提速降费”?该!这是为了降低社会总成本,提升用户获得感。

  但是随着这五年多的大力持续推进,“提速降费”的空间越来越窄。电信运营商应该获得“休养生息”的机会。

  仅仅是“提速降费”也就罢了,结果无非是少赚钱,或者亏点钱。但是,对于电信运营商来说,这样的结果是不允许的。因为,运营商作为央企,国资委对其净利润增长是有严格的KPI考核。

  2019年6月,国资委举行2019年度和2019-2021年任期中央企业负责人经营业绩责任书签订仪式。

  会议上传递出两个重要信息:一、2019年度中央企业净利润目标比上年增长9%;二、20家企业2019年度合计净利润目标较上年增长12%,其中就包括来自电信运营商行业的中国移动。

  既要推进“提速降费”,又要“确保利润”,说实话,这有些难为运营商,因为这两项工作之间存在反向关系。

  推进“提速降费”,不可避免会影响到收入增长,而收入增长受影响,就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净利润实现。

  现实已证明,运营商已经成为收入增长“困难户”。企业实现利润,在于两方面:开源(收入增长)、节流(压降成本)。在收入增长越来越难、难以“开源”的困境之下,运营商想要完成净利润增长的任务,只能“节流”,大力压降企业成本。

  但是压降成本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而且随着5G投资高峰期的来临,运营商的成本压力也会越来越大。

  从根本上说,还需要从“开源”上下功夫,能让运营商摘掉增收“困难户”的帽子,让行业能健康持续发展,这样才能更好完成任务。

5G很美好,但充满未知

  对于处于困境当中的运营商来说,5G是最大的期待。但是,5G不是“魔法棒”,挥一挥就能让运营商高枕无忧。

  4G到5G的转换过程,远远复杂于3G到4G的转换,经济价值的产生路径存在很大不同。3G到4G带来了线性的快速成长,4G 到5G将带来指数级的成长,但这一成长所花费的时间更长,资源的分配和优化难度更大,技术和业务的跨度更广,波及面更加深远。

电信运营商,伤心2019

  5G在初期会带来一定的消费需求,比如用户的换机需求,还有流量消费水平的进一步提升。但是,5G最大的价值在于行业应用,推动人与人通信走向人与物通信、物与物通信。

  换句话说,5G拥有的巨大潜力,必须通过赋能相关行业,逐步创造新的需求,产生新型服务,推出新的商业模式,从而完成价值变现的闭环,从而推动千行百业的数字化转型和运营商自身的价值提升。

  但在这过程中,存在不少挑战,还有不少“卡脖子”的地方。

  最大的挑战在于,5G的商业模式还不清晰。过去2G/3G/4G时代,完全由运营商自己主导,建好网络就有人来用,就能带来效益。而在5G时代,不仅要运营商参与,也要制造业、教育、金融等各行各业参与,相互协同才能挖掘5G在垂直领域的潜力,才能建立起应用场景和商业模式。换而言之,仅靠运营商“剃头挑子一头热”是不行的。

  另外,5G网络的建设成本非常高,极为“烧钱”。现在建一个5G基站的成本是4G基站的3倍左右,而且5G网络使用频谱较高,所以需要更多的基站数量,这就更使得5G建网的成本更加巨大。

  5G投资如此巨大,但商业盈利点在哪里?“爆点时刻”什么时候会到来?这些现在都没有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中国联通   中国电信   困难户   净利润   增幅   移动用户   资费   中国移动   运营商   伤心   成本   收入   规模   价值   数据   行业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