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货拉拉女乘客坠车死亡事件”终于有了阶段性结论。

根据警方的案情介绍,大概可以确定两个事实:

一是货拉拉司机路线偏航的意图是节省时间,躲开几个路口交通灯。

二是女乘客在跳车前,司机采取了汽车降速、打开双闪灯等主动措施

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根据这两个事实,司机完全撇清了非礼女乘客的嫌疑。

在这两个与案情定性有直接关系的基本事实之外,真正值得关注的,其实是在悲剧发生前的另一件事。

据警方披露,货拉拉司机到达女乘客家时,女乘客拒绝了司机的有偿搬运服务,并用了半个多小时时间共15次从一楼夹层搬运杂物及宠物到货车上。

案情通报上标注——

司机抵达时间是20时38分,

司机出发时间是21时14分。

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另一个值得玩味的细节出现了——

在女乘客自行搬运期间,司机多次催促出发,并告知平台规定,司机等待超时40分钟将额外收费。

看到了吗?

只能说,司机遇到了一个极品乘客:

女乘客用了36分钟的规则允许内等候时间,自己一个人搬了15次物品。

她完全可以在叫车前将所有物品打包拎到楼外,司机来了直接开走。


关于这条新闻本身,以及新闻事件中两位当事人的孰是孰非,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主观判断,暂且按下不表。

说个题外话。

我在知乎中看到一条评论,从评论内容上判断,职业应该是一位外卖骑手。

他没有评论本案,而是写了一段自己几天前的亲身经历:(以下为原文)

我前几天送外卖给一个女生,电话打不通门铃没人应,在下面搞了10分钟才等到人开门一起上去,我下一个单都差不多超时了,上去之后说了她一句 你怎么电话也不接 门铃也不安,后来给了我个差评,损失1000多

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看到这条评论后,我很惊讶,怎么一个差评会导致损失一千多块呢?一个差评大不了这一单的配送费不要了也才几块钱啊。

这位骑手在我的回复后详细解释了一下外卖平台的规则——

差评影响月末单价评级,本来8.7(元)一单,变8(元)一单,我跑了1200多单。

(按每单少赚0.7元计,1200X0.7=840元)

再就是有差评的话春节有个奖励就拿不到,那个奖励400多块钱,辛苦撑了一个月就在月末最后几天破了……

另外还有差评本身扣钱,扣100还是200忘了


以上就是外卖平台的差评惩罚规则,我只能说,太严苛了,太严苛了。

这时我终于理解,之前看很多与外卖差评有关的新闻中,外卖骑手有那么过激的举动,比如在寒风中嚎啕大哭,比如给写差评的用户家门口泼油漆、写恐吓短信……不一而足。

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和我对话的这位外卖骑手倒没有那么过激,他说:

在楼下急得我跺脚跺了10分钟,另一个单又比较远,不可能先把它送了再回来,不然妥妥超时,更加糟糕,但是更想不到说了她两句就给我搞了个差评

本来就是没钱才去送外卖,她手指随便点两下把我一个月伙食费吃没了


嗯,你觉得我这段外卖骑手的经历,和货拉拉本案,有关系吗?

当然有关系!

货拉拉案中的女乘客,和写差评的女食客,其实是一类人。

无论从道德角度还是法律角度上,他们都不是坏人,在平台交易过程中做的所有事也都没有问题,都是在合理地充分地利用平台规则,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

当他们发现个人利益在最大化过程中出现了堵塞或受到了谴责时,立即以最低的包容心和最低的容忍度试图利用规则对平台最底层的服务人员进行规则惩罚。


我真的特别同情这位货拉拉司机,无比地同情。

我的同情,不是建立在他遭遇了这样一出奇葩到甚至有些荒诞的职业事故基础之上

我仅仅、纯粹同情

因为我知道,这件事不仅毁掉他的职业,甚至很可能为他的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和动荡。

这一切的根源,都在于平台的规则,而不是遇到了一位这样的乘客。


在中国,服务行业的从业者真的是特别纯粹的弱势群体,尤其是互联网服务平台的底层从业者——网约车司机、外卖骑手、快递员……

他们的声量和表达水平都不足以与舆论对抗,稍有不慎,就成为群起而攻之的对象。

每天,他们顶着寒风酷暑奔走在街头,他们坐在驾驶舱内十几个小时忍受着城市交通的拥堵,却因为一点点的疏忽和纰漏……甚至根本算不上疏忽和纰漏,只是不幸遇到了一些思路清奇的奇葩人士,就要为此埋单,付出巨大的金钱成本和时间成本。


我不想说什么伤害死者的话,毕竟中国人讲死者为大,但我想替这位司机说一句——

目前,检方已经对这位可怜而不幸的货拉拉司机以涉嫌过失致人死亡罪批捕。

如果警方的案情通告被确认为最接近真实情况的最终版本的话,那么司机是不存在过失致人死亡的罪名的。

货拉拉们的差评体系 是一切悲剧与奇葩的原罪

希望货拉拉平台可以承担起一份责任,帮这位司机找一位优秀的辩护律师。

就这样吧,悲剧。


最后还是忍不住想说,如果我是那个司机,把车开到出发点后,等乘客半个小时,乘客还在不紧不慢地搬东西,我甚至可能会直接取消订单。

“遇到这样的乘客,算老子倒霉,老子不干了行吗!”

然而,对于那些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服务业者而言,任性是一件何其奢侈的事!

如果这位司机当时任性地选择弃单,几乎没有悬念的结局就是那位耗费半个多小时搬家的女乘客会在平台上给这位司机打差评,可能还会打电话投诉其服务态度恶劣。


差评惩罚体系,是外卖滴滴货拉拉最畸形的制度,也是一切悲剧与奇葩事故的原罪。

这种制度给了用户任性的最大权力,同时让服务业者的尊严被迫转化为奴性。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奇葩   拉拉   个人利益   骑手   纰漏   严苛   案情   原罪   业者   外卖   乘客   警方   悲剧   司机   规则   体系   时间   数码   平台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