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苏辙去到大名府的两个月后,治平二年(1065)五月二十八日,苏轼遭逢了人生中又一次死生离别——年仅27岁的夫人王弗病故,留下了未满七岁的儿子苏迈。

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王夫人在二八年华嫁入苏门,以女人最好的一段青春陪伴着苏轼度过了男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一段成长区间。

从弱冠至而立,从男孩到男人,幸而有了这个女人的陪伴与指引,才华横溢却少见世故的大男孩苏轼方避免了出蜀、科考、外放、归京的许多波折。

此言非虚,在王夫人陪伴的这些年里,苏轼无论在官场还是在生活中从未有过大挫败,一路顺风顺水,为数不多的负面情绪也仅仅是一些因为小确幸而引发的触景生情。

而在王夫人故去之后,苏轼坎坷的人生才算真正开始,先是与新党的政见不和,口祸四溅,以至远离中央权力核心。

终于因言获罪,惹下乌台诗大案,死生一线,直到了黄州突围,才有了东坡现世。这话说来短短几言,却是要苏轼用掉近二十年的时间来体会与感悟。


苏轼在为亡妻撰写的墓志铭中忆及王夫人十年间对自己的各种好处——

凤翔为官时,苏轼每次回家后,王夫人都要详细询问丈夫一天的工作内容,并帮他分析工作中的得失差错。

为官之道,贵在谨言慎行。王夫人深知丈夫秉性纯良,但经常口无遮拦,幸得她的陪伴与叮咛,苏轼终于安稳地从凤翔卸任。


在墓志铭中,苏轼还提及,自己每次见客时,王夫人都立于屏风之后,待客人走后,她便温言与苏轼分析客人言语目的动机,为人好坏。

这就是流传后世的“幕后听言”的典故。


我们已经多次提到,苏轼是一个非常爱交朋友的人,但却实在不是一个会交朋友的人,一生交友无数,其中却有不少最后成了他的敌人、冤家。

至少,在王夫人在世的那些年,苏轼在交友方面尚算谨慎。


从后世的角度来看,王夫人实在算是苏轼人生的护佑,只可惜这护佑的路程实在太短了些,仅十年而终。

但从另一个角度上看,王夫人的离去,正是成就千古文豪的必经之路。

试想,这样一位贤良淑德的贤内助每天辅佐丈夫,从好的方面讲,苏轼在仕途上一定会更加顺利,后来那些用来对苏轼口诛笔伐的罪证字句,八成就被王夫人给压下来了。

乌台诗案也就不大可能出现了。

只如此一来……

赤壁赋就没有了,

苏轼也不可能在黄州找到一块叫东坡的荒地去开垦了
名垂千古的东坡先生也不复存在了

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这些事,想来,笔落,我竟然有些心痛,倒不知,早年丧偶,于苏子是福是祸了?

更何况,王夫人此一阴阳两隔,又过十年,到得熙宁八年(1075)正月二十日,才有了密州那一夜的凄切梦幻,才有了鬼神闻而泣面的绝世词作——

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

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料得年年肠断处,明月夜,短松冈。


其实写苏轼,最难点不在于写现在,而在于很难不把现在与将来进行过分剧透的联想与对比。在这一点上,无论林语堂还是李一冰这些大家,都无法避免,更何况我这种票友。

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只好尽量避免这种上帝视角的穿越剧透吧,但实在很难。

好吧,回到苏轼丧偶之后的时点上,苏轼终于料理了亡妻后事,又过了大半年,到了治平三年(1066)二月,苏轼的学士院考试录取通知书终于公布了,他以殿中丞的官阶进入翰林院,任直馆一职,官阶也升到了从五品。

直到此时,苏轼的仕途虽谈不上平步青云,但也是一帆风顺,能以不到30岁的年龄入翰林院,得从五品官阶,大概是副厅局级干部。

照古比今,这个仕途履历相当了得,今天30岁的年轻干部能评上正处级已经是非常了不起的青年才俊。

然而,仅仅两月后,苏轼的仕途终于遭到了一次巨大的打击:

老苏身去,丁忧守制。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近苏22 傲骨终有贤妻伴 青葱得闻幕后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4

标签:翰林院   纯良   治平   凤翔   幕后   东坡   正处级   官阶   贤妻   傲骨   墓志铭   仕途   青葱   后世   交朋友   更何况   丈夫   人生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