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不过相逢一笑

南京一日,匆匆无着,我就坐在西水关古码头上,畅想着当年,苏东坡与王安石,是如何相逢一笑的。

已经不虚此行。

这就是旅行,这就是怀古,的定义罢?

夜宿湖州,东坡的命折之地,回想这一天来的南京怀古见闻,写录下来,只因行色匆匆,内文或有不周,请担待。

一 西水关古码头

王安石在熙宁九年(1076)遭遇了人生最黑暗的时刻,他最看重的长子王雱病逝,年仅三十二岁。伴随着丧子之痛一同袭来的,还有他回到权力中央的一年来,变法困局始终无法突破。忧困与焦虑之下,意兴阑珊的拗相公不再执拗于外务,多次请辞。

“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

五十五岁的王安石,终于在这一年的初冬,离开汴京,远赴金陵(今江苏南京),彻底结束了曾经令他豪情壮志的政治抱负。

八年后,垂垂老矣的王安石,在金陵城等来了一位同样刚刚经历了丧子之痛的故人。

若放在王安石人生的高光时刻,这个人实在是他最不想见到的大麻烦。如今,王安石早已不再是昔日皇帝身边的权相,而那位故人,当年的愤怒、骄傲与偏执,亦早已被一场惨烈的文字冤狱折磨得风轻云淡。

于是,宋代最伟大的政治改革家,与声望最盛的意见领袖,才有了这一场金陵之会。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江楼访友图 清 吴宏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元丰七年(1084),神宗皇帝似乎终于想起了曾经的罪臣苏轼,召他离黄州赴任汝州。

一路舟车劳顿,颠簸日久,当舟行至金陵渡口码头时,苏轼那个尚未足周的幼子遁儿(一作“遯”)终于在仲秋月来临前夭折,十月之婴。

年近半百的苏轼,老来得子,尤其珍惜,他爱这小小的婴儿,“幼子真吾儿,眉角生已似”,可是一切已经无法挽回,“仍将恩爱刃,割此衰老肠”,身在羁旅的苏东坡,对于人生有了完全不同的看待。

舟横金陵渡口,苏东坡坐于船上,正琢磨着如何继续这艰辛苦楚的仕途与旅途,突然望见江畔一位衣着朴素的老者,骑一驴儿正向着他挥手。

仔细一看,他就更感惶恐,王安石就在眼前,他反应过来后,立即揖首相迎,高呼“轼今日敢已野服见大丞相!”

那岸边的老者爽朗地笑着:“礼,岂为我辈设者!”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今天的南京城,有一处西水关古码头,上图即为实景,手机一晃就拍下了,没什么技术含量。

此码头,在南唐及宋时称下水门,想来宋代人还不知道下水二字的含义,否则断不能起个如此不附风雅之名。

史料虽然没有详细写明王苏舟聚的具体地点,但这座古码头,乃是秦淮河的出水口,正与长江相连,是进出金陵城的咽喉水路。

极有可能,九百多年前,二人就是在这里,相逢一笑,恩仇尽泯。

其实,在王安石的心中,总是对苏轼高看的,只是人在官场,人性总会被扭曲得连自己都无法辨识,超然后,他才对当年那个愤青苏轼,有了更多宽容与理解。

哦对了,在这篇游离于以苏轼人生轨迹为次序的《重新认识苏东坡》系列之外的半型旅行笔记中,我必须要用上苏轼最为世人所熟知的那个名号了。

苏东坡

来金陵之前,苏轼已经在黄州某夜的赤壁之侧,泛舟江上,遗世而独立,羽化成仙,为号东坡。

苏东坡还在黄州受苦时,身在金陵避世修养的王安石已经听说过这位晚辈的遭遇,并时时关心。一天,苏东坡在黄州临皋亭的文章传到了金陵,王安石看罢,感慨一句:子瞻,人中龙也。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忆金陵册 清 石涛

二 赏心亭

在金陵,王安石与苏东坡有过多次聚会,那是老友一般的聚会,那是大家都默契着往事如烟的聚会。

又一次聚会即将到来,前一日,王安石突然琢磨起动静之间的学问,身边人没有一个答得如他意,苏东坡来了,未作思虑,张口便答:

精出于动,守神为静,动静,即精神。

语惊四座,王安石亦拍案叫绝,引苏东坡为平生知己,可是苏东坡的离期将近,他非常不舍得,便多次劝导苏东坡在金陵置业买田。

苏东坡知道荆公的一片苦心,见这位每日以驴代步的老人,身体的状况似乎并不太好,他多想和荆公回到意气风发的十年前,一道致君尧舜,共同辅佐皇帝成就帝业。

可是,十年,就这样过去了。

可是,人生,再没有如果可以尝试。

于是,成诗。

骑驴渺渺入荒陂,想见先生未病时。

劝我试求三亩宅,从公已觉十年迟。

欢迎关注:无犀之谈

苏东坡游金陵期间,到秦淮河畔的赏心亭宴客会友时,填了一首《渔家傲》。

千古龙蟠并虎踞,从公一吊兴亡处,渺渺斜风吹细雨,芳草渡,江南父老留公住。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江亭揽胜图 南宋 朱惟德

话说这赏心亭,宋元时期是金陵第一名楼,乃秦淮揽胜佳处。

苏东坡的《渔家傲》,为赏心亭的文脉打下了一个规格极高的榜样,南宋陆游、辛弃疾都曾在此留下不朽杰作。

近千年,这一江南名楼命运多舛,多次遭到战乱损毁,今天新南京城中的这一座赏心亭,实际上已经是复建之作,聊胜于无,总算不负秦淮美名。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上图为南京新建的赏心亭风光,手机到此一游式拍摄,莫怪。

终于,苏轼未能在金陵置业,继续北上镇江,赴另一场著名的金山之约了。

再一年后,苏轼人生仕途上的最高光时刻终于到来。

又再一年后,元祐更化,北宋风雨多变的政治格局再次出现了大震荡,王安石一生心血所执的新法遭到全盘否定与打压,郁结不解,他在这一年的夏天,逝于钟山半山园。

三 半山园

说到半山园,我想,中国历史上,能在成就、地位、名望上与王安石相匹配的人物,甚至是较不如他的人物,都很少有人像王安石一样,在一个昌明的后世盛世时代里,没有一座可以被后人瞻仰、拜谒、缅怀的故居。

王安石是有故居的,就在钟山半山园,但是,这座王安石故居,普通人却始终无法见其真颜。

这是为什么呢?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因为,半山园的位置,被划拨到某学院的校园内,而这座学院的性质又与普通高校有本质区别,所以,若非从属或办事,外人根本无法进入其中。

这实在是一个有些荒谬的玩笑。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在地图app上,搜索“王安石故居”,是有这个地标的,但按图索骥走过去,却被挡在了门外。

我实在不甘心,就绕着外墙顺着地图坐标步行,终于来到了最接近地图上显示“王安石故居”坐标的位置,地图显示,只有几十米的距离了。

然而,一墙之隔,终是无缘一谒。

以下是百度上的图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就到这里吧

旅行,就是一场自以为是的漂泊。

在旅行中,放逐的是身体,磨砺的是灵魂,收获的是世界。

如上。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追轼之旅·南京:苏东坡与王安石,漂泊之苦,丧子之痛,相逢一笑

如果你还喜欢这样的文章,欢迎关注我的——号:无犀之谈

我不会断更,每天一篇,追随苏轼的人生轨迹,我们一起

重新认识苏东坡。

重新发现自己心中的颜色。

现在,这个系列中,苏轼已经快要结束牢狱之苦了,就要去到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座城市。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21

标签:南京   钟山   半山   秦淮   东坡   金陵   赏心   幼子   江南   故居   码头   皇帝   聚会   旅行   人生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