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这是苏轼哭得最伤心的一天

挥泪几可为旁人 十年往返一哀尘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苏轼爱笑,这事大家都知道,他在很多诗词中都留下了爽朗的笑声和豪放的笑意,他在很多文章书信中都会毫无防备地呵呵一声,观者亦觉惬意。

但是,苏轼同样爱哭。

这其实并不应该令人惊讶,性情中人,遇可笑事则开怀,遇悲伤事则湿襟,本就是东坡一生的写照。

但是,无论于苏轼同代人,还是后世东坡门下,似乎对他的笑有着更加深刻与直观的了解,于是,他有大量关于笑的诗词广泛流传。

哭呢?

苏轼在很多诗词中都毫不掩饰自己的脆弱与悲伤。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他可以为朋友的遭遇而哭,为了蜀中同乡兼画友刘泾(巨济),他写

“为君垂涕君知否,千古华亭鹤自飞”

他可以在离别时伤感到一塌糊涂,哭得像个孩子:

“别时流涕揽君须,悬知此欢坠空虚”

他可以因为见到偶像白居易的真迹而激动地流泪:

“四十七年真一梦,天涯流落涕横斜”

他可以为三国老英雄严颜宁死不屈的精神而哭:

“何人刻山石,使我空涕泪”

当然,他更可以为自己所处的凄凉处境而伤感,熙宁六年(1073)除夕夜,在常州出差,独自在城外码头的船里守岁,他伤心地哭了起来:

“行歌野哭两堪悲,远火低星渐向微”

以上种种,说到底,都是为外物而悲,或感动、或激动,甚至还有些矫情。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无犀之谈

只有一种哭,是由苏轼内心最深处的悲伤涌动所至,那悲伤中,带着委屈与不甘,带着大难不死的后怕,还带有跌入人生谷底之后的大领悟。

这就是在乌台诗案结案后,被押解着前往贬谪地黄州的路上,在一尊如来佛像前的恸哭。

元丰三年(1080)早春,过淮水,苏轼登大苏山,访净居寺,留下一首长诗《游净居寺》,诗中详细记述了自诗案了结之后的心路历程——

字里行间,由悲转淡,由淡转空,由空转悟。

我们甚至可以说,真正的苏东坡的骨架与灵魂,就是从这一刻,开始搭建的。

熙宁三年(1070),苏轼因上书新法弊端而遭诬陷,一怒之下自请外放,亲手断送了自己在京城内的大好前程,也从此开启了自己宦海的噩运。

十年后,他被命运带到了大苏山,像楚臣屈原《离骚》所述,“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外表的浮华不再重要,有没有人理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内心保持着一份真诚与纯净。

(离骚:不吾知其亦已兮,苟余情其信芳。)

十载游名山,自制山中衣。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此时的苏轼,执着心早已消失,他只愿与老妻携手终老于此青山翠柏之间。

愿言毕婚嫁,携手老翠微。

回首前尘,几个月来的恐怖经历依然刺痛着苏轼——

如鸡狗一般毫无尊严地被从湖州府衙上拉拽出来,

在押解归京的船上几乎想要投江自尽,

进入台狱后被无数次逼问口供,

一百多天里住在一座如深井一般的牢笼之内,每日只能与松柏鸦雀为伴……

刑名非夙学,陷阱损积威。

遂恐死生隔,永与云山违。

噩梦一般的日子,真的从苏轼的心中,消逝了吗?

黄苏09 苏轼的一生,到底哭过多少次?

我们明天继续,重新认识苏东坡。

谢谢观赏,再见

无犀 原创

《重新认识苏东坡》是我自2021年起之日更文章,以地点或事件为节,每月讲述苏轼人生片段,不求全,但求心与坡公片刻共鸣。

苏学已是显学,我不乞更多新颖之贡献,但求世人了解、理解苏轼这样一具历千年而不朽之伟大灵魂,已不枉余生每日之“苏写时间”。

是为日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3

标签:华亭   翠微   屈原   名山   东坡   刑名   湖州   显学   离骚   多少次   诗词   伤感   悲伤   内心   伤心   灵魂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