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润1.71万亿,净资产净减少1.704万亿:民营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很多人对中国经济两个核心引擎——企业家信心与公务员动力的提法很感兴趣,并询问从什么角度可以衡量企业家信心。

利润1.71万亿,净资产净减少1.704万亿:民营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这个其实不难,看他赚了钱,是拿来再投资扩大再生产,继续做大做强,还是减产、停产甚至跑路。这在财务上有个非常规但却非常有效的指标:利润的净资产化率(全年新增净资产/全年利润总额)。其经济学逻辑是,如果举债扩大再生产,会等额增加资产与负债,并不增加净资产。唯有以利润再投资,才会直接增加净资产。

自2011年以来,国企、外企、民企的利润的净资产化率一直相对平稳,但自供给侧改革开始的2015年开始显著分化,国企的利润净资产化率狂飙猛进,大幅抬升,而外企和民企却反向走低,到“理直气壮做大做强国企",并开始公开讨论"民企已完成历史使命,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2018年,双双沦为负值——这意味着,民企与外企2018年合计创造了3.38万亿利润的情况下,两者的净资产值不单没有增加,反而减少了。

合乎经济学逻辑的解释有且只有三种:他们要么在减产,要么在死去,要么在跑路。

利润1.71万亿,净资产净减少1.704万亿:民营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尤其是民企,2018年当年合计创造利润1.71万亿,但当年净资产却净减少1.704万亿,利润的净资产化率接近负的百分之百——这意味着他们不仅把当年的利润全部抽离了生产环节,还把几乎等额当年利润的往年利润,也抽离了生产环节。

这种行为,已根本不是正常的经济行为,是逃亡。只有惊弓之鸟,才会这么干。

在过去的9年中,民企一共创造了17.68万亿的利润,其中高达11万亿被抽离了生产环节,绝大部分都是在过去5年抽离的。

看起来,外企比民企似乎有底气一些,虽然他们其实也在跑——过去9年,外企创造了13.7万亿的利润,但只增加了4.978万亿的净资产,这其中8.72万亿,约合1.1万亿美金的差额,被抽离了生产环节,其中绝大部分,也是在过去5年抽离的。

很巧合的是,我们的外汇储备在2014年达到约4万亿的顶峰后,这些年刚好净减少了差不多一万亿。

利润1.71万亿,净资产净减少1.704万亿:民营企业的未来在哪里?

这种惊恐的大逃亡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从民企、国企的投资增速可以清晰看出,分水岭就在2015年11月——彼时官方正式推出供给侧改革。

之后民企投资增速断崖式跌落,国企投资增速则亢奋抬头,短期就形成了一个巨大而诡异的剪刀。

民企占到了中国企业的90%以上。如果在一块土地上,90% 以上的企业,都是心惊胆战,随时准备跑路,或者事实也在跑路,我们指望经济增长动力从何而来?我们又指望谁在危难时期挺身而出,共度时艰?

宋元丰六年,受 " 乌台诗案 " 被贬谪到岭南荒僻之地的诗人王巩北归京师,苏轼前往探望,巩出歌妓柔奴劝酒。苏轼戏问一路跟随王巩流离多年的柔奴:" 试问岭南应不好?",柔奴坦然答曰 " 此心安处,便是吾乡 "。

心若不安,纵是故乡,亦成他乡。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9

标签:净资产   时艰   利润   民企   岭南   国企   外企   绝大部分   民营企业   企业家   经济学   环节   逻辑   当年   信心   未来   动力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