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

据报道,近日,中央印发了《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纲要指出,法治社会是构筑法治国家的基础,法治社会建设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信仰法治、公平正义、保障权利、守法诚信、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重要举措。十九大把法治社会基本建成确立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目标之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任务艰巨。为加快推进法治社会建设,制定本纲要。值得关注的是,纲要专门就依法治理网络空间做了具体安排。纲要指出,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推动社会治理从现实社会向网络空间覆盖,建立健全网络综合治理体系,加强依法管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全面推进网络空间法治化,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笔者以为,《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


众所周知,自从1994年我国正式接入国际互联网以来,在短短的26年时间里,我国网络和信息化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的互联网也从“K”时代跨进了“5G”时代,并从传统网络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数据显示,我国网民规模已接近9亿,超过了全国人口的半数,约占世界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互联网普及率超过六成,高出全球水平。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互联网给人们带来生活的便利、多姿多彩的娱乐方式以及全新的信息获取工具的同时,很多人难免会遭受网络欺诈,此外还有钓鱼网站、垃圾短信、垃圾电话、虚假QQ群、虚假客服等问题,严重威胁着广大网民的安全。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网络空间天朗气清、生态良好,符合人民利益;网络空间乌烟瘴气、生态恶化,不符合人民利益。谁都不愿生活在一个充斥着虚假、诈骗、攻击、谩骂、恐怖、色情、暴力的空间。如果任由网络不良信息泛滥,显然与网络强国建设目标背道而驰。


《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明确提出,通过立改废释并举等方式,推动现有法律法规延伸适用到网络空间。完善网络信息服务方面的法律法规,修订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研究制定互联网信息服务严重失信主体信用信息管理办法,制定完善对网络直播、自媒体、知识社区问答等新媒体业态和算法推荐、深度伪造等新技术应用的规范管理办法。纲要还要求坚持依法治网和以德润网相结合,弘扬时代主旋律和社会正能量。加强和创新互联网内容建设,实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文化新媒体传播等工程。通过提升网络媒介素养,推动互联网信息服务领域严重失信“黑名单”制度和惩戒机制,推动网络诚信制度化建设。坚决依法打击谣言、淫秽、暴力、迷信、邪教等有害信息在网络空间传播蔓延,建立健全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一体化受理处置体系。纲要还就落实网络安全责任制,明确管理部门和网信企业的网络安全责任做出安排,明确提出建立完善统一高效的网络安全风险报告机制、研判处置机制,健全网络安全检查制度;加强对网络空间通信秘密、商业秘密、个人隐私以及名誉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保护。


毋庸置疑,《法治社会建设实施纲要(2020-2025年)》的发布实施,为依法治理网络空间指明了方向,对于完善网络法律制度,培育良好的网络法治意识,保障公民依法安全用网,提升管网治网水平,推进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无疑将起到非常积极而重要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1

标签:法治   社会   管网   网络   空间   网络安全   纲要   组成部分   网民   虚假   机制   方向   体系   我国   媒体   时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