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时代,谨防“社会性死亡”泛滥成灾

据报道,在最近一桩与此有关的“清华学姐事件”中,清华大学一女生称自己在学校食堂被一名学弟性骚扰,随后发布朋友圈曝光了学弟个人信息,威胁要其“社会性死亡”。而校方调取的监控证实,骚扰并不存在,学姐出来道歉。事情反转后,一些网友对此学姐展开了“人肉”和声讨,也有要其“社会性死亡”之意。在网络时代,“人人都有麦克风”,网友的点击和围观成为一种力量,往往促成了一些问题的解决,有的冤案被平反,有的真相被披露,有些丑恶现象被批驳。这当中,所涉人员有的堪称被“社会性死亡”,比如一些人设崩塌的明星,一些行为失当的公众人物,一些舆情漩涡中的事件主角。但值得关注的是,有些问题也随之暴露出来,即某种程度上出现了“人人都当执法者”“人人想当裁判者”的趋势。换句话说,动辄曝光某人某事,让所涉人员“社会性死亡”成了一些人对待个人恩怨、解决个人问题的常用手法。如果是实事求是、确有其事,诉诸其它途径未果,或许可以理解,关键是有些人想要他人“社会性死亡”的原因和事件本身根本站不住脚,有的是主观猜测,有的是夸大其辞,有的甚至到了无中生有、随意杜撰、栽赃诽谤的地步。笔者以为,网络时代,谨防“社会性死亡”泛滥成灾。


网络时代,谨防“社会性死亡”泛滥成灾


众所周知,所谓“社会性死亡”,是一个网络流行词,并没有明确定义,大体意思是把一个人的丑事、坏事公之于众,让其在熟人圈乃至社会范围内颜面扫地,进而让其在社会上混不下去。“社会性死亡”的说法更早进入公众视野,是几个月前的“梁某罗某某事件”。当时,女方梁某在微博上发长文,讲述自己被男友罗某某强奸,并公布了罗某某的诸多个人信息。罗某某自称“遭受了巨大的身心伤害,现在完全社会性死亡,声誉尽毁”。不久,事件出现反转,女方承认发出的内容都是假的,双方表示已经和解。一条朋友圈、一段监控视频,让“清华学姐”从假设的性骚扰“受害者”变成了真实的网络暴力受害者。在这场舆论的“狂欢”中,人们再一次真切感受到——让人“社会性死亡”竟是如此容易。


以前,传统的大众传媒几乎是人们获取大量信息的唯一途径。媒体对某个事件报道得越多,此事件就越容易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随着互联网的出现和发展,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都发生着深刻变化。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舆论表达方式更为碎片化、情绪化,每个人的随手转评,都有可能在为雪崩助力、为大火添柴。网络围观没有问题,发表看法也无可厚非,拥有朴素的正义感更不该被苛责,但是如果越过了道德和法律边界,利用舆论传播的便利在一旁添油加醋、煽风点火,则是极为危险的。一些网友一会儿谴责被曝光者,事情反转后又大骂曝光者,显然形成了一种网络暴力。这种“键盘伤害”有时堪称“数字谋杀”。如若不加规制,危害的将是我们每一个人。2021年1月1日起即将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需要获取他人个人信息的,应当依法取得并确保信息安全,不得非法收集、使用、加工、传输他人个人信息。”无疑这将为制止“社会性死亡”提供坚实的法律支撑。


网络时代,谨防“社会性死亡”泛滥成灾。无论网络技术发展得多先进、网络生态进化得再多元,人们需要的永远都是真实、真诚、温暖和理性的声音。如今,网络空间充斥着鸡零狗碎的八卦、不明真假的“热点”、隔空对骂的戾气,势必会大大消耗公共舆论资源,也会拉低公共舆论空间的品质和成色。转发扩散、声援“弱者”看似是维护正义,但在真相不明、事实不清的情况下,所有以伸张正义之名让无辜者蒙冤的言行,都无异于推了一把悬崖边上的人。作为网络空间的一员,每个人都要从我做起,理性上网,理性对话,才能最终为构建清朗的网络空间集聚正能量。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5

标签:泛滥成灾   社会性   网络时代   清华   学弟   女方   受害者   有的是   舆论   公众   理性   事件   网友   科技   空间   网络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