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再光顾,环境治理需要持之以恒

据报道,北京市城管执法局今天启动了空气重污染黄色预警并启动应急预案。黄色预警期间,城管执法部门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加大对空气重污染类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对于空气重污染应急措施落实不到位的企业和个人,将依法予以处罚。进入秋冬季后,城管执法部门进一步提高对施工工地的执法检查频次,重点检查工地是否严格落实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等,及时发现并查处各类污染大气环境的违法行为。昨天,全市城管执法部门检查工地506个、渣土车辆116辆,共规范、查处违法行为70起,立案10起,其中规范、查处施工扬尘等工地违法行为37起。据悉,城管执法局将组织开展对施工扬尘、道路遗撒、露天焚烧(垃圾、树叶、秸秆)、露天烧烤以及无照售煤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加强施工工地、裸露地面、物料堆放等场所的检查,督促责任单位或个人增加洒水降尘频次,督促施工工地停止室外喷涂粉刷、护坡喷浆、建筑拆除、切割、土石方、混凝土搅拌等施工作业。同时,按照“接诉即办”的工作要求,及时处理群众关于空气重污染类违法行为的举报。笔者以为,大气污染再光顾,环境治理需要持之以恒。


大气污染再光顾,环境治理需要持之以恒


众所周知,几年前,北京市民在秋冬季节最熟悉的老朋友是雾霾,一个冬天遇到多次连续雾霾天也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在污染严重的日子里,整座城市都被笼罩在灰黑色的穹庐下。受雾霾影响的其实不只有北京,大江南北的大型城市和工业城市,在那时候都不乏雾霾天的报道。公交车失踪、市领导迷路、司机看不清红绿灯、城市在卫星图中成为黑洞,诸如此类的魔幻新闻每年都会有不少。如今经过几年的连续治理,人们能够明显地感觉到,雾霾天变少了,其中最典型的便是北京、兰州、成都三座曾经饱受空气污染困扰的城市。近三年来,北京较少出现过连续雾霾天,在雨后的夜晚,已经能透过夜空看到星空了;而成都市民,则有机会在市区重见“窗含西岭千秋雪”的美景。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未来,如今的大气污染防治就没有了隐忧。以PM2.5为例,虽然2019年北京的年均浓度降到了42微克/立方米,创下了2013年监测以来的最低值,却仍然高于国家标准限值35微克/立方米,与欧美国家的水平有不小的差距。


事实上,大气污染的出现具有一定的反复性。据生态环境部消息,受不利气象条件、冬季区域污染物排放增加、区域传输等综合性因素影响,11月11-12日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出现了一次污染过程。在13日略有缓解后,14-17日将再次出现一次污染过程,这次污染过程将伴随17日夜间-18日的降雨过程而逐步结束。为切实改善秋冬季空气质量,生态环境部联合北京等七省(市)发布《京津冀及周边地区、汾渭平原2020-2021年秋冬季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行动方案》。根据方案,2020年10月至12月,PM2.5平均浓度维持在45微克/立方米以内、重污染天不超过1天;2021年1月至3月,PM2.5平均浓度维持再54微克/立方米以内、重污染天5天。为了确保实现上述目标,北京市针对秋冬季大气污染特征,制定了5大类、37项攻坚措施任务,主要聚焦重型柴油车、扬尘、挥发性有机物(VOCs)等重点领域,并实施重污染应急绩效分级、差异化管理。


毋庸置疑,大气污染治理是一个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的过程,必须坚持不懈地落实各项治理措施。各地必须按照最新修订的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根据各企业绩效分级水平,采取差异化减排措施,鼓励先进、鞭策后进,做到“科学治污、精准治污、依法治污”。与此同时,改善生活环境,从来也不只是政府、企业需要考虑的问题,而应该是由全社会所有人共同关注、参与的。只要每个人积极选择低碳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少开车,少打车,相信我们一定会迎来真正美好的蓝天白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3

标签:大气污染   微克   频次   扬尘   秋冬季   作业   北京市   持之以恒   城管   浓度   北京   工地   空气   措施   过程   城市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