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读懂“车联网标准”这件事儿

首先要说清楚,一篇文章肯定说不明白“车联网标准”这件事儿,有想搞明白的,欢迎请我去讲课!

一文读懂“车联网标准”这件事儿

之所以写这篇文章,是因为最近有朋友微信给我发来工信部、国标委联合发布《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新闻,询问关于车联网标准的事情,很多从事车联网行业的朋友恐怕也未必搞得清楚“车联网标准”,但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的说法,让很多人认为做“标准”是个很“神圣”的事情,所以我利用了端午假期少吃几个粽子的时间,写了篇我所知道的“车联网标准”这件事儿,省得各位朋友再问这些常识问题。

一文读懂“车联网标准”这件事儿

第一你要明白,这份建设指南并没有发布完成,按照《国家车联网产业标准体系建设指南》的总体规划,除了去年12月发布的《智能网联汽车》,这次发布的《信息通讯》、《电子产品与服务》,还应该发布由交通部主导的《智能交通》以及公安部主导的《车辆智能管理》。

其次你要看明白,这个指南的逻辑结构清楚地表明,车载终端(TBox等)和服务平台(TSP)是车联网的基础,ADAS为代表的智能汽车、车路协同、智能交管等,都得建立在终端普及的基础之上,现在的问题是终端还没有普及,大家都已经很着急很着急要搞自动驾驶甚至无人驾驶了,但说实话,着急也木有用,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啊。

作为从业者,你在各种论坛上听到很多人很多组织都在搞车联网标准,感觉很混乱,原因是每个组织搞的车联网其实并不相同,这一点,你从这个建设指南里已经可以明确看出来。按照这个指南,车联网至少有3个部委从5个不同角度在搞车联网标准体系。工信部从电子终端和服务平台、智能网联汽车和信息通讯角度搞标准,交通部和公安部则从自身负责的事项角度搞车联网标准。这份指南从根本上解决了5个不同标准体系的边界,工信部更是率先发布了自己负责的那3部分标准的细则指南。

对于车联网从业者而言,虽然有3个部委搞5个领域的车联网标准,但真要在现实工作中推动车联网项目落地,这5个标准又缺一不可。所以我们发现,最近几年,搞智能交通的都在谈车路协同,但没有信息通讯、车联网终端、智能汽车和车辆管理的专家参与,车路协同没法搞。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几年前国家成立了“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然后在这个小组下成立了“车联网专项委员会”,在这份指南里提到的“车联网部际协调机制”,就是指这个。

在车联网产业管理方面,工信部内部是有个工作文件的,按照这个指南的说法,这个文件叫《车联网创新发展工作方案》,别指望百度出来这个方案,这是内部工作文件。工信部要以这个《指南》作为工作纲领推动产业,并且重点提出要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按照工信部发布的3个专项《指南》文件,所谓国际标准组织主要包括业内熟悉的ISO组织,还有电子通讯行业熟悉的ITU、IEC、3GPP组织,其中还提到WP29(联合国世界车辆法规协调论坛)。

我们既然谈标准,首先得明白汽车行业的“标准”是什么。在这份车联网标准建设指南中提出搞智能网联汽车要积极参与WP29,这是因为我国于2000年已经加入WP29的1998年版公约,这个公约对缔约国是有约束力的,什么叫约束力?比如这个WP29最早于1952年搞的第一个汽车技术论坛是讨论车辆尾灯究竟是要一个还是要两个……这个就是很关键的汽车标准,通常WP29谈的技术标准都是缔约国的强制标准,最近德国日本美国都在WP29里讨论自动驾驶标准,我们必须参与,不然我们的企业技术再牛逼,最终也得遵守别人的标准——因为我国是WP29缔约国。不搞自动驾驶的车联网同仁对于标准可以松口气,因为目前除了公安部、交通部没有发布的两个标准指南,工信部发布的三个指南细则列出的标准毫无例外都是推荐标准,要让这些标准落地实施,可能采取联盟认证的方式更可行——联盟内部强制,就像WP29一样,缔约国必须遵守,否则赶你出去!

然后 ,既然谈标准,就要搞清楚标准背后的利益代言机制。在WP29框架下,除了国家,还有很多行业组织,比如代表全球汽车制造商利益的OICA、代表全球汽车零部件供应商利益的CLEPA等等,这些组织参与WP29,目的当然是在讨论标准的时候,按照议事规则,为自己所代表的行业企业争取利益。近年来,由于中国汽车市场的强大吸引力,市场标准又有很多空白点,很多国外企业就会派出自己的行业组织代表来中国谈标准,为啥不是企业来谈?因为如果单纯是某个企业来找中国标准机构谈标准,我们基本不会搭理它——你算老几呀,但如果是行业组织,那就会有很大不同。所以行业组织的真正价值只有存在大量对外贸易和需要跨行业合作的时候,才会凸显出价值。对于车联网产业而言,接下来即使我们不去国外,仅仅是国内,我们也会面临行业协作的问题,这个时候单纯靠某个企业去和另一个产业对话,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谈谈标准制定的问题,很多朋友最关心的是能否参与标准制定,按照指南细则,工信部已经确定了一些标准的牵头单位,但数以百计的标准要起草,要讨论,专业度还是比较高的。而且这些标准也只是推荐标准,真正在工业领域采用什么标准,那取决于对应的检测认证体系是什么。关于这个,又是一个比较大的话题,我就不在这篇文章里展开说了。据说有人读我的文章比较累,这篇估计更累,是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8

标签:交通部   公安部   缔约国   标准   终端   事儿   利益   代表   组织   智能   产业   指南   国家   汽车   行业   科技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