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现在的广州,冷饮店鳞次栉比,消夏似乎变成了一件很容易的事,但对于真正的老广来说,“冰室”才是他们这一代人对整个夏日的回忆。

因为那个时候制作冰饮品成本以及工艺要求都比较高,人们一般都是外出食用,于是就诞生了冰室这样一个专门售卖雪糕、刨冰、沙冰和冰饮的地方在六七十年代的盛夏时节能吃上一颗单球雪糕,其奢侈程度差不多相当于去星级酒店喝个下午茶。

但岁月变迁,这些冰室却渐渐离我们远去,记忆是值得珍视的,他们应该被历史记住,所以今天吃货妹不推荐美食,和你聊聊广州那些传奇冰室。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顺记冰室是四大冰室里唯一现存仍处于独立经营状态的冰室,但已非专营冰品和雪糕,更像是一间茶餐厅。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顺记是鹤山人吕顺在1920年代开的。起初,为了谋生他到泰国投靠姨妈,在那里学会了制作热带水果口味的雪糕。

回到广州后,吕顺当上小贩,挑着雪糕到上下九一带售卖,很受一些西关富人们的欢迎。攒够了开店的本钱后,吕顺便开设了“顺记冰室”。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其中,椰子、芒果等热带水果口味雪糕成为该店招牌。相传西哈努克到广州访问时,也爱吃顺记的椰子雪糕。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现在的顺记已经成为这座城市的一张名片,来这里的,除了一些怀旧的老街坊,更多的是游客。

讲到“美利权”,相信好多老广小时候都是去完儿童公园之后的“欢乐天地”,“荷包叠水”,就进店里食个香蕉船或者炸雪糕。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开业于上世纪30年代的“美利权”,所上市的牛奶、咖啡、雪糕很受欢迎。在三层楼房中,地下与二楼座客常满,是冰室中的皎皎者,绵花雪糕享有盛名。

今时今日的“美利权”,委身于太平馆里面,环境是老式西餐厅风格,有怀旧感觉,不过有茶位费也有10%服务费,已经不是以前冰室的消费。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当年引起轰动的招牌炸雪糕,外面一层脆皮,是裹了面粉炸出来的脆皮,切开外面还带着温度的脆皮,里面露出雪糕,当火热的脆皮遇上冰冷的雪糕,入口就是冰火两重天,而特色硬雪糕更是广州仅此一家。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提到皇上皇,可能大多数人最先想到的是“腊味”。很少有人知道,原来它以前也是冰室。的确,皇上皇作为老字号,在广州开设了多家售卖广式腊肠的分店。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不过,走进位于上下九步行街的皇上皇门店,穿过满挂的腊肠,沿着「用餐请上二楼」的指引上楼,原来皇上皇冰室藏身于此。

老皇上皇冰室

为何腊味店会开冰室?原来,春夏季节多雨无法制作腊味,上世纪40年代,当时皇上皇的老板谢昌想到在这段时间把腊味店改为冰室,售卖雪糕冷饮维持生计。

在这里,单点一份至尊腊味煲仔皇饭,再来份经典的红豆冰雪糕,老字号的正确打开方式就是如此了。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阳光冰室开业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名为“浩记冰室”,仅为一间面积90多平方米,座位60个左右的小型冰室。

夏季经营冷饮,冬季经营白粥、油器、肠粉。在当时的饮食行业中,却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字辈。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到了90年代,阳光冰室也渐渐地成为了狗肉煲为主打的食店,冬夏都提供狗肉煲,兼营粥粉面,但是雪糕就剩下了冰柜里面的五羊牌了....

而今,惠福西路 270 号与起义路 56 号的「阳光」早已不见了踪影。惠福西路店现在变成了售卖电子零件以及广告灯具店;而起义路店几经易手,现在卖服装,虽然老房子还在,但阳光冰室却渐渐被遗忘。

向群熟悉他的身份是一间粤菜馆子,食客大都奔着香嫩可口的招牌白切鸡而来,却鲜有人知道这里曾经是一间冰室。

现在也仅剩下龙津路总店牌匾下面的「冰室」两个小字还在诉说着向群冰室的历史,多年的变迁,向群冰室或许早已被遗忘在氤氲的镬气当中了吧。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当然,如今的向群总店依然是一间不错的粤菜馆子,人均40、50元,做着街坊生意。分店也在全广州遍地开花。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90年代之前的西濠二马路,你可以把它视为“小香港”“不夜天”,短短几百米的小马路,汇聚了几乎系当时城中最“巴闭”的饮食娱乐场所,其中“的彩冰室”算得上广州城内高大上的冰室之一。

“的彩”有两层楼,营业时间总是挤满顾客,有逛街逛累了进来食杯红豆冰歇歇脚的,有拍拖看完电影意犹未尽入来一个香蕉船两份分的,更有不少南方大厦下车后直奔来“朝圣”的外乡客.....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的彩”占尽天时地利。后来“的彩冰室”改名“的彩餐厅”,冷饮不再是主流;再后来,随着西濠二马路的没落,“的彩”给一代老广们也就只剩下零碎的忆记了。

这些超过50岁的老冰室里,珍藏了“老广”最美好的夏日记忆!

手工雪糕坚守传统手艺,强调手工制作的独特性,调料配比都靠师傅的手感,自然很难批量化生产。传统的冰室也越来越少。

正如梁实秋先生《雅舍谈吃》中看似写的是北平的吃食,实际上写的是一种故园情。现在再去传统冰室吃冰,吃的大多是一种情怀吧。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腊味   脆皮   腊肠   馆子   粤菜   街坊   老字号   狗肉   雪糕   冷饮   广州   皇上   招牌   夏日   年代   记忆   阳光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