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万家!芯企半年飙涨171.8%,疯狂背后究竟有多少骗局?

2021年的缺货潮,成为激发芯片领域连环创业的“导火索”。

  日前,企查查数据研究院推出《企查查2021年企业发展半年报》显示,“芯片”相关企业上半年注册量同比上涨171.8%,广东企业独占三成。

1.88万家!芯企半年飙涨171.8%,疯狂背后究竟有多少骗局?

  据报告显示,受益于国家大基金的不吝投入与政策的大力扶持,我国芯片产业进入发展“黄金期”。企查查数据显示,2021年上半年芯片相关企业新增1.88万家,同比增长171.8%;去年同期的注册量仅为0.69万家。目前我国现存芯片相关企业7.2万家,其中深圳(1.3万家)、广州(0.6万家)、上海(0.4万家)是拥有芯片企业最多的城市。值得注意的是,广东省以2.3万家企业位列第一,占比总量的31.9%。

  毕竟,这是个对芯片创业最为友好的时代。一方面,国家政策的频送东风,大基金的下场,都为芯片创企提供了先天的保障和优势;另一方面,当前全球芯片极度缺货的形势,吸引了大量民间资本的陆续进驻,都给予了芯片创业企业以更多的资本和资源加持,让不少曾经深陷资金难寻、伯乐难找的初创企业重拾梦想。

  但这类芯片相关企业注册量疯狂飙涨背后,也潜藏不少难以预知的隐患。尤其近年来,像德淮半导体、德科码、武汉弘芯等半导体江湖巨骗频频出现,动辄百亿资金打水漂,对于各地方政府财政以及国家资源来说,都构成了极其巨大的浪费。比如去年就已经彻底陷入“烂尾”的德科码半导体有限公司,近期也传出整体资产在京东被拍卖的消息,起拍价约16.66亿元,都不一定有人接手。

  更遑论,如今各地都充斥着大大小小各类半导体芯片相关企业,甚至很多成立不到一年的公司都在想着如何拿到地方政府的补贴和国家补贴;更有甚者已经在通过各种外部造势来宣传自家的“PPT芯片”,欲借此机会冲刺IPO,为进一步圈钱做准备。

  这种企业实际上还真不少,此前芯谋研究就曾警惕过,有一类造芯速度奇快的公司,他们专注于宣传的噱头,用宣传稿让外界感受他们的实力。其实,究其背景,无非是搭台唱戏给资本看,受利益驱动而到处放卫星。在宣传的时候,超越国际顶级芯片大厂是家常便饭的事情,因为在这种半导体投资大热的背景下,这种“突出”的宣传可以比竞争对手更快的脱颖而出,受到资本垂涎。最终也如他们所料,融资一轮接着一轮。

1.88万家!芯企半年飙涨171.8%,疯狂背后究竟有多少骗局?

  与此同时,这种企业上市对于本土半导体的健康成长无疑是极为不益的。因为,虚假的宣传字眼往往很容易破坏公平竞争环境,造成领导对产业误判;而且,还会浪费社会资源,挤压优秀企业生存空间,很多半导体领域的优秀企业都非常低调,鲜有频繁露面做造势宣传的;而且,这种通过融资获得资金流的企业容易通过哄抬薪资,来挖角其他优秀企业的人才,造成产业人才环境被破坏。

  况且,如今芯片企业的注册领域也不乏像武汉弘芯这样动辄几百亿的超大型项目,其幕后操作者曹山也一直辗转多地不断的注册新公司,通过这种方式来变相圈钱。比如2017年,号称总投资1280亿元的弘芯半导体在武汉正式注册成立,“曹山”当时负责该项目的招兵买马工作。然而在2018年底,此人突然从武汉隐退,并于数月后在济南撬动了另一个12英寸代工项目,即总投资598亿元的济南泉芯,此后又出现了逸芯集成电路(珠海)有限公司等众多关联半导体企业,可谓是埋了一连串的连环雷。

  因此,即便企查查本次的半年报中,芯片半导体相关企业的涨势惊人,但细品的话,其中也不乏大量“水分”存在。不过,在如今这个国产芯片的“暴走年代”,出现以骗补、圈钱、噱头为主的目的不纯的半导体企业自然也是无可避免,这也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需要经历的过程。尽管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的公共资源,但随着各种案例的陆续出现,相信在本土半导体“正义之声”的引导之下,中国半导体在“自我洗涤”的道路上也将越走越远,产业的发展也将愈发明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1

标签:连环   目的   圈钱   济南   武汉   噱头   骗局   半导体   中国   芯片   资本   半年   领域   疯狂   产业   国家   数码   资源   企业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