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本文根据我之前的一个演讲整理。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内燃机驱动和电力驱动,是自汽车出现以来最为主流的两种驱动方式。

然而长期、宏观来看,内燃机驱动和电力驱动,两者从来不是你死我活的冤家,而是谁行谁上、密切合作的好基友。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电动机拥有适合车辆驱动的理想转矩曲线和转速范围,同时还有极高的效率和较低的噪音和震动,更为具有优势的是支持电能与机械能的双向转换,然而它拥有一个低能量密度的猪队友——动力电池(当前量产车型能量密度200-300Wh/kg)。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而内燃机转矩不够理想,转速范围小,效率低下,噪音震动大,还得拖着小跟班变速箱,但是它拥有一个超级高能的好基友——汽油(柴油)(汽油能量密度12000Wh/kg)。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从上图来看,内燃机燃料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被损失了,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能量用于有效输出,要不是汽油(柴油)这个超级高能的好基友,内燃机估计早就退出历史舞台了。

所以,两者性情和能力不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两者各显神通。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汽车刚刚出现的时候,电力驱动和内燃机驱动就一起走上了舞台,但是由于当时电池技术的极端落后,使用电力驱动几乎没有实用性:1900年的巴黎世博会上,费迪南德·保时捷展出了“Lohner-Porsche”的电动车,这辆车被当时的媒体称为“史上第一辆没有变速箱的汽车”,使用的是铅酸蓄电池,最高时速37km/h,最大续航50km。

现在看来这个数据真是可笑,但不论如何,这是电力驱动的早期尝试。其实当时的内燃机也没好到哪里去,内燃机驱动虽然具有更好的续航和性能,但是内燃机的启动依然是个难题。

内燃机和电动机的合作很快开始了。

1911年,Kettering发明了汽车起动机,也就是让电动机来带动内燃机启动,使内燃机的启动非常方便,同时期福特的流水线生产使T型车的成本在不到20年的时间内从850美元降低到260美元,从此内燃机汽车强势崛起,使得20世纪30年代以后,电动汽车几乎消失,而内燃机汽车则进入了发展快车道。

直到近几年,环境问题的凸显和电池性能的提升,让内燃机的劣势放大,而电力驱动的优势又凸显……

然后两者又一次合作……

其实内燃机是离不开电动机的,所有汽车的内燃机至少会带有一个12V的铅酸蓄电池和启动电机。在这个基础上,我们把这个铅酸蓄电池的容量和性能做的更强大一点,然后把启动电机的性能提升一下,如此实现在怠速的时候关闭内燃机,起步时候再用启动电机带动内燃机,将电力驱动的成分增加一点,这样得到的系统就是启停系统了,这一定程度上可以认为是用一点电力驱动来取代内燃机怠速的过程,至少可以降低一些排放和油耗。但是这么做的坏处就是内燃机的频繁启动带来的震动和不顺畅,而且熄火了空调就不行了。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怎么解决呢?

当然有办法,这样,我们把电池再做大一点,把电机再做大,低速的时候直接用电机驱动,高速再换成内燃机驱动岂不是就可以了?然而,铅酸蓄电池性能差,能量密度低,要想做大,不如直接加一块能存个半度或者一度电的锂电池更好,再配套个几千瓦功率的电动机。

有了相对大容量的锂电池和几千瓦的电动机,玩法就更多样化了:刹车减速的能量可以回收给锂电池充电,长距离下坡也可以给锂电池充电,而锂电池性能较强,完全可以带动空调、真空泵等负载。这就是混合动力(MHEV、HEV)系统,常见的有48V系统、丰田的THS和本田的i-MMD等。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这种系统的优势在于可以回收一部分能量,可以让低速更平顺,还可以提供额外的几十牛米的扭矩,内燃机短时间熄火也不会影响车内体验和驾驶安全,没有了低速和怠速工况的内燃机,排放更低,也更加环保。但是此时,驱动车辆的能量依然全部来自于汽油(柴油)。

那可不可以在这个基础上把电池再做大一点,把电动机再做大一点,让能量回收的更多更彻底呢?

对不起,不可以,因为如果电池再做大,回收的能力很难把电池充满,而电动机更大,需要的电能更多,回收的能量也不足以提供,不如换个思路,加个充电器,直接给电池充电得了。

于是,电池组容量被提升到5-10kWh,系统电压提高到400V,电动机被增大到100kW左右,这时候电动机的扭矩就可以达到100-200N.m,已经和一台1.5L左右的内燃机提供的扭矩差不多了,这样电动机也可以独立驱动车辆了,配合大容量的电池组,纯电不仅可以带动所有的车身电器,还可以提供50~100km的纯电续航了。同时有了电力驱动的加入,内燃机就可以做小点了,而且可以更加专注于稳态过程而更少的考虑瞬态过程,以进一步提高热效率。这就得到了插电式混合动力,也就是所谓的插混(PHEV)了,例如比亚迪的DM2、DM3、吉利的P2.5、丰田的插混等。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插混可以说是电力驱动和内燃机驱动势均力敌,短途可以纯电,长途油电混合,既有纯电驱动的体验,还没有续航焦虑,即使电池组完全没电,依然可以极大程度的回收刹车、减速、下坡等的能量,降低油耗。当前情况下,特别是在充电桩不普遍的小城市,插混车型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但是因为插混系统带有电力驱动和内燃机驱动的两套系统,成本必然是更高的,所以插混车型的售价也比较高。

话说回来,插电混动结构复杂售价高,那可不可以把电动机和电池组再做大?然后直接把内燃机省了得了。

可以,我们把电池组扩大到可以存储40-100kWh电能,电动机增加到150kW-500kW,这套系统就可以提供300~600km的续航,提供200~1000Nm的扭矩,这个性能,已经足够驱动普通汽车,甚至可以实现四驱,也就不需要内燃机了,内燃机可以去歇着了,一并变速箱和油箱也都不要了,没错,这就是纯电动车(BEV)了。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然而,纯电动汽车,猪队友动力电池的缺点就显露出来了:能量密度不足导致的续航里程受限,冬季、高速等情况下电耗巨大,续航骤减,且补充能量的方式只有充电,因此出现了续航焦虑。

这时候有朋友就提出疑问来了,既然电池组够大,电动机也足够驱动车辆,而内燃机的高效率区间那么小,不如让内燃机一直工作在高效率区间发电,然后存在电池组里,用电动机来驱动车辆。这个想法看上去的确是多此一举,但是实际上,这种方式的确是具有一定的实用性,相信很多朋友也了解,这就是所谓的增程式电动汽车(EREV)。它的优势是没有续航焦虑,缺点是多一套发电系统,市面上这类车型不多,例如宝马i3、奥迪A1 e-tron、广汽传祺的GA5、造车新势力理想智造ONE等。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既然内燃机发电有点麻烦,那有没有其他发电方式可以放在车上用呢?有,那就是燃料电池。

各种新能源车型是怎么来的?——一文搞懂所有新能源汽车

燃料电池,本质上是利用氢气等燃料发电的发电机,把它装在车上发电给电池组充电,这种车辆就是燃料电池汽车(FCV)。当前情况下,燃料电池具有很高的能量密度,也就是可以支撑长续航,但是其发电功率有限,也就是其功率密度有限,这个功率不足以直接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即使勉强能够通过电动机驱动车辆,其性能也不理想,所以燃料电池发的电还是要存储到锂电池组里来驱动车辆。因为目前氢气本身成本较高,且当前也没有足够的氢气生产、运输、销售体系支撑,燃料电池汽车还没有得到大力发展,但是长远来看,这是一个不错的方向。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14

标签:电池组   氢气   汽车   扭矩   内燃机   电动机   新能源   锂电池   密度   燃料电池   车型   能量   电池   车辆   性能   电力   系统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