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车是用来用的,这点不假,但是不同类型的车在不同的运行状态下的确有不同的影响,所以我觉得这个问题有必要讨论一下。

每天开车上下班开对车的坏处,可以认为就是每天上下班公里数不多(例如不超过5公里),每天往返至少两次(甚至四次),也就是说长期每天短途多次用车的工况,这种情况对车有什么影响。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基于目前的情况,我认为无法一概而论,应该分两个类型的车辆来分析,一是传统燃油车,二是电动汽车。

传统燃油车

对传统燃油车,长期短途多次用车,的确害处不少,一方面对车辆的运行有不利影响,一方面一定程度上影响舒适度,具体如下: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1、发动机油耗上升,性能略有下降,更容易积炭。

短途用车,发动机工作在水温未达到正常工作水温的时间更多,机油在低温下润滑能力也有所降低,所以这会导致发动机运行阻力更大,表现为油耗更高,其机械性能略有下降。并且发动机低温状态下汽油挥发性差,而且此时喷油处于加浓状态,这种情况更容易让发动机内部产生不完全燃烧,导致产生积炭。

另外,冷启动时喷油量大,一部分没燃烧的汽油可能会进入曲轴箱和机油混合。等发动机运行一段时间后机油温度上升,这些汽油就会挥发掉,而行驶距离太短的话机油温度上不来,汽油无法挥发,长期下去机油里的汽油会越来越多,可能表现为机油增多。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2、蓄电池损耗大,更容易亏电。

短途多次意味着需要多次打火,蓄电池电量消耗更多,同时车辆运行时间短,蓄电池电量得不到及时补充,容易导致电量不断变少,蓄电池在长期低电量的情况下损耗更严重,轻者启动困难,重者蓄电池报废,所以一般长期短途多次用车的,蓄电池更换周期都要更短一些。

3、冬季水温低会影响暖风效果。

传统燃油车的暖风靠的是发动机的废热,水温低的情况下,暖风效果差,一般车辆都有运行1-2公里发动机才能提供比较理想的暖风(此为汽油车,柴油车需要3-4公里),所以冬季天冷,刚进入车内的时候,水温上不来,制热效果很差,短途用车,水温刚上来,暖风效果也好了,但是目的地到了。所以对传统燃油车而言,冬季短途多次用车,其暖风效果是很难保证的。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4、尾气排放变差,污染更严重。

三元催化剂大家应该都听说过,它可将汽车尾气排出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通过氧化和还原作用转变为二氧化碳、水和氮气,是降低汽车排放减少污染的重要设备。三元催化剂一般要在200摄氏度以上的温度才能开始工作,正常工作温度在400-800摄氏度,这时候催化效率最高,效果最好。但是长期短途用车,三元催化剂长期无法达到理想的工作温度,排放会变差,对环境的污染会更严重。

电动汽车

对电动汽车,长期短途多次用车,害处要比燃油车少很多,也有对舒适性的影响,但是有办法去规避,主要问题只有一点,那就是: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低温环境下,电耗急剧上升。

动力电池的理想工作温度在25度左右,在低温条件下,为了保证动力电池组的性能,车辆的热管理系统会对电池组进行加热,同时此时车内用户也会打开暖风,这种工况导致大量的电能被消耗在加热电池组和提供暖风上,表现就是电耗急剧上升,甚至是标称电耗的2-3倍,另外一个影响比较明显的表现就是电耗急剧上升导致的续航明显下降,甚至常常打对折、打骨折,虽然短途多次用车,续航的下降其实对出行并没有多大影响。

此问题通过插枪预热可以解决,其原理是通过外在的电源提前预热车辆电池,很多车型也支持提前开启车内空调,出发前电池组已经充分加热,车内也温暖舒适。

当然,其门槛在于要有自己的私人充电桩,同时要消耗部分电能。

每天开车短途上下班最伤车?不,时代变了!

结论

总体来看,相对于电动汽车,传统燃油车明显更不适合短途多次的工况,不论是性能、舒适性还是环保方面都受到更多的影响。电动汽车在短途多次的工况下,顶多就是导致电耗升高,其他影响很小,明显更适合短途多次的工况,如果在有私人充电桩加持的情况下,其使用体验会明显优于燃油车,故如果长期短途多次,电动汽车是更为理想的选择。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4

标签:电耗   电池组   工况   暖风   机油   水温   蓄电池   低温   燃油   汽油   发动机   电动汽车   车辆   传统   效果   时代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