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文/刘晓博

今天晚上,最新一次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新闻通稿在“中国政府网”发布。

其中两个重要的提法,非常引人瞩目:

1、会议决定,针对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要在坚持不搞大水漫灌的基础上,保持货币政策稳定性、增强有效性,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2、在试点基础上,于今年7月择时启动发电行业全国碳排放权交易市场上线交易。下一步还将稳步扩大行业覆盖范围,以市场机制控制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先看第一点,也就是降准。

说实话,现在提出“适时降准”,出乎很多人的意料。

所谓“降准”,就是降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这是货币宽松的一种手段,实施降准之后,可以减少各银行被央行“冻结”的资金,有利于增加全社会资金的供应,引导市场利率下行。

2014年6月之前,中国存在较高的贸易顺差。大量外币涌入中国,倒逼中国超发了很多人民币(外币无法在中国使用,必须换成人民币),为了防止通胀,央行不断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来冻结超发的人民币,一度让大型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达到过21%。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之高,全球罕见。

2014年6月以后,贸易顺差大幅减少,中国外汇储备见顶,人民币发钞方式从“外汇占款”变成了“MLF+PSL+降准”。降准,等于把之前超发并冻结的人民币,释放出来。

据央行统计,2018年以来,人民银行12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共释放长期资金约8万亿元(这是基础货币,会通过货币乘数放大为广义货币M2)。其中,2018年4次降准释放资金3.65万亿元,2019年5次降准释放资金2.7万亿元,2020年初至5月3次降准释放资金1.75万亿元。

2020年5月15日之后,央行一直没有再降准。至于最近一次降息,是在2020年4月20日。

也就是说,2020年5月以后,货币政策发生了重要变化。随着疫情被控制住,央行不再“继续踩油门”,而是先观望,然后慢慢回收了一些流动性。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截至目前,中国金融机构平均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为9.4%,较2018年初已降低5.5个百分点。

需要说明的是,当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制度比较复杂,简单概括起来就是“三档两优”:

所谓“三档”,即根据金融机构系统重要性程度、机构性质和服务定位等,将存款准备金率设为三个基准档。

第一档是大型银行(比如工农中建)的存款准备金率。

第二档是中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主要包括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以及跨区县经营、资产规模较大的农村商业银行。

第三档是小型银行存款准备金率,目前主要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合作银行、村镇银行和服务县域的农村商业银行。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两优”是指在三个基准档的基础上实行两项优惠政策——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和“比例考核”优惠。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政策是“三档”中第一档和第二档达到普惠金融领域贷款情况考核标准的银行,可享受0.5个或1.5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比例考核”政策是第三档中部分达到新增存款一定比例用于当地贷款考核标准的机构,可享受1个百分点的存款准备金率优惠。

去年年底的时候,我曾预测:中国的货币政策会在2021年四季度有所放松。

所以我对A股的预测是,二三季度因为货币政策的常态化,A股将进入垃圾时间。整个2021年前三季度会构筑一个头肩顶。新的转机在四季度出现,因为四季度中国会再次宽松。中国的货币政策,跟美国不会同步,美国是四季度适度收紧,减少QE的量。

但现在,国务院会议重提降准,传递了一个重大的政策信号。

为什么降准提前了?可能跟上半年经济状况有关。其实这也在意料之中。

1、上半年大宗商品价格反弹,提升了企业成本,压缩了企业利润空间。

2、不断打压房地产行业,下半年楼市成交量会有所减少,对经济贡献也会下降。

3、大基建有所控制,主要是为了提高大基建的质量和效益,一些人气不旺、财力有限的地方,控制了大项目的上马,比如高铁、地铁就有限制。6月的挖掘机销量,也出现了明显下滑。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上图是广义货币M2的同比增速,在经历了2020年的亢奋之后,已经回落到了疫情之前。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上图是社会融资额规模存量的同比增速,今年上半年回落的也有点快。

上述两大指标的下滑,都有点太猛了。这里面有货币常态化的影响,也有企业融资动力下降的因素。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上图是央行公布的,二季度银行家问卷调查,可以看出贷款总需求无论是环比还同比,都出现了明显下滑。从制造业、基础设施到批发零售、房地产等行业,无论大中小企业,贷款需求指数都在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适时运用降准等货币政策工具,进一步加强金融对实体经济特别是中小微企业的支持,促进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降准,对于实体经济、股市和楼市,当然都是利好。因为它意味着资金更加充裕,利率会有所降低,企业的成本有所下降,而整个社会的“风险偏好”会提升,投资行为会更加主动,消费更积极。

今夜,两大重磅消息

上图是新加坡的“富时中国A50指数期货”,上述消息公布之后一度冲高。

估计受这个消息的影响,7月8日A股会有所表现。至于是否会改变A股的逻辑,提前启动一轮行情,尚有待进一步观察。

主要看降准何时兑现,是全面降准还是定向降准,幅度有多大,最终能释放多少资金。当然,还有其他宏观政策是否配合,比如未来是否会有降息,财政政策是否配合等。

从历史上看,当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降准”之后,少则间隔2天,多则间隔两周天,就会兑现。例外的情况极为有限。

总之,A股的基本面,可能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另外说一下“全国碳排放权交易”。

根据今天国务院常务会议的提法,将在7月会推出。此前,媒体一直说会在6月末推出。估计当时没有准备好,所以有所推迟。

不过上海证券报最新的报道说:上海环境交易所表示“各方面都已准备就绪,只等主管部门一声令下,随时可以(上线)”。

碳排放权交易上线,是中国经济的里程碑。碳排放权交易非常重要,将助力中国早日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至少有8大行业需要参与交易,包括:电力、石化、化工、建材、钢铁、有色金属、造纸、民航。

这里面的投资机会、商业机会,非常巨大。其中碳排放权现货交易放在上海,期货放在广州,注册登记放在武汉。

最先参与碳排放权交易的,是发电行业。有了这个消息,未来几天电力行业会有所表现,跟清洁能源相关的行业、企业,比如光伏发电等,都会有所表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03

标签:商业银行   国务院   重磅   准备金   央行   货币政策   中国   存款   货币   今夜   贷款   人民币   资金   消息   银行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