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我国企业绝地突围,在液晶产业的战场上,昔日霸主黯然败退,在占据市场半壁江山的同时,新的挑战也在悄然来临。

深圳开启“聚龙计划”,联合国内几大巨头,希望自主建立一条先进生产线。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而听到消息的国外厂商,也急吼吼地跑过来,表示可以跟市政府合作,建立一条更先进的生产线。那么这一计划实施的过程是怎样的,其结果又是如何呢?

关于聚龙计划的结局,乔一先告诉大家,这个由深圳政府提出希望能建立起当地生产线的计划,最终是以破产为结尾。

那为什么这个政府支持,巨头云集,资金雄厚的计划会破产呢?

原因只有两个:

一是参与的企业各怀心思,二是遭到了外国公司的搅局。

在推进这项计划的过程中,这些参与进来的面板厂商,担心这会提升国内电视企业的议价能力,于是都不愿意支持聚龙计划。再加上参加的公司太多,筹措资金的进度不同,对液晶屏幕的投资方向也不一致,所以计划从一开始就困难重重。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似乎就要重演。

而就在这时,日本夏普又突然闯了进来,更是令该计划一下子搁浅。一边是自主建立且困难重重的6代线,一边是送上门来的7.5代生产线,深圳政府当然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后者。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然而等到真正谈判的时候,日本夏普却用尽手段拼命拖延,在谈判进行了一年半之久时,人们这才突然醒悟过来,日本夏普根本就没有帮助中国建立生产线的诚心,他纯粹是过来捣乱的!

但即便夏普做到了这种程度,中国方面仍旧抱着不切实际的幻想,跟韩国的三星和LG又谈了一次,但几次谈判的结果跟前面一样,都是以失败而告终。

而且京东方也因为聚龙计划的破产,选择了远离深圳,到其他地方去投资建厂。

狠狠吃了几次教训后,人们才最终明白一个道理,外国公司是靠不住的,只有靠我们中国人自己,才能赢得这场液晶之战 。于是在京东方之后,深圳国资委和TCL放手一搏,华星光电横空出世。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2009年出生的华星光电,在一开始就被寄予了厚望,还碰上了一个良好的开局。

由于受到美国08年金融危机的影响,台湾的两大液晶面板厂商,奇美和群创准备合并。两家液晶巨头合并,必然会造成一些人失去工作,于是华星光电不费吹灰之力,就招到了一群经验丰富的工程师。

并且就在同时,LG显示业务副社长金旴(xù)植也因为跟LG高层的纠纷而离职,而他这一离职,又为华星光电带来了不少高端人才。在这些加盟人士的鼎力支持下,华星光电开始筹建自己的8.5代生产线。

就在华星光电成立的同年8月,京东方就已经上马了自己的8代线,5天之后又开始建造8.5代线。一旦中国公司突破了液晶面板的先进技术,那么中国的强大生产力,将会把这些外国垄断的商品,统统降到白菜价,以高价赚取暴利的外国公司,将会走向末路。

到这时,日韩的LG、三星、夏普等公司开始慌了,他们不惜放弃一直以来对中国封锁的策略,主动找上门来提出合作。在京东方建设8代线后不久,夏普以合资方式,跟南京熊猫成立公司。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到了9月份,台湾友达偷偷参与昆山飞龙光电的8.5代线奠基。

10月,韩国三星宣布在苏州建立7.5代线。

而韩国LG更是消息灵通,早在京东方奠基8代线的前几天就跟广东省政府议定,要在这里建立8代线。一夜之间,那些高高在上的外国厂商放下了架子,曾经那些怎么求也求不来的技术,如同流水一样涌向了中国。

由此可见,中国液晶面板企业的奋力反抗,究竟对世界产生了多大冲击。

虽然日韩以及台湾的公司,又一次开启了忽悠大法,使中国政府放下了戒心,但他们所造成的损失,已经被约束在了可接受范围之内。因为中国的液晶面板企业,早就打破了国外公司垄断的局面。

到了2014年,全球其他液晶面板的玩家已被淘汰,整个市场中只剩下中国大陆、台湾地区以及韩国这三个巨头,呈现出三分天下之势。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我国液晶巨头华星光电,不仅利用TCL对液晶屏幕的需求,消化了自己旺盛的产能,还通过和韩国三星交叉持股的方式深度合作,共同抵御面板市场风险。

到2017年,华星光电液晶电视面板出货量达到了全球第五,在生产的液晶面板中,32寸的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二,55寸的液晶面板出货量全球第三。另一个液晶产业的巨头京东方,在华星光电攻城拔寨时也没有闲着。

到2016年第四季度,京东方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以及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市场中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世界第一,而电视的液晶显示屏占有率也达到了全球第三。

截止到2020年第二季度,京东方以28%的出货量和21%的出货面积遥遥领先,成为业界当之无愧的领头羊。

如今的中国液晶产业,早已不是那个任人欺负的小可怜,在我国液晶企业的光辉之下,就连称霸一时的日韩公司也要退避三舍。

眼看在LCD市场无利可图,韩国三星与LG发布公告,宣称将逐步退出LCD市场。

原本三足鼎立的世界市场,将变为两强争霸格局。

一下子少了两个强大的竞争对手,对我国液晶企业来说,可谓是天大的好事,但我们也需要注意到,在这些好消息背后所隐藏的危机。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因为韩国三星等公司退出液晶面板市场,并不是因为企业被彻底打垮,而是为了进军更高端的领域。

如今的LCD面板领域,竞争激烈,巨头横行,而且还出现了市场需求疲软,生产力过剩的现象,可以说LCD面板的道路即将走到尽头。

同时韩国三星、 LG这两个退出LCD市场的龙头老大,已经在紧锣密鼓地研发着全新技术,这个技术,就是OLED技术。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OLED是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按照发光材料的区别,它可以分为高分子OLED和小分子OLED两种。

但无论是哪一种,都要比现今流行的LCD更轻、更薄、更亮、更清晰,而且OLED的功耗还比LCD小。可以这样说,陷入瓶颈的LCD面板,在OLED面前将毫无优势。

由于率先作出了退出LCD市场,转身拥抱OLED的决策,韩国制造商得到了巨大的先发优势,在2017年时,韩国制造商的OLED产能,在世界产能中的比重为93%,几乎垄断了全部的OLED面板。

如果一味抱残守缺,不肯做出大胆突破,那么中国的液晶面板厂商将会重蹈当年八大彩管的覆辙,为时代所抛弃。好在中国厂商也意识到了这一点,在吃掉LCD市场份额的同时,也没有忘记对OLED领域投入大笔资金。

华星光电在宣布旗下第11代超高清新型显示器生产线项目时表示,这个项目中规划了一部分OLED的产能。而京东方成都的生产线更是已经投产,绵阳生产线也在2017年封顶,在2018年,京东方又公布了将在重庆生产线的投资计划。

外国公司心怀叵测,中国企业绝地突围,液晶产业如何迎来新生?

就在今年7月,京东方还拿下了一笔大单,预计将在今年为苹果公司供应900万片的OLED面板。到明年,京东方OLED的市场占有率将达到惊人的13%。

从2017年的0.1%,到2020年的8.8%,再到明年的13%。短短四年,京东方就把OLED市场的占有率,从几乎为零提升到了超过12%,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OLED面板产业将会迎来一次重大变革。

一旦中国企业完全发挥自己的产能优势,那么在曾经在液晶面板,产业里发生过的奇迹,将会再一次出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7

标签:三星   京东方   液晶   心怀叵测   公司   韩国   中国企业   绝地   深圳   产能   中国   巨头   光电   生产线   液晶面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