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势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争霸世界,两次大战(下)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强势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争霸世界,两次大战(下)

4-2-4 争霸世界,两次大战

(接上)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美国宣布中立,但同时向双方提供军火和战略物资,不久又对英法俄为主的协约国一方提供贷款。后因德国潜艇击沉美国船只,并得知德国策动墨西哥攻美,承诺协助墨西哥收回美国西南部,美国于1917年4月6日对德宣战,加快了协约国最后胜利的进程。

美国参战不仅为了剪除最强劲的竞争对手和最危险的敌人,角逐欧洲和世界霸权,而且希望摧毁德国军国主义专制政权,将美国信奉的民主理想推向全球。美国提出了战后成立全球性“国际联盟”的建议,以利调解国际纠纷,维护世界和平;但是美国孤立主义思想再占上风,1920年3月,由共和党多数控制的美国参议院拒绝了《凡尔赛和约》,美国因此加入不了自己倡议成立的“国际联盟”。

大战削弱了英、法,意,德等欧洲列强,但促进了战火远离本土的美国经济繁荣。战后,美国由欠60亿美元的债务国转而成为贷出100亿美元的债权国,成为世上最富有的国家。世界金融中心也由伦敦转移到了纽约。

仅隔二十年,人类再度陷入了大战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5)交战双方是以中国、英国、法国、苏联及美国等为主组成的同盟国军事联盟,与以纳粹德国、意大利王国、日本帝国等为主的军国主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起初是德、意、日等后进资本主义强国发动的重新瓜分世界的战争,最后演化成为一场反法西斯正义战争。这是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全球61个国家参战,总人口约二十亿的百分之九十卷入其中,参战兵力超过一亿人,大约九千万士兵和平民伤亡,约占当时世界总人口的4.5%。 估计经济损失约一万四千亿美元。房屋破坏, 工厂、农庄、铁路和桥梁的毁损,则不可胜计。

二次大战开始时,美国已经悄然成为当时世界第一的工业国。美国的选择同第一次世界大战如出一辙。虽然法西斯国家德国和日本的侵略扩张野心昭然若揭,甚至欧洲和亚洲许多国家已经互成水火、大打出手时,美国孤立主义和中立主义思想仍然弥漫上空,国人普遍对他国的战事不感兴趣,庆幸可以躲在大洋天然壁垒后面静观其变。所以富兰克林.罗斯福政府只能向反法西斯国家提供物资援助,还常常遭到严格执行中立政策的国会的阻挠。直到1941年3月,美国国会才在西欧战事吃紧,全世界都有陷入战火危险的时候,通过《租借法案》,授权总统向他认为防务至关重要的国家提供军火和战争物资;至此,美国已由中立国转变为事实上的反法西斯国家。8月,罗斯福和英国首相邱吉尔在军舰上举行会谈,并签署旨在摧毁纳粹政权的《大西洋宪章》 。同年12月8日,美国的太平洋军港珍珠港受到日本的偷袭,美国才正式参战。

作为第一经济和军事强国,美国的加入对盟国的最后胜利无疑举足轻重。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后以反法西斯的同盟国阵营战胜侵略者,赢得世界和平与进步而告终。

强势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争霸世界,两次大战(下)

图4-2-3 1945年8月14日纽约时报广场庆祝战胜日本时的热吻剪影

二战不仅重创了后起争雄的法西斯德国、日本和意大利,同时也使传统大国英国和法国等失去了对世界格局的支配权。战后世界,除了美国和苏联,其他工业化国家都风光不再。由于大战的战场主要在欧亚非三大洲,美国不仅没有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而且借助战争大力发展军事工业和为战争服务的各种经济产业,促使军事和经济迅猛发展。到1945年,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量中的比重达62%,对外贸易总额已占资本主义世界对外贸易总额的三分之一,黄金储备量占70%,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资本输出国和债权国,并且在全世界范围内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金融体系……

1945年二战结束时,美国武装部队已发展到一千二百多万人,国防预算超过八百亿美元。美国还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海军和空军,有一千二百艘战舰和五万艘登陆艇和供应船只。商船吨位超过所有资本主义国家的总和,美国已取代英国成为海洋的统治者。同时在世界五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派驻了军队,设立了数百个军事基地,控制了远离本土上万公里的战略要地。美国起初还垄断了核武器,是唯一拥有原子弹的国家。这些充分表明,美国在战后已成为超级军事强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成为美国历史新的转折点。独一无二的综合实力,使美国摆脱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企图安排世界秩序却无果而终的尴尬,开始按照有利于自己的方式主导国际秩序。

为了维护世界和平,并推动解决国际经济、社会和人权方面问题的合作,1939年美国国务院提出了成立一个新世界组织以取代有缺陷的“国联”的计划。富兰克林·罗斯福最先使用“联合国”(United Nations)一词来描述同盟国。战后在美国主导下,多个主权国家于1945年10月24日创建了“联合国”。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在一个电视节目访谈中说,我曾经就美国在二战后所扮演的角色,问过杜鲁门总统,我问他,他最骄傲的一点是什么?他回答说,他最引以为豪的是,美国彻底打败了自己的敌人,然后帮助这些敌人重返世界舞台,并与他们平等相待。

主持人:日本和德国。

基辛格:历史上只有美国人能做到这样。

主持人:对。

基辛格:他讲得对,我同意。

2011年09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3-08

标签:美国   基辛格   富兰克林   罗斯福   大战   同盟国   世界   英国   德国   日本   战后   世界大战   利器   强势   战争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