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反恐斗争与先发制人战略(上)

(思进注:各类“美国衰败了”的文章很多,有些分析是事实的陈述、逻辑自洽;不过,有些判断则可能失之偏颇(如最近因涉非法吸储被捕的某“财经大V”的一系列文章)。恰好我和庞忠甲先生在10年前合著的《美国凭什么》(2012年出版)介绍了美国的经济、科技、军事、教育、营商、民生等方方面面,现在看来并不过时。那就从4月2日开始,特选摘部分内容,和大家分享……)

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反恐斗争与先发制人战略(上)

4-2-7 “反恐斗争”与“先发制人”战略

2001年9月11日,在美国本土发生一系列自杀式恐怖袭击事件。有十九人劫持了四架客机,两架撞毁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塔,一架撞向五角大楼,一架在宾夕法尼亚州坠毁,导致2996人死亡(含凶手)。这是美国1865年内战后第一次在国内的核心地带发生这种大规模的外来袭击,被舆论界称为相当于“珍珠港事件”的在美国本土进行的“战争”,死亡的总人数超过了珍珠港事件中的2400人。经官方确认,此事件系阿拉伯富豪本. 拉登(Osama Bin Laden,1957-2011)主导的全球性恐怖组织“盖达(al-Qaida基地)”所为。(思进注:我就是911的幸存者,一晃20年了……)

美国面面观:兵者凶也,国之利器:反恐斗争与先发制人战略(上)

图4-2-6 2001年9月11日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楼遭袭

2001年小布什上台后不久发生的“9·11”事件,推动了美国国家安全战略大调整。布什以“反恐划线”,向全世界宣称:“你要么跟我们站在一起,要么跟恐怖分子站在一起。”这一原则成为布什政府评判其他国家与美国关系的重要标准。美国与俄罗斯、巴基斯坦和一些海湾国家关系的变化,以及“邪恶轴心论”的出台,都是基于这个标准。

2002年6月1日,布什在西点军校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由于恐怖主义是一种新型威胁,“威慑”和“遏制”战略对于没有国家标志、若隐若现的恐怖主义组织来说毫无作用,而且等到恐怖威胁明确时再作出反应往往为时已晚,因此美国将改变冷战时期奉行的“威慑”和“遏制”战略,决定对恐怖分子和其他拥有化学、生物及核武器的少数“敌对国家”采取“先发制人”的主动出击,或称“预防性干预”。美国必须打乱恐怖分子的计划,在恐怖威胁形成之前就将其消除……

2002年9月17日,布什总统签署了其第一份《国家安全战略报告》,认为“9·11”以后,“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构成了对美国安全最大的威胁,而“威慑”、“遏制”战略已无法应付这一威胁,因此美国在必要时会利用“自卫权,对恐怖分子发动先发制人的行动”,即在“恐怖分子所构成的威胁还没有完全形成前”予以摧毁。

美国在2002年3月9日的《核态势回顾》透露了美国在核武器方面“先发制人”的战略,指出美国总统可以使用精确制导的常规炮弹和核武器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

“先发制人”作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中新的战略手段,是美国国家安全战略的“分水岭”,一经提出便在全球引起了轩然大波,它意味着美国改变了二战以来的对外用兵原则,标志着奉行几十年的“威慑”和“遏制”战略的终结,把绝对军事优势作为确保美国“绝对安全”的最有力后盾。

同时,美国还不能放弃对长期潜在威胁的防范。美国无法不去设想今后受到一个新的霸权的挑战,必须充分利用自己目前在军事、经济、科技上的优势,并把它们转变成长远的战略优势,以确保美国的利益和霸权地位不受挑战。换言之,在新现实主义的战略思维下,美国必定会更加重视新崛起大国所带来的挑战,而不是把“恐怖分子和无赖国家”看作长远的最主要的对手。

打击现实威胁和防止长期潜在威胁构成了两个基本内容。或者说,反恐和防止崛起大国挑战美国霸权两个目标被巧妙地统一在“先发制人”的战略之下。

国家的领土安全本来是国家安全的重要部分,但对于美国来说,美国国土是从无安全隐患的。“9·11”后美国不得不重新审视本土安全,为此改革了国家安全机构,增设了国土安全部。这是杜鲁门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和国防部后的最大改革。同时,强调军队应把重点放在对战争方式的研究上,以确保国家安全。

事实上,美国利用了反恐的空前有利时机,整合了大国关系,从而改变了世界力量格局。美国的反恐斗争不仅得到了盟国的支持,而且得到了“战略对手”和“潜在大国”的支持。

尽管存在利益分歧,美国还是表明美俄是战略伙伴关系而非战略对手。美国提出寻求与一个变化中的中国“建立建设性关系,在促进重大稳定、和平和繁荣方面将对华关系看作是美国战略的重要部分”。美国将印度视为正在成长的大国,认为双方在反恐战争和亚洲稳定方面有共同利益,美国还可利用印度遏制中国。这样,包括欧洲,日本、俄罗斯、印度、中国在内的世界重要力量都将置于美国的牵制和影响之下。美国还利用反恐斗争发展了亚洲的军事同盟。美国所期望的在美国主导下的大国合作国际新秩序初露端倪。

一些美国学者认为,布什政府的国家安全战略既不同于以实力均衡为基础的“现实主义”战略,也不同于以多边主义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战略,而是一种以显示实力和“单边主义”意志为特征的“新帝国战略”,这种战略将对当今的国际安全体系和国际秩序造成巨大冲击。(待续)

2011年09月写于纽约哈德逊河畔

(思进注:除注明作者之外,所有文章皆为思进原创。【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论述和观点,敬请读者自行判断。内容或者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具体投资建议、不作任何商业用途、更不对其真实性负责。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26

标签:先发制人   世界贸易中心   美国   珍珠港   反恐   布什   战略   纽约   印度   核武器   霸权   利器   恐怖分子   国家安全   大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