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从业者的未来是内容战略而不是内容营销

内容从业者的未来是内容战略而不是内容营销

内容从业者的未来是内容战略而不是内容营销

内容创业的黄金时代到来

一、内容的发展演进

很多企业或是内容从业者还在遵循着互联网的发展习惯,把内容当做营销策略在执行,许不知,未来十年,想要做好内容可不是简单的内容营销。

1为什么不是数字化或大数据?

数字化也好,大数据也罢,其是基础设施,就像工业的水电煤,无需过多投入,就会慢慢拥有。因为技术的发展只会推动器越来越傻瓜化,不会越来越复杂难操作普及,而内容相对而言,有语文性质在里面,反而需要我们格外花心思。

2内容的角色变化

·PC时期,内容是流量的核心

pc时期,电脑就是传统媒体的替代品,门户网站承载着报纸的作用,在线视频承载着电视的作用,我们的营销思路也是传统思路转到pc时期,哪个电视剧火,就打哪个电视剧的广告,什么综艺、奥运火,就冠名,也就是说消费者的娱乐注意力在哪,广告主的预算就在哪。

·移动时期,媒介的粘合剂

每一个app都是一个小媒体,用户的注意力被这些小媒体无限的切割,所以,整合营销成了品牌的必选。整合与传播生意、触点和目的,整合与每个节点的覆盖面和维度。这一切依赖于内容。

例如,在小红书上,是新中产为主的女士,同样这些女士可能还在微博、微信、keep等不同平台呈现不同维度的内容状态。好的内容成了媒介的粘合剂,成为了整合营销的核心,帮我品牌打通目标用户的消费转化。

·泛社交时期:用户的生发器

对于泛社交,就是非社交类媒体都在足球社交生态的时期,比如抖音、网易云音乐……各种类型的媒体都在用社交逻辑留住用户,抵御用户的流失风险。

对于品牌营销的影响是,品牌开始从广告的单次筛选转化到围绕用户的长线价值运营。

通过如微信、抖音、头条、微博等账号运营,品牌快速积累用户,成为私域流量的流量来源前端。私域流量模式,也因此正式变成媒体生态的必要一环,新晋品牌的必选项。

·算法时期:生意的催化剂

内容的变化在当下的算法时代下,内容变得如此重要。

算法时代,对于营销的最大改变是它让广告从寻找消费者到创造消费者。意思很简单,我们以前进行营销广告,核心方法就是技术定向,比如地域定向,朋友圈广告主打次功能,时间定向,标签定向,重复定向等。内容素材对找到目标人群基本没有影响。

而算法环境下呢,我们想找到目标消费者,你只要生产出目标消费感兴趣的内容,就能匹配你要找的人。抖音、快手、头条、小红书等,都是内容去寻找目标人群。

这就带来一个结果,你产生越多的优质内容,内容就会越多的推送到用户面前,我们就有很高的几率转化用户。所以,广告内容的增量,可以带动生意增长,内容变成了生意的催化剂。

内容已然开始和生意挂钩。

二、广告从艺术品变成快消品

产品有生命周期,行业有发展周期,广告也有生命周期。简单来说,以前一条广告从上线到没人看,它有35天的寿命,现在只能10天,甚至只有3天。

广告的寿命变化对于品牌方有什么影响呢?

这就意味着你的内容素材需要高频更换,以前可能一个月做一次素材,现在可能得15条素材才能管一个月。也许很多人会说,只是抖音、小红书之类的信息流,户外还不是很长一段时间不换素材吗?在万物互联的大趋势下,户外的坚持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三、内容的生产能力将决定企业的增长效率

1内容的成本控制

流量为王,在商业中已经是不争的事实,当下对于很多品牌来说,品牌想要获得持续增长,最大的成本是流量成本。重点是,未来不仅仅是存量市场的流量成本,还有内容成本将成为企业的负重之一。

未来计划卖出多少货,可能需要提前预估该产生出多少内容素材。内容成本的控制将成为财务的核算指标。

2内容的批量管理

以前一个TVC的审核流程是:广告公司提交A-copy,市场部审核,业务部门参与讨论,然后提交给CEO审核。但如果你一天之内几十条呢?意见如何汇总?

显然光靠微信和视频难以解决,需要一个类似的OA之类的内容管理系统,让更多人对一个内容协同作业。

3内容的供需链条

内容需求的爆炸式增长,致使内容的供需链条产生变化。

现在,对于品牌来说,内容供应商可以归为四种:

高质量内容创意公司:产出TVC、KV的创意公司;

信息素材:产出大量信息流素材,素材内容比较生活化、质量略低的效果运营公司;

产出达人素材、PUGC内容的MCN机构;

个人的freelancer,为企业提供个性化、小批次内容的人。

但就算你同时拥有这四类供应商,你也没法填补未来的内容需求。因为供应商越多,不和谐因素就会增多,每家公司都有自己的流程和脾气。

4内容的创作理念

爆炸式的内容需求,致使内容的很多生产工作由机器代替。big idea已然会由人来负责。人很多时候从艺术视角看内容,但机器主导大部分基础内容生产的时代,工程师视角自然主导内容。

5渠道去中心化

我们很多时候在聊媒体的去中心化,人人都是自媒体,但很少有人思考渠道是否去中心化了呢?

答案显然易见。

过去的发展里,更多新兴渠道在分散传统渠道的销售额:

传统渠道:连锁加盟店模式

电商渠道:天猫京东

新零售:美团、盒马鲜生等

流量渠道:直播的薇娅、自媒体一条等

媒体的渠道属性,表达着这个媒体的炙手可热与否。

从前的品牌政策扶持动销模式正在当下转化为策划的赋能。

6渠道从政策驱动到策划驱动

以前驱动渠道产生动销主要依赖与渠道方的政策扶持。比如销售与渠道方争取好的渠道政策,如货架的位置,结合公司内的高费用扶持,在店面做促销体验活动。

然后,对于现在很多店面来说,政策扶持相对基础了,更渴望策划的扶持,希望品牌方为店铺赋能。

也就是说,现在的店铺,无论线上还是线下,都希望借助内容来驱动用户,撬动流量增长。

但现在呢?政策扶持只能是成长基础工作,更多权重抓你到策划扶持,希望品牌方为店铺做好内容流量导向扶持策划。

以上是本篇内容全部,谢谢观看,感兴趣,欢迎点波关注,不迷路。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2

标签:内容   业者   社交   算法   素材   流量   渠道   时期   生意   成本   目标   战略   未来   政策   媒体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