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反垄断大刀,终于杀到中国地产市场。


5月25日,据路透社报道“中国市场监管总局已对贝壳找房启动反垄断调查”。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目前,外媒这则引发巨大关注的消息已被贝壳方面紧急辟谣。不过无风不起浪,阿里、美团等巨头被反垄断调查后,贝壳作为中国最大的地产中介平台,早已进入监管总局视野。


与此同时,贝壳因为在上海、深圳、成都等城市的涨佣行为正被舆论围攻。


作为年交易额超3.5万亿的巨型中介平台,贝壳到底有没有垄断?



贝壳找房,是左晖时代急于转型触网的产物。从诞生之日起,它一直被外界、同行质疑垄断。


2018年,在房产中介行业打拼10几年的链家已积累了8000家门店、12万经纪人,但彼时的链家依然是仍是典型的重资产传统企业。


重资产模式向来被资本所厌恶,为彻底转型互联网企业续写更大的资本故事,左晖在链家基础上成立贝壳找房。


两年后,贝壳找房正式登陆纽交所,成为中国居住服务平台第一股,如今已成为市值近4000亿元的行业龙头。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贝壳的出现,切实打击了中国房产经纪行业的“假房源”乱象,确实为肃清行业做了贡献。


正因如此,越来越多的用户选择在贝壳交易。根据贝壳2020年年报显示其总交易额突破3.5万亿元,堪称房产中介一哥。


目前,贝壳找房市值近4000亿元,比我爱我家、58同城、易居等同行市值加起来还多,连财大气粗的开发商万科、恒大市值也排在贝壳之后。


但成功背后,关于贝壳垄断的质疑从未间断过。


贝壳的模式是开放型平台,除了自家的链家、德佑等品牌,外部合作方、加盟方可以进入,个人房东、经纪人也可以在平台发布房源,相当于既是运动员又是裁判。


用左晖的话说,这是根本性的商业变化,贝壳要让这个行业从最底层燃烧。


不过这种两头通吃的模式,同行肯定不答应。早在2018年58同城就联合中原地产、我爱我家、21世纪不动产、麦田房产等多家同行组成“反贝壳联盟”试图多方联手抵御强敌。


后来58同城私有化退市,21世纪不动产反水和贝壳打的火热,“反贝壳联盟”以失败告终。


联盟没了,战斗还在继续。今年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对阿里“二选一”垄断行为处罚182亿后,贝壳的头号劲敌坐不住了。


当天,58同城CEO姚劲波在社交平台发文,实名举报贝壳通过利益的不同分配方式,强制让房企进行“二选一”,以获得独家房源进行垄断并呼吁国家反垄断罚款贝壳40亿元(4%标准)。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从姚劲波实名举报,到这次路透社报道贝壳正被反垄断调查,贝壳垄断并没有实锤。不过可以确认的是,贝壳已被监管总局盯上正在自查中。


4月13日,市场监管总局拉着腾讯、滴滴、爱奇艺、百度、贝壳等34家互联网企业开了个会,要求充分发挥阿里案警示作用,让这些企业限期全面整改问题,建立平台经济新秩序。


而34家被“点名”的互联网平台中,贝壳是唯一的房产中介平台。


那么,贝壳哪里涉嫌垄断?



首先是涨价,2021年以来贝壳在各大城市提高佣金,从上海到深圳、广州、成都、郑州,再到重庆,上调中介费2.5%-3%(以前是2%),引得群情激愤。


大家为啥怒呢,因为这1%的中介费波动看起来不起眼,但房产毕竟是大宗商品1个点就是大几万的波动。


以上海6万/㎡的价格来算,一套100平的房子以前收12万中介费,现在突然涨到18万,慌不慌....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按贝壳的规则是,多出来的1%由卖方承担,那卖房的肯定不乐意啊,在房价上加点就补回来了,最终还是得购房的来买单,无异于变相提高房价。


贝壳涨价,绕开它去别的平台不行吗?可能真的不行。


据CIC报告,到2024年中国新房、二手房和房产租赁市场规模将达到30.7万亿,其中通过经纪平台的房屋交易额将达到19.1万亿元。


这意味着,全国超62%的房产交易要靠中介平台完成,而中介平台里又属贝壳战线最长、护城河最深。


如今的贝壳,坐拥线下52.84万经纪人、4.87万家经纪门店,线上月活人数达4850万人。为其贡献了大量的数据、房源、服务和交易;


在线上,贝壳已形成2.26亿套房源信息的楼盘字典库,相当于一个中国楼市大数据中心。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贝壳线上线下强力合围,58同城等同行的体验又实在差劲,导致中国人现在买房基本绕不开贝壳。如此一来,贝壳就掌握了定价权。


大数据时代,数据就是生产资料,像石油、水一样珍贵,阿里、腾讯、滴滴、美团等巨头没有一个能离开数据而称霸。


在房产中介领域,掌握最全数据的就是贝壳,那它就有了垄断的资本。


所幸,贝壳现在的市场份额还不足以构成垄断。《反垄断法》对垄断设定了两个前提条件,一是经营者在市场中的份额达到50%以上,二是经营者滥用市场支配地位。如果同时存在这两种情况,那就构成垄断。


像美团这样的,到2020年Q2在外卖市场份额已高达68%,而且还存在“二选一”行为,肯定够格了,所以被反垄断立案调查。


反观贝壳的市占率,2018年只有5.3%,2019年达到9.1%。2020年大概达到12%—13%,离50%还有很远距离,所以很难说它构成垄断。


值得注意的是,左晖生前曾表示链家在北京的市场份额在55%—60%,所以至少在北京市场,贝壳是占据支配地位的。


年成交3.5万亿的贝壳,正在垄断边缘?


从今年这波涨佣操作来看,掌握行业话语权的贝壳已不满于现状,在某些城市它或许已碰到垄断高压线,这也是监管总局敲打它的原因。


买房是中国人一生中意义重大的事,无数年轻人已被高房价吓到“躺平、低欲望”,如果再被中介费垄断一波,真的伤不起.....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贝壳   交易额   年成   阿里   市值   中国   经纪人   房源   市场监管   总局   边缘   同行   中介   数据   房产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