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曾几何时,呷哺呷哺还是不少年轻人的心头好。

在热气腾腾的冬天,吃一顿有肉有菜有经典麻酱的小火锅,价格不过是30-40元,哪怕是一个人去吃也不会尴尬!

然而这些年来,这个陪伴了自己整个学生时代的小火锅,仿佛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服务依旧是爱理不理,但价格已经变得高攀不起,吃一顿往往要60-70元。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如今,在网络上随手一搜,有相同感受的消费者,似乎还不在少数。但即便是如此,沉迷扩张的呷哺呷哺却似乎依旧没赚到什么钱,去年全年的利润下滑同比超过九成。

屋漏偏逢连夜雨!呷哺呷哺还是迎来了自己的“至暗时刻”:

近一个月内两位高管接连离任,资本市场给了暴跌20%和15%作为回应,相当于一天蒸发了20亿港元左右,三个月股价跌幅超过60%,“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成为今年连跌最惨的港股之一。

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不是从前那个极具性价比的小火锅了,年轻人也不再爱了。那么,失了“魂”的呷哺呷哺,为什么呷哺呷哺不香了?

曾经深受年轻人喜爱的小火锅呷哺呷哺,正在经历巨震!

财报利空尚未散去,呷哺呷哺再次发生高管动荡,总裁被解任、股价腰斩,呷哺呷哺迎来至暗时刻。

业绩不如人意,股价连续下跌,2014年就在港交所上市的“连锁火锅第一股”呷哺呷哺刚刚宣布,CEO走人!

4月19日,在公布副品牌湊湊CEO张振纬离职后的第三天,呷哺呷哺股价跌幅一度超过20%;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5月21日,呷哺呷哺发布了更换行政总裁的公告:由于集团若干子品牌的表现未能达致董事会预期,故解任赵怡女士集团行政总裁职务,自5月20日生效。

公司CEO赵怡的离开同样引发了资本市场的震荡,5月21日当天,呷哺呷哺市值跌了19亿港元。

值得注意的是,从2月11日收盘价创下27.15港元/股的高位至今,呷哺呷哺的股价就开始坐上“滑梯”, 今日收盘报9.44港元/股,总市值为102.46亿港元,三个月市值蒸发近200亿港元。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2020年疫情让餐饮行业首当其冲,更是“天灾”加剧了“人祸”,公司靠着削减员工薪资等方式节流,净利润也只有183.7万元。

除了股价受影响外,频繁的高层动荡与呷哺呷哺的业绩惨淡有着很大关系。

呷哺呷哺财报显示,2020年其实现营业收入54.5亿元,同比下滑9.5%;经调整纯利1.31亿元,同比下滑67.1%;股东应占溢利183.7万元,同比下降99.36%。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两大核心高管离职背后,是公司深陷难解的开店恶性循环:门店越来越多,截止去年年底已超1200家;但经营效率跟不上,翻台率等关键指标连年下滑,公司盈利能力持续下降,2019年业绩便下降了接近四成;想要增长,便只有继续开店。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近日,上市近3年的海底捞推出一份价值近60亿元的股权激励,覆盖1500余名员工、顾问、董事及高管,人均400万元。

值得注意的是,这份公告里还提到,呷哺呷哺创始人贺光启将出山,担任行政总裁的职位;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高管空心化之后,创始人贺光启重新出山独揽大权,这家火了20多年的公司能否重拾小火锅当年的荣光呢?

呷哺呷哺于1998年在北京创立,其特点是新颖的吧台式就餐形式和传统火锅的完美结合,开创了时尚吧台小火锅的新业态。

这种“一人一锅”的模式在20世纪末的大陆地区极为少见,加上兼具快餐与火锅属性和亲民价格在2003年的特殊时期迅速崛起走红。

2014年,公司登陆港交所上市,成为“火锅第一股”。 而海底捞在2018年9月才上市。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2020年,呷哺呷哺旗下各品牌门店净增77家,达到1201家;其中,主品牌呷哺呷哺1061家,净增39家;副品牌湊湊净增38家至140家。

呷哺之所以能有如此之成就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呷哺呷哺”的创始人——贺光启!

贺光启曾经被人冠以了“败家子”的称号,他曾一度挥霍了父亲留下的5亿家底,害得父亲差点跳楼,但最终却突然悟道创业,逆袭成为了年赚36亿的大佬!

如果要用两个字来形容贺光启的话,那么绝对是——“传奇”!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出生于中国台湾珠宝世家的贺光启,绝对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到了他父亲这一辈资产过5亿,在北上广等地拥有着超过10家的珠宝店!

不得不说,贺光启是真的不适合做珠宝生意,如此庞大的产业在他接手后每况愈下,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差点把所有的资产都赔了进去。

失望至极的贺光启知道,想要在台湾翻身是不可能了,于是在父亲失望的目光下,独自收拾行囊李踏上了“北漂”之路。

彼时的台湾已经出现了日本盛行的“一人一锅”火锅吃法,而在北京还只是有传统的火锅吃法,于是贺光启从小小的火锅中看到了商机。

1998年,贺光启信心满满地在北京西单开出了第一家小火锅呷哺呷哺,然而现实却很骨感,一个月下来后贺光启才卖出去了60多锅,店里每天都很冷清。

原来,这种新奇的火锅吃法虽然新颖,但与国人一直来的吃饭氛围差别太大,向来国人吃饭更注重“热闹”、“感情”,自己吃自己的太没意思了!

但是,已经失败过一次的贺光启,绝不允许自己再失败一次,他不断更新食材和环境,尽管前5年生意依旧是不温不火,他没有放弃直到2003年才慢慢被人接受。

俗话说得也好:“三分天注定,七分靠打拼,缺一不可”。

2003年的“非典”,让很多餐饮店都倒闭了,这时候贺光启的一人一锅反倒成为了一种非常卫生的吃法,呷哺呷哺借此迅速崛起腾飞。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2008年开始,有了资本的投入,贺光启更是将触手伸向了全国各地,开启了属于自己的火锅时代。

2014年,“呷哺呷哺”也成功登陆了港交所,成为了“火锅第一股”!

上市之后的前两年,公司经历了一段平稳时间,营业收入持续增长,盈利能力稳步提升。

彼时,海底捞借着《海底捞你学不会》引领的风潮,在全国市场攻城略地,发展势头一点也不比这个“火锅第一股”弱。

再加上市场上大量出现小火锅餐厅,这一领域的竞争日趋激烈。即便其翻台率高,但由于客单价并不高,加之房租、人工等成本不断提升,小火锅餐厅的盈利水平出现下降趋势,这一细分市场也出现疲软态势。

可笑的是,靠“平价”起家的呷哺呷哺,却一直想要撕下这个标签。

此后,呷哺呷哺寻求业态转型,从快餐转型做轻正餐,门店装修不断升级,同时增加了多人式餐桌。同时,一些高品质的食材出现在菜单上。

实际上,这种转型并没有获得消费者的太多认可。有网友评论说:“呷哺呷哺就是丫鬟的身份、公主的要求,娶回家了脾气还死差。”

2017年,呷哺呷哺选择从快餐向轻奢进行转型升级,并将目标消费者从客单价40元的人群转移至客单价200元的人群。

高管接连离职,股价腰斩,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没人爱了?

2020年,呷哺呷哺餐厅人均消费为62.3元,2019年为55.8元;凑凑人均消费126.6元,2019年为131.5元;呷哺呷哺餐厅翻台率由2019年的2.6倍降至2.3倍,凑凑餐厅的翻台率由2019年的2.9倍下降至2020年的2.5倍。

但自打升级之后,呷哺呷哺品牌的净利润就在不断下滑:

2017年到2019年,公司门店总数分别为759家、934家、1124家,营业收入分别为36.64亿元、47.34亿元、60.30亿元,净利润分别为4.20亿元、4.62亿元、2.8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在2021福布斯中国台湾富豪榜上,贺光启位列第50位,财富为7.4亿美元(约48亿元)。

过去一年,突发的疫情让实体经济遭受重创,而火锅作为以线下为主的行业,自然业绩遭受了严重的影响。本就疲态尽显的呷哺呷哺,更是迎来重击。

呷哺本来作为一个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却硬要往高端路线上靠,结果装B不成,反倒把自己的性价比优势搞没了,价格上涨,但产品和服务水平都变差了。

呷哺呷哺的转型,原本是想要更好地“满足年轻消费者的新需求”,包括但不限于更好的食材、更精美的摆盘和装修、更流行的元素(比如奶茶)等等。

在当年那批消费者眼里,呷哺呷哺早就丢失了“初心”,忘了平价、快捷才是自己的立身之本。

在如今的形势下,无论是客单价高于海底捞,口碑却全靠免费鸭血豆腐和大红袍奶茶撑场面的凑凑,还是性价比骤降、定位尴尬的呷哺呷哺,想要继续走下去,都需要多费一番思量。

参考资料:

AI财经社《呷哺呷哺抛弃了年轻人》、

斑马消费《呷哺呷哺,难挡天灾与人祸》、

阿尔法工厂研究院《失了“魂”的呷哺呷哺》、

新周刊《越来越贵的呷哺呷哺,95后不爱吃了》、

财经三分钟《暴跌99%!被顾客骂惨!火了20年的呷哺,是如何作死的?》、

新浪港股《暴跌15%,呷哺呷哺高管巨震!聪明资金提前10天离场,一个辞职一个被炒,股民剑指这件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股价   吃法   港元   净利润   单价   海底   性价比   火锅   业绩   总裁   餐厅   父亲   消费者   品牌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