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30岁的小李,是彻彻底底的无业青年。大学毕业那年,同学都去找工作了,可他在网吧里整整泡了几个月。错过了最好的找工作时机后,他就一直在家待着。没事儿,就找他的那些狐朋狗友喝酒。

关于喝酒这事儿,家里没少劝他。家里人知道,小时候不小心染上乙肝后,注定这辈子都要一直保肝了。

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乙型肝炎,这是一种由乙型肝炎病毒所致的病毒性肝炎。老百姓常说的乙肝,通常指慢性乙型肝炎。长期患有乙型肝炎的病人,其肝脏可发生不同程度炎症坏死和(或)肝纤维化的慢性疾病。

有句话说得好,“不作不死”。如果好生养着,乙肝携带者的寿命与一般人无异。但如果使劲作,这个肝早晚顶不住。在医院的肿瘤科,经常可以见到由乙、肝硬化发展到肝癌的病人。这些人,不是使劲作的,就是十分不在意自己的。当然,也有很多非常注意也最终得病的。这部分人,至少是值得同情的。

终于,小李没有逃过这个疾病的发展规律。几个月前,他被确诊为肝癌。

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然而,严重的肝硬化以及肝功能异常,没有人敢尝试切除这个肿瘤。唯一的办法,只有换肝。但这样一个“不是东西”的混小子,谁又能给他捐肝呢?

由于小李结交的都是酒肉朋友,关键时刻都销声匿迹了,没有人来看望他,更不会有人愿意捐给他肝了。

绝望的小李,此时才知道错了。看到年迈的父母、以及自己未曾有过一份贡献的家,他为自己前半生的所作所为十分懊悔。

数次,他产生了从楼上跳下去的想法。就这样,绝望中等待肝源的出现。

肝癌的生长速度,几乎是所有肿瘤中最快的一种。因此,这是绝对的限期手术。否则,很有可能失去手术的最佳时机。

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当初,医生不是没想过近亲移植的问题。因为,从医学上来说,近亲移植的成功率是很高的。但是,只有他年迈、多病的父亲是符合捐赠的。经多学科会诊,他父亲的老慢支以及肺大疱是麻醉的难点。而没有麻醉科的保驾护航,这种高风险的手术是万万不能闯的。

时间一天一天过去,小李的肿瘤也一天一天长大。据医生说,如果再不积极手术,肿瘤随时会扩散。

心急如焚的父亲,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割肝救子。

即便是这样,他的要求还是被医生回绝了。从医生角度,实在不愿意这么大岁数的人去冒险。另外,更重要的原因是,这样高风险的手术,家属的坚决是很关键的。但考虑到小李平时的为人,大家都没有了拼一下的勇气。

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不甘心的父亲,再次找到主刀医生,询问不给手术的原因。主刀也没瞒着他,直接告诉他:首先,这是一个高风险的手术,需要全家统一思想、与医生齐心抗病。其次,他的呼吸系统疾病是手术一大难点。如果麻醉科不愿意冒这个险,就没有哪个外科敢接受这个手术。

知道了事情的关键,父亲一路打听找到了麻醉科。

感动于父亲的拳拳护子之心,麻醉科决定为他全力以赴。于是,手术就按照日程开始了。

由于是换肝的大手术,两个手术间时刻牵动着大家的心。

割肝救子,艰难拔管,终换得浪子回头

然而,生命体征平稳的小李顺利回到重症监护室以后,老李却迟迟没办法拔管。这种拔管,可不是麻醉医师为了减少不良刺激而采取的延时拔管策略,而是没有办法拔管。期间,发生的严重呼吸道痉挛,一度让麻醉科全体总动员。

所幸的是,在手术结束三个小时以后,老李的血气指标逐渐恢复正常,呼吸参数也达到了拔管标准。在准备好了再次插管的措施下,麻醉医师成功为老李拔出了气管导管。闯过了麻醉这一关,就意味着最危险的阶段已经过去了。下一步,就是抗感染、肝功能恢复以及住院恢复等围术期各个环节了。

经过半个月的康复,父子二人终于在病房再次见面了。

当知道老父亲为自己的病情而拼命也要捐肝的时候,小李决定在有生之年一定做一个孝子!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15

标签:麻醉科   乙型肝炎   浪子回头   肝功能   近亲   肝硬化   肝癌   年迈   乙肝   难点   肿瘤   医师   病人   艰难   父亲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