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5月22日13点07分杂交水稻之父、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袁隆平因多器官功能衰竭在湖南长沙溘然长逝,享年91岁。难以相信,这样一位时代巨人,科学巨匠,竟然会如此突然的离开了我们。为了让更多的人远离饥饿,袁老将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杂交水稻,而那片稻田不仅称为这位老人安身立命的地方,更成为所有中国人填饱肚子的粮仓!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今天就和大东一起,回顾一下袁老和杂交水稻的传奇一生,希望这些故事能激励更多的中国科研人,把袁老的精神传承下去!

敢于质疑权威的袁隆平

1964年,身处湖南的青年教师袁隆平,意外发现了一株极其特殊的水稻。经过计算,这株水稻上竟然有160多颗稻粒,远超过其他水稻品种。兴奋的袁隆平将所有稻粒留全部保留,制成了试验的种子,播种在了第二年的试验田中。

可惜种植的结果却令人失望不已。所有的禾苗高矮不一,稻粒数量更是少的可怜,没有一株超过它们的前代。面对这个结果袁隆平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根据孟德尔的遗传学理论,纯种水稻第二代根本不会分离,只有杂种才会出现分离现象。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况且以当时的权威说法来看,水稻是自花授粉植物,根本不具有杂交优势。但事实摆在眼前,袁隆平只有两个选择,相信权威或探索真相。毫无疑问,袁隆平选择了后者。在经过一年多的研究之后,1966年,他成功发表论文《水稻的雄性不孕性》,并提出:通过选育,可以从自然界中获得雄性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种水稻。在三系配套的优势下,不仅可以使杂交水稻变成可能,还可以带来大幅度、大面积的增产。而这就是中国延续至今的“三系法”杂交水稻。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虽然理论说起来简单,但真正实操起来却磕磕绊绊。在确定好研究方向后,袁隆平和助手尹华奇、李必湖轮流到气候温暖的海南、云南等地育种,将最初找到的雄性不育株及其后代与1000多个品种的常规水稻进行试验,结果能保持不育特性的比例极低,此时的研究再次陷入了僵局!可袁隆平并没有放弃,在参考了外国杂交高粱的实验之后,他做出了一个重要决定:寻找野生不育系稻株走远缘杂交之路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袁隆平和他的超级水稻

1970年,袁隆平的两名助手在海南找到野生稻雄性不育株,而这株珍贵的野生稻就是当前国内杂交水稻的鼻祖“野败”。1971年,袁隆平无私地将“野败”材料提供给全国各地的研究者,大大推进了杂交水稻在全国的发展。在之后的五年里,中国杂交水稻团队,不断改进品种组合,终于在1975年达到亩产505公斤,比常规水稻增产30%。至此杂交水稻终于在中国卖出了成功的第一步!

之后,袁隆平团队又提出“超级杂交水稻”“海水稻”“沙漠水稻”等多类型杂交水稻,用以适应中国的耕地条件!而事实也证明,这些新型的杂交水稻所拥有的优势,的确是当前中国正好需要的。就以独树一帜的海水稻为例。作为耐盐碱水稻,可以种植在一些不利于其余粮食作物生长的高盐碱地区。而在当前的中国,大约有15亿亩的盐碱地,如果成功推广海水稻,至少可以增加一亿亩耕地。根据去年的测评结果,一亩海水稻平均产量超千斤,最高亩产超过1600斤。一亿亩海水稻可是上千万吨粮食,其数量可是相当庞大了!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况且海水稻最大的优势是可以将盐碱地改良,据资料显示,在盐碱地区种植海水稻3~5年后,土壤的含盐量将降到千分之三以下,完全可以达到粮食种植的较低标准!而除了海水稻以外,像可以在沙漠种植的沙漠水稻,极其高产的超级稻,都是袁隆平呕心沥血的得意之作。也正是这些杂交水稻,为中国的粮食生产,添了一份保障。

备受质疑的国之脊梁

只可惜近年来,网络上有些人似乎已经忘了中国杂交水稻之路的艰辛,反而开始站在高点攻击杂交水稻的口感。事实上产量高的大米,口感的确比较一般,比如袁老的湘两优900大米,直接蒸出来的口感确实不太好。但是高产的杂交水稻,在研制之初本身就不是用来给现在的普通人吃的!

我国在改革开放前,有很长一段时间,很多中国人是吃不饱饭的。直到1976年,国家开始大范围推广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到1988年的时候,全国已经有一半的稻田都种上了袁隆平的水稻,而产量提高了,代表中国人终于不用再饿肚子了!在那个困难年代,杂交水稻实实在在的解决了中国人的吃饱饭问题!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而到了近代,袁隆平以及中国的杂交水稻团队,就是中国人不饿肚子的底气。粮食安全永远是一个国家最重视的问题,而高产的“超级杂交水稻”,能保证即使遭遇极端情况,全国人民也会有饭吃!中国的耕地面积其实非常少,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2%左右,但中国的一切全靠自力更生,全凭自己的农业技术和现有耕地,来养活全国人。

事实上每年我们还需要从外国进口一部分粮食,来缓解国内的粮食压力。而在这种情况下,一旦遭遇自然灾害等极端情况。只需要几个月的时间,全国就可以把那些低产量高口感的经济作物全部换掉,立刻栽种杂交水稻,从而大幅提升粮食产量,缓解危机!到时候超级稻再不好吃,总比挖草根啃树皮要好吧?因此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在国家粮食安全方面,就是当之无愧的秘密武器!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袁老是世界饥饿问题的救星

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截止到2020年,全世界约有6.9亿人处于饥饿状态,占全球总人口的8.9%,而且这个数据还在不断上升,根据科学家的预测,到2030年,饥饿人口数量将达到8.9亿左右。所以食不果腹的粮食危机,已经成为悬在全人类头顶的一把利剑!

在此情况之下,解决完中国吃饭问题的袁隆平,自然就将目光投向了全世界为饥饿所困的人。从上世纪80年代至今,袁隆平坚持开办杂交水稻技术培训国际班,为近80多个发展中国家培训了14000多名杂交水稻技术人才,并担任联合国粮农组织首席顾问,帮助其他国家发展杂交水稻。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1995年,菲律宾开始把发展杂交水稻作为解决粮食和发展经济的战略决策来抓。到了2005年菲律宾种植杂交水稻的面积达已经高达37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粮6.5吨,比其全国水稻平均单产高出80%。印度尼西亚粮食多年不能自给,是世界最大的大米进口国。

2001年,首批中国杂交水稻在印尼5个省10个试验点展开,单产普遍达到每公顷8吨以上,最高达12吨。同样位于东南亚地区的马来西亚稻米产量多年来增长十分缓慢,大米自给率只有60%左右,粮食短缺严重,每年需要花费巨额外汇进口大米。在引进中国的“超级杂交水稻”之后,马来西亚实现稻米自给的计划终于有了希望。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到了近几年,中国杂交水稻又开始在非洲进行推广,位于非洲东南部的马达加斯加,杂交水稻的种植面积达到了两万公顷,平均每公顷产量达到了8吨,比当地品种增长100%到300%。而这样国家在非洲有数十个。

除此之外,就连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粮食出口国美国,都要在杂交水稻技术面前低头!目前美国培育和生产的杂交水稻种子其核心技术都是从中国获得,每年需要向中国缴纳数千万的专利费用。

从亚洲到美洲,再到非洲、欧洲,增产优势明显的杂交水稻被冠以“东方魔稻”、“巨人稻”、“瀑布稻”等美称,甚至将之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相媲美。而作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也接连获得“拯救饥饿奖”、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粮食安全保障奖”“世界粮食奖”、入选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等多个世界奖项和荣誉。

喂饱中国后却遭非议!袁隆平和杂交水稻,如何让老美低头交钱?

缅怀袁老 精神永存

其实袁老就像最初那颗杂交水稻种子。因为有了他,中国得以在世界粮食危机面前毫不畏惧!虽然这袁老现在离开了我们。但是他留下的精神,留下的杂交水稻团队,就像长遍世界的杂交水稻一样,还在为了我们,为了中国,为了世界蓬勃生长。这样一位巨匠无论何时,无论何地必将永存于我们心中!袁老一路走好,你用杂交水稻喂饱的那些中国孩子,一定会传承你的精神,好好走下去的!

我是大东,一位有感情的科普作者,如果你喜欢我的科普,一定记得关注,我们下期再见!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2

标签:粮农组织   水稻   中国   联合国   非洲   雄性   非议   美国   口感   饥饿   大米   海水   粮食   产量   优势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