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它曾被誉为“妖魔”“地下魔鬼”,让欧洲矿工惊恐不已!现在它却成为中国新能源计划最重要的宝贝!连美国都害怕被卡住脖子!它就是钴,稀缺性不亚于稀土的“高科技矿产”。科技狂奔,科普较真,大家好,我是大东!

钴属于典型的小金属。可就是这个小金属,近两年让全球的科技企业陷入了一场“钴焦虑”风潮当中。从特斯拉、宝马等汽车名企到苹果、三星等智能手机巨头再到宁德时代这样的新能源电池企业,都纷纷下场“砸钱”抢钴!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那钴到底有什么作用?

为何能让全球的高科技企业趋之若鹜?

中国又是如何获得这种稀缺金属的呢?

背锅的妖魔

17世纪初,德国萨克森州的一个矿井口,大批矿工惊恐的向矿主描述,说在地下有种发蓝光的石头,一旦接触便会染上恶疾。这件怪事引起了矿物学家阿格里科拉的注意。他将这种蓝色矿石命名为kobalt,也就是德语中的妖魔。

但事实上,这些所谓的蓝色魔鬼只不过是辉钴矿而已,矿石中的主要成分钴,其实对人体并没有什么危害。不过辉钴矿在高温高压下,容易产生硫化物和砷化物,这两种物质才是矿工恶疾的罪魁祸首。所以钴只不过背了黑锅而已。当然,这些科学原理,直到17世纪中期才被解析出来,这种并不起眼的金属元素,也是在这时候才正式登上历史舞台。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之后工业革命的兴起,性质特殊的钴开始逐渐用于耐热合金、硬质合金等特殊合金的生产中。像燃气轮机的叶片叶轮、喷气发动机、火箭发动机的导管等高都离不了钴合金。这让钴迅速成为了一种重要的战略性金属。

但重要归重要,当时的各种合金对钴元素的需求其实并不大,根本不足以卡住现代工业的脖子。直到1980年,美国化学家约翰·古迪纳夫发明出了钴酸锂电池,完美突破了普通电池蓄能少、不稳定的瓶颈。从此,钴元素才真正成为掐住现代工业命门的关键金属。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美国化学家约翰·古迪纳夫

稀缺的钴 让全世界眼红

在这里简单解释一下,钴在电池中的作用。众所周知,当前能量密度最高,性能最稳定的电池类型就是锂电池。但锂并不能直接应用与电池当中,因为纯锂在充放电过程中会形成锂枝晶,严重影响电池的安全性以及稳定性。

而为了解决这个问题,科学家们在不断尝试后,发现用含有锂离子的化合物来做正极,就能保证电池微观结构的稳定性!而钴酸锂材料就是最好也最稳定的选择。不仅能提高能量密度,还更加的环保安全。所以钴酸锂电池一经推出,就备受追捧。现如今我们的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充电宝等用的电池,都是从钴酸锂电池改良而来。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不过钴酸锂电池中的钴含量占比极高,根据估算,1吨钴酸锂中锂的含量只有0.07吨,但钴的含量要达到0.61吨,是锂的8倍以上。这已经能直接左右动力电池的成本。也就是说,谁能掌握钴的开采和销售网络,就能握住新能源电池的关键命门。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然而让人又爱又恨的是,钴地球的储量极其稀少,属于典型的稀有金属。根据2015年的统计,全球已探明的钴资源储量只有720万吨,满打满算也只能让我们用50年。而如今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兴起,对于钴的需求在未来必然迅速上升。以目前的钴储量来看,能让我们用30年就已经非常乐观了!除了储量少以外,钴的在地球上的分布还特别集中。仅刚果(金)一个国家就拥有340万吨,占全球总储量的48%,堪称现实版瓦坎达。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因为地球上的钴少且高度集中,就导致绝大多数国家的钴储量微乎其微,例如我国,在钴储量方面仅占世界的1%左右。是名副其实的“贫钴”国家。但意外的是,虽然我国在钴储量方面没有优势,但多年兜兜转转之下,我国却摇身一边成为了世界钴资源巨头!

中国十年布局 全产业链成优势

刚果的钴矿位于非洲最干旱的地方,这里不仅经济落后、基建设施更是一塌糊涂。这极大限制了当地矿产的生产力。而此时中国的非洲援建计划则如同神兵天降般,为刚果带来了大量基建工程。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据不完全统计,从2007年到现在,仅仅是基础设施建设,中国就往非洲投资了上百亿美元。而这些基建工程,并没有打水漂,他为我国带来了大量的矿产储备。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中国与刚果金签订的基建项目协议。这项协议为刚果金带来了超过数十亿美元的基础设施,而作为回报,中国则获得了当地钴矿和铜矿的开采权利。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除了基建援助计划以外,中国的资本布局也极其深远。刚果金的钴矿资源虽然十分丰富,但是矿山却大多数由外国公司掌控。其中嘉能可公司占比最大,最高时占到了刚果金全国钴资源量的67%。这一局面直到中国又一位矿业巨头入场。

2016年,洛阳栾川钼业集团豪掷26.5亿美元,从美国自由港公司那里买下了刚果最大的铜钴矿,腾凯·丰钴鲁梅铜钴矿56%的股权,掌控了这座最大的矿山。这一举动,不仅让中国在刚果的钴产能在此提高,还让洛阳栾川钼业,一举成为了世界第二大钴生产商,产量直逼瑞士的嘉能可。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当然只是储量丰富并不代表拥有话语权,像我们的稀土、钨矿等也很丰富,但并未获得垄断性利润。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我们最初的产业链及加工技术并不完善。但是钴资源却不同,中国在全世界大手笔买矿的同时,也在悄悄发展钴产品的生产链和精炼技术。

进入21世纪以后,世界精炼钴的主要产地不断发生转移,先是从原料生产地的非洲转向工业发达的欧洲,之后又转向了产业链更加全面的中国。尤其是近十年,中国精炼钴的产量迅速增加,一度蝉联世界第一大精炼钴供应国的宝座。截至目前,中国已经掌握了全世界约三分之二的钴矿精炼,完全确立了行业内的主导地位。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同时,中国凭借着钴矿石上游产业链的优势,在电池以及新能源汽车方面也迅速发展。像宁德时代已经能够和日本松下这种老牌电池企业一较高下,而美国的特斯拉,在电池方面对比中国的新能源汽车汽车,优势也不再明显,甚至开始节节败退!

垄断全球!十年布局拿下非洲,中国钴产业如何“绝地求生”?

新能源汽车

总结

当然,面对中国的强势崛起,像美欧一类的老牌强国也意识到了危机。所以近几年,特斯拉、松下等企业,一方面大力倡导“无钴”“去钴”等新型电池技术,来减少对钴产业的依赖。另一方面,各国政府和企业也在大力砸钱,争夺“钴矿”,为碳中和的大潮下的新能源兴起做准备。不过面对中国十余年的布局,他们的这些操作,不知道最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

那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对于中国钴产业的崛起还有什么疑问吗?欢迎再评论区留言。

我是大东,一个硬核爱较真的科普作者,如果喜欢我的科普,不要忘了点赞加关注,我们下期不见不散!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2-28

标签:非洲   刚果   中国   宁德   特斯拉   合金   精炼   储量   绝地   美国   新能源   产业链   锂电池   布局   电池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