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能被卡脖子,比亚迪再发大招,开始收割动力市场

对于国产自主品牌的比亚迪汽车,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这个以新能源汽车为主的品牌还拥有最新的刀片电池。日前,比亚迪董事长兼总裁王传福在第二十一届中国企业家论坛上,毫不吝啬对刀片电池的夸奖。

中国不能被卡脖子,比亚迪再发大招,开始收割动力市场

告别稀有金属的新能源时代

因为当前电池制作成本较高,这也导致了新能源汽车的售价要高于燃油车型,给新能源汽车的普及造成了很多麻烦。并且,当前电池所需要的原料成本比较高,这也是电动汽车价格无法降下来的重要因素之一。

王传福称:以往的电池主要原料是金属钴和金属镍,在我国这两种金属可以说是稀缺的,“中国不可能从石油的‘卡脖子’转变成电动车‘卡脖子’,转成金属钴‘卡脖子’、金属镍‘卡脖子’“。

中国有 72% 的石油要依靠进口,进口的石油里面有 70% 是通过南海运到我们岸上的。在中国所有的石油里,一年有 70% 用来交通,我们的汽车消耗了我们中国石油的 70%。从三个 70% 可以看到,电动车必须要大力发展,中国发展电动车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有它的紧迫性。

我们发展电动汽车行业是为了摆脱对石油的进口依赖,但是我们不能在摆脱石油依赖之后,又开始依赖钴和镍的进口,这样我们发展电动汽车行业就没有太大的意义了。磷酸铁锂电池较三元锂成本降低了20%左右,其生产所需原材料更易获取,产量更大,这也就直接形成了成本价格方面的优势。

抛开价格因素不谈,磷酸铁锂电池的安全性才是很多车企考量的核心因素。电动汽车行业发展到现在,用户最担心的已经不是续航问题了,而是安全问题。中国电动车装载磷酸铁锂电池的比例已上升至50%,还在继续上升。磷酸铁锂电池更安全,不被稀有金属卡脖子,成本也更有竞争力。

当下,电动车燃爆事故并不少见,消费者如惊弓之鸟,很多人买新能源车第一考量因素不是价格、不是外观而是安全性。因此,磷酸铁锂电池较高的安全性,是其广受消费者信赖和选择的关键。

比亚迪的胸襟远略

中国不能被卡脖子,比亚迪再发大招,开始收割动力市场

成立于1995年的比亚迪,经历了25年的快速发展,如今全球设立的工业园超30个,实现全球六大洲的战略布局。业务布局涵盖电子、汽车、新能源和轨道交通等各个领域,从能源的获取、存储,到应用,全方位构建零排放的新能源整体解决方案。

刀片电池是比亚迪在新能源汽车业务上的重大发展机遇。电池技术是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也是新能源汽车绕不开的话题。如今随着国家政策、补贴逐渐褪去,降低成本成为了各大主机厂战略性目的,这也直接推升了磷酸铁锂电池的再度回暖。

比亚迪是整车厂商中唯一掌握动力电池核心技术和量产经验的厂商,电池成本占新能源汽车整车制造成本的40%,比亚迪从电池起家,对电池更是拥有独特且深刻的理解,量产的动力电池覆盖磷酸铁锂和三元动力电池。

针对磷酸铁锂电池,比亚迪专门开发“刀片”状单体和CTP方案,同时宣布新的磷酸铁锂CTP电池包系统质量能量密度未来将达到160Wh/kg,提升了10%以上,接近三元622电池包的水平,目前“汉”搭载刀片电池能量密度140Wh/kg,未来仍有提升空间,且单位成本下降30%,大幅降低电池成本。

就在去年,比亚迪还将动力电池业务单独剥离,成立独立运营公司,使技术进一步变现,实现可持续化发展。更便捷的资金运作、业务成本分摊和降低风险等等为动力电池业务发展塑造更多有利环境。

中国不能被卡脖子,比亚迪再发大招,开始收割动力市场

新能源汽车行业处在一个大变局中,几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仍处于行业的初级阶段,之后的竞争格局还会发生很多的变数。虽然暂时,比亚迪还无法超越宁德时代跃居全国第一的名头,但是万事都不是一成不变的,比亚迪的发展势头很足,拿到榜首的位置也只是时间问题了。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4-17

标签:中国   磷酸   新能源   刀片   锂电池   电动车   汽车行业   电池   因素   成本   石油   动力   金属   业务   汽车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