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汽车芯片面对千亿级蓝海市场 紫光国微发力安全芯片

文/罗兵

2020年开始的“芯片荒”席卷至今,全球主要汽车制造商均受此影响。这其中,芯片产能不足固然是一部分原因,但更深层的原因是智能汽车时代的到来导致汽车产业对芯片需求激增。这也随之打开了国内汽车车规级芯片千亿以上的蓝海市场。又有哪些国内企业早早开始布局了呢?

汽车智能化渴求更多车规级芯片

业内人士认为,随着智能汽车的功能日益丰富,智能网联、智能控制、智慧座舱、自动驾驶等大量功能加入,促使汽车制造商推进汽车电子架构的升级。因此,新的汽车电子架构不仅需要芯片、配套技术和解决方案具有高稳定的可靠性、高数据吞吐量、高算力,更需要具备承载新场景、新服务、新生态的能力。

另一方面,造车新势力、互联网及消费巨头等入局也为行业注入新的活力,引发了汽车产业制造模式、营销模式的变革:集成式、集中式架构缩短制造周期、降低成本;网络销售等营销创新大幅缩短了汽车的营销链条;高度扁平化和软硬分离的开发模式大大缩短汽车研发周期……前期高标准的硬件配置和后期快速的软件更新不但需要高算力的芯片,更要求技术和软件能够跟上迭代需求。

巨大的需求带来上游车规级芯片平均销售价格(Average selling price,简称ASP)急速飙升。车规级芯片是适用于汽车电子元件规格标准的芯片,具体包括车载控制器(MCU)、存储芯片、功率器件(IGBT 和MOSFET)、ISP、电源管理芯片、射频器件、传感器(CIS、加速传感器等)、GPU/ASIC/FPGA/AI 芯片等。


国内汽车芯片面对千亿级蓝海市场 紫光国微发力安全芯片

图:智能驾驶芯片厂商陆续推出硬件产品

根据英飞凌 2019 财年估计,目前单车半导体价值量约为417美元,纯电动将达到 775 美元/车,若考虑到智能化,L2 级(自动驾驶的级别)将增加单车半导体160美元,到 L4 级将增加970美元,达到单车半导体需求量1387美元。

国内汽车芯片面对千亿级蓝海市场 紫光国微发力安全芯片

图:特斯拉智能驾驶平台

以特斯拉的车载计算单元来看,特斯拉智能驾驶平台 H W3.0主要包含两颗特斯拉自研主芯片(包括 N PU 、 G PU 和C PU )、 8片 L PDDR4 内存颗粒、以及两颗 Flash M emory ,单车价值量有望达到8500元。仅仅以 2025年中国出货300 万套智能驾驶平台计算,该领域的国内市场空间就将大于255亿元。

根据中汽协公布的数据,2021年3月与4月,纯电动乘用车、纯电动商用车、插电混动乘用车与插电 混动 商 用车销量当月合计量分别为 22.57万辆与20.62万辆,同比增长分别达到 327%和 186% 。核心电动车企比亚迪、小鹏、蔚来、北汽新能源、威马汽车和理想4月累计销量同比增长达到58% 。

国海证券的分析报告也认为,目前我国汽车芯片市场规模大约为450亿元,随着汽车“三化”(电动化、智能化和共享化)趋势,预计到2025年国内汽车芯片的市场规模将超过1200亿元,目前汽车芯片整体国产化率不足5%,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尽管这是一个千亿规模的蓝海,但是有行业数据显示,截至2019年,我国自主汽车芯片规模不足150亿元,仅占全球市场的4.5%,汽车芯片进口率超90%,车载控制器MCU芯片的进口率更高,国内市场被国际一级供应商垄断。

面对这种困境,部分中国企业通过并购快速介入市场,比如北京君正收购 ISSI、闻泰收购安世半导体、韦尔收购豪威科技,紫光收购法国立联信,斯达半导、比亚迪等在汽车级 IGBT 领域寻求自主研发突破。

紫光国微携安全优势发力汽车芯片

在市场急剧增加的同时,越来越的智能汽车网络也随之面对巨大的安全隐患:前智能网联汽车主要面临来自节点(T-BOX、IVI、终端升级、车载OS、车载诊断系统接口、车内无线传感器)、网络传输、云平台、外部互联生态安全4个层面的12大安全威胁。360公司在其发布的《2019智能网联汽车信息安全年度报告》中不无担忧地指出:“汽车T-box,数字车钥匙等电子电气部件也衍生出了新的安全隐患,身份认证、密钥存储、数据包传输等任一环节遭受黑客入侵,都会导致整个安全系统瓦解。

但这些问题并非难以解决,以国内企业紫光国微为例,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信息安全需求,开发出“超级汽车芯”系列产品和安全解决方案,凭借在算法功耗、算法性能、安全资质和安全性能等方面的优势,从系统硬件层面建立保障安全存储、安全运行、安全连接的可信机制


国内汽车芯片面对千亿级蓝海市场 紫光国微发力安全芯片


据悉,紫光国微“超级汽车芯”方案中所采用的安全芯片,不仅通过国际SOGIS CC EAL6+安全认证,也通过了AEC-Q100车规认证,在兼容国际主流算法的基础上,支持国产密码算法,成为国内最高水平的车载芯片之一。目前该系列产品已经收获众多国内一线车企的认可,在T-BOX、数字钥匙、智能驾驶、车载存储等多个领域取得实质性商用进展。

在紫光国微2020年度业绩网上说明会上,董事长兼总裁马道杰表示,汽车电子未来具有良好发展前景,公司积极布局相关应用,其中车联网应用相关的安全芯片已经开始进入试用阶段,车载控制芯片目前还处于开发过程中。

马道杰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表示:“我们在汽车电子领域第二步的发展目标是追赶创新,通过不断加强技术研发和创新,在控制器、传感器等方面追赶国外领军品牌。”为此, 2020年末,紫光国微披露公开发行可转债预案,拟公开发行总额不超过15亿元可转换公司债券,募集资金净额将主要用于3个项目,“车载控制器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占到三成,计划通过新增国内外先进的研发设备,开展车载控制器多核控制器芯片研发。此外,其中的另一“新型高端安全系列芯片研发及产业化项目”也将涉及面向5G车联网V2X的高性能安全芯片。

对此,国海证券在5月25日发布的研报给予好评:紫光国微经过二十余年的芯片市场开拓,已形成强大的销售网络,现已成功切入车规级通用安全芯片和车规级晶振等多个汽车细分赛道,“我们认为车规芯片认证严苛,借助公司强大的销售网络和客户优势,公司新产品推广阻力将大大减轻,此项目利于公司进一步打破国外厂商垄断,抢位车载芯片国产化先机,开辟新的利润增长点。”

近日,紫光国微旗下紫光同芯安全芯片产品成功导入国产某知名汽车高端品牌,以紫光芯为代表的国产安全芯片,首次在国产乘用车市场实现装车。这不仅意味着中国原生芯片商,在全面掌握关键技术的道路上取得了重要突破,也是紫光国微“超级汽车芯”为本土汽车产业链提振增效的又一标志性成果。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8

标签:紫光   特斯拉   价值量   芯片   半导体   单车   控制器   传感器   算法   国内汽车   需求   领域   美元   智能   数码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