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辄上亿元的光刻机,究竟有多难造?网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随着科学技术的更新迭代,芯片成为了电子智能产品必不可少的关键元器件,也是一家实体科技公司立足市场的根本。

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国,每年都要消耗近5000亿美元的芯片,然而,国产芯片的自给率却不足30%,每年从海外进口芯片的规模都超过3500亿美元。

国产芯片自给率为什么会这么低?难道是我们进入半导体技术的时间较短,技术与发达国家存在着一定的差距?其实,这是原因之一。

动辄上亿元的光刻机,究竟有多难造?网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为错误买单的发展思想

我国半导体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犯了一个致命的错误,太过于迷信“造不如买,买不如租”的发展思想,将主要精力全部放在了轻资产的发展上,而忽视了对重资产的投资,以至于国内半导体产业链发展失衡。

曾经,国内企业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元器件和技术服务,但是随着我国科技的崛起,西方国家担心自己的科技地位受到威胁,便不断对我国企业进行制裁,尤其是芯片的断供,给我国企业的发展造成了很大的限制,付出了血的代价。

任正非曾表示,我国拥有世界最强大的芯片设计能力,掌握着最先进的芯片制程工艺,国内企业之所以无法独自制造出高端芯片,主要还是光刻机被卡了脖子。

动辄上亿元的光刻机,究竟有多难造?网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有人觉得,光刻机只靠砸钱就可以研发出来,任正非表示“得砸数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但美国顶尖材料科学家全是华人。北大数学黄金一代,全去了美国。

第一重要的应该是人才,国内许多人才都喜欢往外面跑,别说人才,现在许多工厂连普通员工都招不到,而我们企业应该改善怎么能留住人,然后把相关上游下游产业链整合起来,齐力攻克难关。

光刻机的研发,难易程度不亚于“蜀道之难”。投资的钱动辄上千亿,但是光钱投资进去不一定是有效果的,人才的缺失才是我国光刻机研发缓慢的重要因素。

光刻机的研发需要大量的人力财力

国内光刻机制造商的投资力度较少,技术型人才的缺口也比较大,反观国外ASML在2020年光刻机研发上投入了172亿人民币。其中ASML的王牌产品EUV极紫外光刻机累计研发投入约为60亿欧元,约为人民币470亿,持续时间超过20年,用上了全球各国顶尖技术才成功研发出来。所以如果我们想在短时间内超过ASML,研发出先进的光刻机,我们就需要投入大量的研发费用。

动辄上亿元的光刻机,究竟有多难造?网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我国的光刻机制造商的薪资待遇应该加倍,拿到50万每年,才能把优秀的人才吸引过去。现在一个大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基本上就能拿到30-100万的年薪,光刻机制造商想要吸引优秀人才的加入,就要开出比这个更高的待遇水平,才能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安心加盟。

当然知道我国光刻机制造商因为体量的原因,拿不出这么高的待遇,这时候就需要外力的介入,因为有市场巨大的需求。虽然说研发光刻机只砸钱是不够的,但不砸钱是肯定不行的。想要短时间造出来,就需要双倍甚至三倍的投入,也就是说至少1000亿的研发经费投入。

动辄上亿元的光刻机,究竟有多难造?网友: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投入这么多研发经费,核心的问题还是解决人才的问题,要给这些人才比ASML还要高出一倍的价格去聘请他们,2倍不行的话,甚至3倍、5倍都可以去投入。造光刻机,核心就是怎么用高薪吸引到相应的人才,这样才能在短时间内追上来,解决卡脖子的问题。

总之记住一句话,做困难的事情,说明你在进步!迈过去了,海阔天空。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04

标签:光刻   年光   难于上青天   蜀道   科技   美国   产业链   半导体   元器件   芯片   待遇   机制   我国   网友   人才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