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对抗抖音,腾讯终于向内部开刀

为了对抗抖音,腾讯终于向内部开刀

文|李传奇

编辑|李传奇


据36氪报道,腾讯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4月15日宣布进行了新一轮的组织架构和人事调整,我觉得其中有几点极具影响力。


在腾讯PCG下将成立“在线视频BU(On-line Video Business Unit,OVB)”,由腾讯视频、微视、应用宝整合而成,将继续深耕视频赛道。


腾讯副总裁孙忠怀将担任该BU的CEO,主管内容、运营和会员体系;腾讯副总裁林松涛担任该BU总裁,主管产品体系和技术。


腾讯副总裁、互动娱乐事业群(IEG)天美工作室群总裁姚晓光,兼任平台与内容事业群(PCG)社交平台业务负责人,主管QQ;原业务负责人梁柱不再担任,另有重要的业务任用。


为对抗抖音,腾讯终于对内部开刀……


发力中视频?


我们都知道腾讯视频是长视频为主,微视是短视频为主,此次二者整合,难道是为了发力做中视频?


客官请先别笑,其实这样的事情大家早就都在做了,现在的综艺是不是越来越短了?微电影看过不少吧?


在很多长视频平台看来,中视频或许是下一个不错的发力点。


腾讯视频最近的成绩还是可圈可点的,能拿出不少亮眼的综艺和独播大剧,但那又如何呢?


这就像一个江湖一样,风往哪吹,草就必须往哪倒,现在的用户早就不会只缩在一个平台了,就音乐而言,你敢说自己的手机里就只有一个平台的APP吗?用户只使用单一平台的时代早已经过去了。


同样的,视频也是如此,再好的综艺,再好的独播电视剧,那带来的都是一阵风而已,无法形成有效的用户黏性。


而对于用户黏性而言,抖音、快手、B站就像一座大山一样,死死地挡在腾讯的面前。


微视与腾讯视频的合作或许就是为了绕开这几座大山,举个例子,现在的综艺很多都会有衍生的番外内容,腾讯视频做综艺,微视衍生其后,比如各种花絮、VLOG,这或许是个不错的方式。


并且从各大视频平台的数据来看,用户的增长都呈现放缓,那势必就要想办法去增加单用户的价值,如何挖掘单用户的价值,也是各平台的重要任务之一。


会奏效吗?至少在我看来,中视频领域,B站将仍是王者。虽然在有些人心中,短视频只是时代娱乐的玩物,迟早会走下坡路,但是会是现在吗?


很少有用户会从创作者的角度出发去考虑问题,很多人嫌弃短视频的内容质量不高,但是为什么短视频创作者仍居高不下?这其中是有必然的原因的。


长视频发展不起来的关键问题,在于长视频现如今的收费模式是无法真正鼓励创作者去生产高质量的内容的,不是人人都有能力去把自己做成头部资源。


若无法做成头部资源,意味着没有好的收益,那为何不去做更简单的短视频呢?现如今的激励和分账对长视频是不友好的。


也就是说,不解决好创作者的收益问题,短视频仍将是视频领域短期内的霸主。


腾讯发力中视频,很有可能是为了协调和衔接两者之间的收益差距,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一个不成熟的猜测。


不过这样的模式也是存在着不少隐患的,长短视频的结合,也是一种对自身定位不清晰、对用户需求把握不准确的挣扎表现。


所以解决问题的关键,并不在于腾讯把这个部门和那个部门合并,关键在于合并的后续有没有办法拿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案,从而去在当前这个格局已定的视频市场上重新打破僵局、抢占地盘。


不过调整总是好事的,这是腾讯PCG自成立以来在规模上最大的一次调整,会员涨价,影视剧短视频版权的维权,紧接着就是这次组织架构的调整,三板斧打得非常紧凑,看起来腾讯的备战状态已经拉满了。


决战抖音?


腾讯曾一度启用被忽视的微视,并让“第一产品经理”林松涛负责这项业务,当年做出这样的决定接受为了应对来自字节跳动的挑战。


林松涛是腾讯的老将,也是马化腾的得力干将,是QQ继马化腾之后的第一任产品经理,他曾先后主导QQ、QQ空间、黄钻、QQ农场等产品的创新,我们熟悉的星星、月亮、太阳的QQ等级就是出自林松涛之手,经典的农场偷菜游戏也与其有关。


派出常胜将军,也看得出来腾讯对短视频领域的重视程度。


为了对抗抖音,腾讯终于向内部开刀

常胜将军”林松涛


两年过去了,微视非但没有成功,甚至是被自家的视频号超过。


对于短视频这块香饽饽,腾讯从未轻视过。此前曾先后上线Yoo视频、微视、闪咖、QIM、DOV、MOKA魔咔、猫饼、MO声等十余款短视频APP。


在2018年的腾讯开放合作伙伴大会上,腾讯刚刚在PCG的事业群下成立短视频部门,当时林松涛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短视频市场还没有盖棺定论,所有人都以为格局已定了,其实未然。


同时林松涛还表示,腾讯不会只做一个短视频产品,但也不会过多,每款产品都会有各自的分工和侧重。


现在再回头看这段采访,其实挺有意思的,我们在上文也提到了,后来腾讯先后上线了十余款短视频APP,这与腾讯内部的赛马机制是不无关系的。


你可以把这样的赛马机制理解为为了分摊风险从而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也可以理解为腾讯想靠内部竞争选出最好产品来决战。


当时也有媒体提问林松涛如何应战抖音,林松涛的回答是,不考虑打败哪个产品,现在市场上表现很好的产品,并不代表短视频的未来。


这说的其实是挺有道理的,表现得很好并不代表就是未来,但抖音的用户粘性实在是太大了,目前来说抖音赢在了当下,而抖音的这个当下,说不定还会持续很久。


在当年的腾讯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林松涛说过“我们成立PCG目的是希望在整个赛道领域上,在短视频整个领域里面我们都打发要有一定的分工和协同。”


腾讯不断冲击短视频领域,让我想起了曾让腾讯留有遗憾的微博之战,有些东西,可能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那么这一次,腾讯能否做好分工和协同,重拳出击抖音呢?这一次,腾讯还会再错过吗?是最后一搏还是绝地反击?


这次向内部开刀,不是结束,是一次开始。


为了对抗抖音,腾讯终于向内部开刀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1

标签:腾讯   黏性   常胜将军   创作者   现如今   收益   综艺   领域   事业   业务   内容   用户   产品   平台   科技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