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上期节目我们说到斯大林、列宁等人,终于推翻了沙皇统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

但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面临着十分复杂和严峻的形势。当时,第一次世界大战还未结束,俄国与德奥集团尚处于交战状态。而此时的俄国,经过3年多帝国主义战争,民族经济亟待恢复,再加上前线的沙俄军队经过多次惨败,军心早已涣散,乌克兰甚至出现了叛乱者。大多数俄国人,不管他们的意识形态如何,都早已厌倦了这一场战争。因此列宁决定尽快结束战争,争取一段和平时间来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权,用空间换取时间。所以在革命胜利后的第一天,也就是1917年11月8日,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通过了第一个法令──《和平法令》,宣布苏俄退出战争,并且向交战国提出立即进行公正的、民主的谈判,以实现不割地不赔款的和平。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对此,协约国避而不理,因为在他们看来,美国参战,协约国力量加强了。即使俄国退出战争,协约国取得胜利也是有保证的。而德奥集团之前一直是东西两线作战,如果谈判成功,俄国退出战争,德国就可以把兵线从东部全部抽离出来放到西线,摆脱两线作战的困境。但在和谈中,德国提出的停战条件非常苛刻,要求俄国割让波兰和波罗的海沿岸诸国,赔款30亿卢布。这在党内引起了巨大争议,以布哈林为首的"左派共产主义者"坚决反对签订和约,主张对国际帝国主义进行革命战争,以推动欧洲革命运动的发展。而以列宁、斯大林为首的议和派则主张不惜一切代价签订和约,以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整顿和建设国家经济,组建红军。还有以托洛茨基为代表的中立派,主张不战不和,认为目前在德奥国内已经出现了工人罢工,很可能在半年之内就会爆发社会主义革命,只要拖延时间耐心等待就会出现转机。经过反复讨论,最后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通过了托洛茨基的提案,即"停止战争,不签订和约,复员军队"。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德国方面看到苏俄迟迟没有动静,选择以武力压迫,70万大军压境,从波罗的海到黑海一线全面进攻,很快占领了乌克兰、白俄罗斯,并且从南北两个方向威胁彼得格勒。于是,苏联和德国再一次坐到了谈判桌上。但这一次,德国提出了更苛刻的条件。列宁和斯大林都知道,如果这一次和谈再不成功,那么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将不复存在。鉴于形势紧迫,列宁甚至还发表声明,如果继续空谈,他就退出政府和党中央。最终,在列宁和斯大林的坚持下,和约达成了,但代价是,苏俄失去了6200万人口和125万平方英里的领土,而这些领土上有俄国一半的工厂和三分之一的产粮区,有占俄国四分之三储量的铁和煤。

可和约的签订,并没有给苏俄国内带来安宁,协约国很快调转枪头,对苏俄进行了武装干涉。从3月中旬开始,英、法、美等协约国军队侵入摩尔曼斯克;4月,日本军队在符拉迪沃斯托克登陆;5月,土耳其军队侵入中亚和外高加索地区。在国内,反革命势力也趁机活动,纷纷组建白卫军叛乱。在南俄地区有克拉斯诺夫和邓尼金的白卫军;在中部和东部有高尔察克部队;在北部有尤登尼奇的白卫军。到1918年夏,苏维埃共和国全国有四分之三的领土陷入敌人手中,苏维埃国家处于四面包围之中。为此,列宁宣布全国进入战时共产主义,并派出两员大将。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其中,托洛茨基前往西伯利亚,在那里,这位当时的二号人物将以最高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身份组建苏俄红军。另一位就是斯大林,他被派往察里津负责征粮。当时的察里津被哥萨克人包围得严严实实。一到北高加索,斯大林就敏感地察觉到比征粮任务还要紧急的是"军事问题"。他立刻写信给列宁,要求赋予他军事权力。列宁也如愿给了斯大林北高加索军区军事委员会主席的职位。之后斯大林党政军务一把抓,开始了整肃军纪、维持治安等一系列工作。不到半年,就将察里津治理的井井有条,高加索地区的粮食和汽油源源不断地输送到前线的红军中去,为其消灭白军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同时,斯大林还组建了一只骑兵军,未来大名鼎鼎的朱可夫、铁木辛哥、罗科索夫斯基等名将都在这支军队中服役。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不过稳定的察里津的很快就引起白军的注意,他们计划夺取察里津,以切断红军的后勤补给。但他们显然低估了斯大林的军事能力,他仅凭少于白军一半的兵力,就成功抵挡住了进攻,守住了察里津。而当时的斯大林也不会知道,22年后,他会再守护一次这座城市,而那时,这里已经有了一个新的名字,斯大林格勒。

察里津战役胜利后,斯大林回到莫斯科。但此时苏俄国内的白军势力在美、英、法、意等国的支持下,势力不减反增。仅美国一国,在1919年的夏秋两季就向邓尼金提供了10万支步枪、300万发子弹、20万发炮弹和数不清的被服。白军依靠雄厚的补给,一度占领了苏维埃俄国四分之三的土地,并控制了俄国南部主要产粮区,对红军形成了东、南、北和高加索数条战线,不断发起凌厉的攻势。斯大林开始奔波于各地处理各种棘手事务,还亲赴战场,打赢了保卫彼得格勒之战,在南线沉重的打击了高尔察克和邓尼金的主力。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可苏俄红军不断的胜利和苏维埃政权的日益巩固显然不是列强愿意看到的。他们在1920年初提出了新的干涉计划,即扶持波兰参战,去攻打苏联。波兰和苏联的恩怨由来已久,从中世纪后期起就不断发生冲突,还曾三次被俄国瓜分。而如今,昔日的侵略者苏联,伤痕遍体,自顾不暇,而且几乎是面临着全世界的敌视和攻击。波兰自己又已经在一战后建立了新政权,还有来自列强的支持,他们想当然的认为"复仇"的时刻到了。1920年,在协约国集团的支持下,波兰向苏俄发动了突然进攻,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占领了日托米尔、卡查京和基辅,并占领了白俄罗斯的大片地区。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但波兰你没有料到的是,苏联当时已经差不多消灭了白军大部分主力,得以及时抽调兵力反击波兰,又一路把波兰打回了国内。当整个苏联领导层都沉浸在胜利带来的喜悦中,认为应该乘胜追击,占领波兰,解放波兰,帮助波兰建立新的无产阶级政权时。斯大林却两次提出反对意见,认为连续的奔袭作战已使官兵极度疲劳,盲目进攻会导致补给线过长,而且协约国已经在暗中给波兰寻找盟友,要把罗马尼亚拖入战局,这对于苏联来说是及其不利的。但苏联高层并没有听取斯大林的意见,而是选择了强攻华沙,最终兵败如山倒,损失惨重,被迫和波兰签订了停战协定。不过在斯大林没有忘记这份"屈辱",19年后,他和希特勒签订了条约,决定永久摧毁波兰的独立地位,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卡廷惨案。这一事件,也成为后世批判"斯大林主义的严重罪行之一"。

至此,苏联国内战争和外国武装干涉已全部结束,苏维埃俄国取得了伟大胜利。但是,苏俄全国却满目疮痍。工厂倒闭,土地荒芜,饥荒、瘟疫横行,成千上万的人死于营养不良和疾病,国内不时还会出现农民骚动和工人罢工,国民经济已濒临崩溃的边缘。而十月革命后的这几年,斯大林也亲眼目睹了欧洲诸国的无产阶级革命陆续被粉碎或者镇压,这让斯大林对共产主义未来的道路出现了动摇。认为比起继续全球革命,应该先注重国内建设,因为苏联的力量还很弱小,西方资本主义力量远比苏联要强大的多,在打败西方的干涉之后,苏联的当务之急是发展经济,尽快的进行工业化,如果在实力还没起来的时候就匆忙进行"全球革命",反而会招致西方国家的围堵和打压。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只有把自己先建设好了,才能在未来的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决战中更好地应对。这一想法与托洛茨基的"继续革命"理念背道而驰,此外,托洛茨基主张建立工人自主的计划经济,实行无产阶级的多党制,而斯大林则要建立自上而下的官僚化的计划经济,强调一党制。相较而言,托洛茨基是一个激进的理想主义者,而斯大林则是一个相对现实的务实主义者。这样在治国观念上的不同,也为后来两人的冲突埋下伏笔。事实上,列宁在去世前已经意识到了两人在政见上的不合。并指出如果不妥善处理两人间的问题,那么极有可能导致党内分裂。但此时的斯大林已经坐上了苏联中央委员会总书记的位置,在列宁之下负责处理党内事务。列宁即使已经意识到斯大林为人"粗暴",不适宜担任该职位,也还没来得及做出任何措施,就离开了人世,留下了巨大的权力真空。

列宁去世后不久,斯大林率先行动起来,他拉拢了同样把托洛茨基视为政敌的季诺维也夫和加米涅夫,形成了"三驾马车"的领导核心。当时苏联政治局成员一共6名,只要"三驾马车"达成一致意见,托洛茨基就无可奈何,斯大林利用"三驾马车"将托洛茨基排挤出领导集团,然后又利用布哈林,走保护富农的右倾路线,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打倒。这时两位元老才想到要跟托洛茨基联合对抗斯大林,可惜为时已晚,此时的他们早已不是斯大林的对手,他们被官方划定为反革命集团,开除党籍,托洛茨基本人更是被驱逐出境,流亡各地,最终在1940年,在墨西哥的公寓里遇刺身亡。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就这样,经过了漫长的党内斗争,斯大林逐步坐稳了苏联最高领导人的位置。与此同时他的个人集权思想也逐渐显现出来。他认为,正是党内目前讨论投票的决策方式,效率极低,导致了不同派别之间无休止的争论,拉帮结派。而自己在察里津时,党政军务一把抓,一人独揽大权,不仅没有造成任何失误,还把察里津治理的很好,圆满的完成了粮食保障任务。所以掌权后,斯大林对经济管理体制进行了多次改革和调整,使管理决策权日益集中。其中就包括废除新经济政策,大力推行农业集体化,强制实行高速工业化。当时的苏联,在新经济政策的指导下,经济基本恢复到一战前水平,但现代工业还比较落后,钢铁、电力生产远远不能满足国民经济需要。汽车、飞机制造等最新的大工业几乎一片空白。1928年时,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而当时的西方大国,已基本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恢复过来,各主要工业国家的工业生产总值都达到或超过一战前水平。空前的繁荣让他们充满信心,并继续封锁苏联经济。因此斯大林知道,苏联要想强大,就必须快速发展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国防工业,如果落后的话,必定重蹈一战中受到的屈辱。

而工业的发展需要农业的反哺。于是斯大林提出农业集体化,把农民集中到一起生产,提高粮食产量,扩大粮食贸易,为工业发展提供资金。同时,为了保证工业净利润,提高工业品价格,降低农产品价格。这种方式,的确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农业生产效率,农业又反过来供给工业。在两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人民的生活确实有所提高。轻工业增长了14.8%;农业总产值也增长了54%。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到1937年时,苏联的工业总产值已超过了德、英、法三国,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在工农业比重中,工业已占到了77.4%。可以说,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斯大林为苏联选择了最正确的一条道路。即使他知道重工业的不平衡发展会有弊端,但他却改变不了这个现状。当欧洲风云日紧、二战爆发后,德兵东调的情报雪片般飞往克里姆林宫,此时的斯大林除了让重工业的不平衡发展变的更加不平衡以外,已经没有别的选择。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种权宜之计为苏联卫国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不但使苏联生存了下来,还让苏联壮大成为了可以与美国分庭抗礼的超级大国。

不过,农业集体化,高速发展重工业,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一切为了工业的发展让农民的生活越来越悲惨,1932年爆发的乌克兰大饥荒导致了几百万农民被饿死,工农业比例的严重失调,成了苏联畸形发展的根基,甚至至今都还在影响着俄罗斯的经济发展。而也是在大饥荒发生的那一年,斯大林的第二任妻子持枪自杀,这给他造成了极大的伤害。他的女儿斯维特兰娜在之后接受采访时说:「妈妈的死对他来说是可怕的打击,使他的心灵变得如此空虚,他失去了对人、对朋友的信任」。而从此之后,斯大林的确变得更加冷酷和强硬,独断的恶魔在其心中越长越大,随之而来的,就是其身上最大的污点,大清洗运动。

从调皮小子到大国领袖,看时代伟人斯大林缓缓升起东方铁幕

大清洗运动的导火索始于一场谋杀。1934年12月1日,苏共政治局委员、列宁格勒省委书记基洛夫在斯莫尔尼宫内被近距离枪杀。基洛夫是斯大林一手提拔的亲密政治盟友,当时在苏联党内威望很高。但他却在自己的办公室前被人谋杀了。并且巧合的是,平时紧跟着基洛夫的保镖当时正好不在,事后斯大林准备提审保镖时,保镖又在押解途中意外出车祸身亡。这一系列的巧合凑在一起,斯大林心中的不安全感被逐渐放大。因为凶手以前是季诺维也夫的支持者,他把季诺维也夫、加米涅夫拉出来反复审问,最终判处有期徒刑。但这还不够,斯大林认为在党内还存在其他各种反党集团,"托洛茨基派"、"民主集中派"、"工人反对派"、"右倾派"等等,所有这些派别都应该是追查的对象。一时间,风声鹤唳,整个国家的公民人人自危。 "大清洗"期间,直接或间接被牵扯的受害者数量早已无法统计。但是,一组最保守的恐怖数据显示:在这期间,至少有150多万人被判刑,近70万人被残酷处决,另外还有70万人被关押进了劳动营或监狱,而最终死在其中的人数根本无法统计。"清洗"的浪潮也波及到了军队系统。许多具有卓越军事才能的高级将领都被判处了死刑,其中就有苏联天才将领图哈切夫斯基。

大清洗之后,斯大林的个人集权达到顶峰,苏联全国上下都掀起了一股斯大林崇拜热。那些在斯大林的熏陶下成长起来的新一代,在他们心中,"伟大"就是斯大林的代名词。而伟大的斯大林,也即将带领苏联一起,迎来与帝国主义最沉重的一战。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5

标签:斯大林   苏俄   苏维埃   俄国   托洛茨基   协约国   波兰   苏联   铁幕   和约   德国   党内   列宁   伟人   红军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