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前几天,字节跳动创始人张一鸣宣布卸任CEO的消息,引发了不少朋友的议论。

当看到字节联合创始人梁汝波(张一鸣大学同学)将接任新CEO时,很多人更是一脸艳羡。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事实证明,有个努力且对脾气的室友很重要

在辞职信中,张一鸣写到了这样一句话:“放下日常的管理工作,作为公司创始人,聚焦到远景战略、企业文化和社会责任等长期重要的事情上去。”

同时,张一鸣也说:“希望大家把创业的过程当作同行去欣赏风景的旅行,希望大家支持我在这旅行中的‘旅行’。”

抛开某些方面,可以看出,这封辞职信写得很走心。只是许多人认为,作为互联网领域大牛之一,张一鸣卸任得似乎过早了,一时间众说纷纭。

然而,这封辞职信给大家讲述的一些东西,却实实在在地值得我们思考一番。

01 CEO究竟是个什么样的官?

首先,董事长(Chairman)、总裁(President)与CEO(Chief Executive Officer首席执行官)实际上是三个完全不同的概念,而张一鸣不仅是字节的CEO,也是其控股股东(98.814%)、实控人与最终受益人。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卸任CEO并不会影响张一鸣作为公司大股东的合法股权收益

严格来说,董事长(Chairman)这个职务可能是现代公司管理层最早确定的职务之一,因为它是股东利益的最高代表,理论上讲是公司管理层所有权力的来源。

而总裁(President)掌握着公司的日常行政权,其包含的荣耀和地位一般比CEO要高,但也不绝对,既可以用于工作场合,也可以用于礼仪场合;CEO相对来说,更多会体现在工作内容与性质上,在国内成为一种荣誉和暗示的倾向并非那么明显。

许多时候,President和CEO是同一个人,但在许多大公司里,President和CEO是两个人,这时“总裁”和“首席执行官”才有严格的差异,有时候两者地位平等,有时候总裁更高,但归根结底,两个地位平等的高层执行官的设置是为适应更加快节奏的公司治理而生。

有趣的是,我国公司法目前规定了董事长的职责,基本是为股东利益服务,却对总裁与CEO这类非传统法定概念没有作出更详细的界定。

董事长权责范围如下:

(1)主持股东会会议,召集和主持董事会会议;

(2)检查董事会决议的实施情况;

(3)对外代表公司;

(4)设立分公司时,向公司登记机关申请登记,领取营业执照;

(5)公司章程规定的其他职权。

事实上,权力的分立并不是那么糟糕,而是公司治理模式发展的趋势。自二战以后以美国公司为代表的企业执行权发生过变化,行政职权演化为“重大执行权”和“日常执行权”两部分。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当然,这样做也有一个缺点就是冗官

在经济基础与人员规模不够大的中小型企业中,当二者地位大致相当且权限划分不明确时,就容易出现拉山头、打内战等效率低下的现象,增加管理层面的内耗,不利于公司治理。

事情多,压力大,传承模式复杂,这就是CEO。

02 新生代的CEO,张一鸣似乎有点不同

83年生在福建龙岩的一个事业单位家庭,05年南开大学软件工程毕业,12年创办字节跳动,仅仅时隔1年之后,张一鸣就进入《福布斯》中国30位30岁以下的创业者与《财富》“中国40位40岁以下的商业精英”,成为国内互联网行业最受关注的青年领袖之一。

可以说,张一鸣的半辈子过得不能说独一无二,但绝对是最贴近草根人民的发迹典型了,正值壮年的他,完全可以继续做下去。

然而,有过团队管理经验的朋友可能都清楚,带团队搞创业是很累的,构想再美好,一旦落地起来也可能会因为一些杂七杂八的事忙得脚不沾地。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有过团队管理经验的朋友可能都清楚,带团队搞创业是很累的

虽然张一鸣的精力是出了名的好,宛若铁打的一般,但这并不意味着其没有极限,尤其是站在CEO这个岗位上,会因为掌握团队前进的方向影响公司战略决策层面的思考。

想完成自己的科学家梦想,这是拼多多创始人黄铮的卸任理由,然而公司还没有上市的情况下就卸任CEO,这是张一鸣与拼多多黄峥卸任的不同之处。

仔细看看,我们会发现例如宗庆后、董明珠这些老一辈企业家,以及雷军(心态年轻)马化腾、丁磊、黄章等稍迟一旬的企业家,他们有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始终在企业中担任董事长或CEO,甚至有时还会亲自上手,打磨产品的细节。

例外也不是没有,比如60后的段永平,早早就退居二线逍遥快活,在卸任时间这点上,或许是因为才38岁,张一鸣似乎有股对创业伙伴的强烈信任,同时也写出了自己真切的想法。

就像古代皇帝掌管江山时间久了,也喜欢派人寻访长生不老药一样,毕竟卸任CEO不会影响自己正常的股份收益,有一天能及时抽身出来当甩手掌柜,挺好。

该创的业创了,该赚的钱也赚了,是不是功成身退还要看子弹飞,但张一鸣能这么自然地说出来,这个姿态相对而言确实足够任性,也确实还算洒脱。

03 创始人提早卸任,会对公司产生什么影响?

不到40的年龄甚至比起马云、刘强东等人更加年轻、更有干劲,怎么就突然卸任了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话题:创始人与公司之间,应当保持什么样的关系?企业的传承应当如何进行?

张一鸣其实看得很透彻,人怎么活都难以活过一百年,更何况一家乘风而起的互联网公司,既然撒手只是时间问题,那倒不如让自己尽早从一个管理者升格为投资人。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我们都知道创业不易,尤其是公司创立伊始

优秀的指挥官往往代表着明确的方向。我非常喜欢张巍松律师有关公司治理的一个形容:创始人往往有两种,项羽和刘邦。

项羽是天纵英才,自身能力卓越,有什么问题不用过多考虑,跟我冲就行了,但这样组成的团队不像企业,更像是军团或家族,一旦项羽没了,剩下的不是倒戈就是投降;

刘邦自己能力确实不大行,但是善于用人,我自己不冲,有的是人替我冲,随便谁骂我无能都无所谓,我就求个稳。

站在发展的角度看,刘邦式的创始人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有好处的,项羽是牛,但人力有时穷,乔布斯、马斯克就是这类牛逼的人物,他们在任时好像没人知道副职是谁,就像我们没听说过项羽有保镖一样。

有人认为,创始人的能力始终足够强大,过早卸任不利于企业资源的传承与人才的选拔,是幸存者偏差造成了这样一种假象,让人们误以为成功必须要学习刘邦。

诚然,我们都钦佩英雄,但英雄往往不是因自身而败,反倒容易因时势而马失前蹄。一家公司的成长不同于一个家族的成长,公司的发展离不开利益的维系,而一群人组成的团体正因为有制衡,有规则,才能更大规模地汇聚资源(人力、资本)、防范风险。

我们可以思考一个问题:如果你的公司遇到了某些麻烦,委托你去请外援(例如第三方外包、律师、司法鉴定机构等),而这笔开销数目不小,你是愿意自己掏钱先垫着,还是愿意拿份授权书签个字,最终让公司账面出钱,自己分文不失?

我想大多数人会选择后者,毕竟公司不是自家,花公家的钱不会过于心疼,创始人也是人,也怕公事拖垮私事。

张一鸣:当打之年卸任CEO,互联网大佬缘何殊途同归?

公司如果始终攥在自己手里,反而容易患得患失,弄不好毁自己一世英名

联想到不久前拼多多黄铮的辞职,同样的,京东、阿里创始人也都卸任了, 这些创始人们都在年富力强的时候选择离开一线,但是企业该怎么办还是怎么办,并没有因此失去传承。

俗话说得好,打江山难,守江山更难,对企业创始人来说,一定要在适当的时候、企业还能传承的时候、在自己还干得起的时候,把精力放在企业的独立成长能力上,让企业有正常的企业治理机制,让企业老板从投资人经营者变为真正的股东,而不是自己大权独揽,既承受不了时间与市场带来的压力却又不愿轻易放手。

指挥官不在了,但企业精神还在,这样的企业才有可能存活更长时间。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20

标签:项羽   大佬   江山   殊途同归   刘邦   字节   创始人   股东   董事长   总裁   日常   地位   团队   规模   时间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