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服药吗?服药后血压变正常,是否可以停药?

高血压已经成为中国以及世界的第一大慢性疾病,近年来发病率越来越高,在我国,平均五个人中就有一个高血压患者,但是在高血压发病的早期往往表现不明显,因此很多人并没有重视,甚至有些人并不知道自己患有高血压,所以说,关于高血压的科普是非常有意义的。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服药吗?服药后血压变正常,是否可以停药?

高血压分类

高血压分为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而我们最常见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又称高血压病,它的病因是多因素的,尤其是遗传和环境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高血压具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约60%的高血压病人有高血压家族史,父母均有高血压,那子女发病概率高达46%。

而环境因素又包括饮食、吸烟、精神应激等。饮食中高盐、高蛋白、高脂肪摄入以及饮酒均可导致血压升高。烟草中的尼古丁能使心率加快,血管收缩,从而使血压升高。另外长期从事精神紧张度高的人发生高血压的可能性也较大,此类病人经休息后症状和血压可获得一定改善。

除此之外,肥胖、口服避孕药等药物均是血压升高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如果长期不控制的话,可损伤我们的心脏、颅脑、肾脏,导致冠心病、心衰、主动脉夹层、脑卒中以及慢性肾衰,从而降低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危及我们的生命。所以说,认识和控制高血压是十分有必要的。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服药吗?服药后血压变正常,是否可以停药?

高血压患者降压目标值分别是多少?

此次国际高血压协会发布的新指南是一部简洁实用、便于操作的指南,对我们开展高血压防治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在高血压的定义上,提出连续测量2~3次诊室血压≧140/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如果诊室血压≧180/110mmHg,并有心血管损害的证据,则一次血压测量即可以诊断为高血压。

新指南采用1级和2级高血压的两级分类法,即1级高血压是指诊室血压在140~159/90~99mmHg之间,2级高血压是指≧160/100mmHg以上的血压水平。这种分类方法和我国2018年提出的3级分类法有不同之处,就是去掉了≧180/110mmHg以上为3级高血压的提法。

这种血压分类体现出新指南制定的核心观念是便于管理和推广,特别是对简化高血压的风险分层进行了铺垫,从而指导不同层次的医生进行高血压人群的划分和危险分层,以进一步降低指导治疗和预后评估的复杂性。

所以说,原先属于3级现在属于2级的高血压患者并不是本身疾病较前减轻了,不能因此而放松警惕。对于降压治疗的目标值,新指南最佳标准中给出了两个降压目标:65岁以下<130/80mmHg,≥65岁血压应<140/90mmHg。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服药吗?

确诊高血压的患者,在药物治疗方面<160/100mmHg和≥160/100mmHg组。对于<160/100mmHg的患者,如果是合并脑血管疾病、慢性肾脏病、糖尿病和伴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高血压,应该立即应用药物治疗,反之则建议生活方式改善3~6月后再做评估;对于≥160/100mmHg的患者,应立即启动药物治疗。

得了高血压,一定要服药吗?服药后血压变正常,是否可以停药?

服药后血压恢复正常,可以停药吗?

有的人服用降压药物一段时间后,监测血压在正常范围内,甚至有些高血压患者感觉已经没有不适症状,考虑长期服药有副作用,就在没有咨询医生或监测血压的情况下,自己把药停了。这种做法对不对呢?对于轻度的高血压患者,在进行运动、减重和低盐低脂饮食等生活方式干预后,有少部分患者血压可以恢复正常,但是关于是否可以停药,需要由临床医生来分析决定,个人不要随意停用降压药,首先个人并不能较准确的判断血压是否正常,因为血压有昼夜节律变化,在血压低谷测到的血压正常,并不能代表血压已经完全恢复正常,而且个人血压测量方式也可能会出现错误。

另外人们在用药的情况下血压正常并不代表高血压治愈,实际上绝大多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是需要长期或者说终生服药的,只有控制血压达标并保持平稳,才能减少高血压对身体带来的危害。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5-31

标签:高血压   血压   目标值   分类法   原发性   诊室   生活方式   高血压患者   症状   测量   患者   因素   饮食   医生   指南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