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通过本节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如下知识和信息:

一、背景介绍:咖啡中的主要成分咖啡因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咖啡已经有数百年的饮用历史,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传统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最流行的饮料之一。咖啡中含有大量咖啡因,因此这使得咖啡因成为最广泛摄入的精神活性物质。许多植物的种子、果实及叶子中含有咖啡因。除了咖啡之外,含有咖啡因的植物还包括茶、可可豆(巧克力的成分)、耶巴马黛茶叶(用于制作花草茶的原料)和瓜拉那浆果(用于制作各种饮料和补充剂)。

咖啡因也可以通过人工合成并添加到食物和饮料中,还可以添加到药片中(用于减轻疲劳)。此外,咖啡因还被广泛用于治疗早产儿呼吸暂停综合征以及与镇痛药一起合成止痛药物。常见食物、饮料和非处方药中咖啡因含量见下图。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常见食物、饮料和非处方药中咖啡因含量 (资料来自FoodData Central[1 ])

图注:

† 将液量盎司转换为mL需乘以29.57。将盎司巧克力转换为g需乘以28.35。

‡ 表中列出的是常见功能饮料和小瓶高浓度功能饮料的咖啡因含量,但不同饮料可能有所不同,尤其是品牌不同的情况下

单位重量咖啡因含量的情况是: 咖啡、能量饮料、咖啡因片>茶>软饮料

咖啡因在化学上属于甲基黄嘌呤,即1,3,7-三甲基黄嘌呤。咖啡因进入人体后在成人体内的半衰期约为2.5~4.5小时。有多种药物可以减慢咖啡因的代谢速度,并延长其半衰期,主要包括的药物有数种喹诺酮类抗生素、支气管扩张剂、心血管药物及抗抑郁药,其原因主要是以上药物与咖啡因是由相同的肝药酶代谢。因此,反过来思考,咖啡因也可影响多种药物的药理作用,对于临床医师在给病人开处方时应该考虑到咖啡因与药物之间可能存在的相互作用关系。

多年以来,人们一直有这样的担心:长期喝咖啡是否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随着研究的进展,研究者发现,咖啡中除了含有咖啡因外,还含有其它数百种生物活性物质,包括葫芦巴碱、多酚,在烘焙过程中形成的类黑精以及少量镁、钾和维生素B3等。上述这些咖啡中的化合物可减轻氧化应激,改善肠道菌群,并且可以调节葡萄糖与脂肪代谢。所以,在我们解读咖啡对我们机体影响是,我们应持谨慎态度,因为其效应并非只由咖啡因产生。

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学院的专家们在2020年的7月研究中发现:喝咖啡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炎症风险[2]。该研究成果发表于世界知名期刊The 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文献题目与摘要如下图所示。本文将重点分析这篇研究结果,从健康学角度为广大读者分析喝咖啡与健康的关系。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学院的研究人员在2020年7月发表的文献题目和摘要截图


二、新加坡国立大学健康学院专家:喝咖啡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但可以降低多种慢性炎症风险

为了研究喝咖啡与健康的关系,新加坡国立大学(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健康学院的专家在2020年展开了一项研究,它们收集95篇国际知名医学期刊的研究结果进行综合评估、总结,给出了如下的关于喝咖啡与健康的一些科学观点。

1、咖啡因对机体的影响

(1) 咖啡因的分子结构与腺苷类似,因此咖啡因能够结合腺苷受体,阻断腺苷并抑制其作用。脑内腺苷蓄积可抑制觉醒,加重嗜睡。适量(40~300 mg)咖啡因可拮抗腺苷的作用,从而减轻疲劳、提高清醒程度、缩短反应时间。

(2) 常用止痛剂内添加咖啡因有助于缓解疼痛。具体而言,一篇包含19项研究的综述表明,在止痛剂内添加100~130 mg咖啡因可小幅提高疼痛成功缓解的患者比例。

(3) 下午或晚上摄入咖啡因会延长睡眠潜伏期,降低睡眠质量。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4) 咖啡因可诱发焦虑,尤其是大剂量摄入(每次>200 mg或者每日>400 mg)和在敏感人群中(包括焦虑症或双相障碍患者)。

(5) 数项研究表明,大量饮用能量饮料(约含有320 mg咖啡因)可导致短期的心血管不良效应(血压升高,心悸),但适量饮用能量饮料(≤200 mg咖啡因)不会导致上述不良效应。因此,建议饮用能量饮料的人仔细确认咖啡因含量,避免大量饮用能量饮料(每次摄入>200 mg咖啡因)。

(6) 极大量摄入咖啡因产生的副作用包括焦虑、躁动、紧张、烦躁、失眠、兴奋、精神运动性激越以及思维和语言混乱。据估计,摄入≥1.2 g咖啡因即可产生毒性作用,10~14 g剂量的咖啡因被认为可致死。近期有一篇综述是关于咖啡因过量致死病例血液内的咖啡因含量,结果表明死后血液内咖啡因含量的中位数为180 mg/L,估计相当于摄入8.8 g咖啡因。饮用咖啡和茶等咖啡因传统来源后发生咖啡因中毒的情况罕见,因为要达到致死剂量,需要在短时间内摄入极大量咖啡因(75~100标准杯咖啡,1标准杯=235 ml)。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2、咖啡对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影响

(1)人摄入咖啡因之后会在短期内提高血压,但在对含咖啡因的咖啡进行的试验中,血压并未受到明显影响,即使高血压患者也是如此。原因可能是咖啡中的其它成分(例如绿原酸)抵消了咖啡因的升高血压作用。同样地,在前瞻性队列研究中,也证实了饮用咖啡与高血压风险增加不相关。

(2)人体实验和相关队列研究表明摄入咖啡因与心房颤动不相关。许多前瞻性相关研究已经分析了摄入咖啡和咖啡因与冠心病和脑卒中风险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一致表明,在一般人群或者有高血压、糖尿病或心血管疾病病史的人群中,与不饮用咖啡相比,每日饮用多达6标准杯(1标准杯=235 ml)的含咖啡因的过滤咖啡与这些心血管结局的风险增加不相关。实际上,饮用咖啡与心血管疾病风险降低相关,每日饮用3~5杯咖啡时心血管疾病风险最低。很多研究结果表明,饮用咖啡与冠心病、脑卒中及心血管原因死亡风险呈负相关。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3、咖啡对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的影响

在相关前瞻性研究中,较高的咖啡因摄入量与孕妇较高的流产及婴儿较低的出生体重风险相关。因咖啡因易于通过胎盘,而孕妇和胎儿体内的咖啡因代谢速度缓慢,会导致较高的血循环咖啡因浓度。研究发现,咖啡因可提高孕妇和胎儿血液中的儿茶酚胺水平,进而引起子宫胎盘血管收缩和缺氧。研究已发现,咖啡和茶(在以喝茶为主的人群中)均与低出生体重相关,并显示出剂量-反应关系,而且无明显阈值。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4、喝咖啡对慢性炎症和癌症的影响

(1)饮用含咖啡因和脱咖啡因的咖啡都可降低因果糖过量摄入而引起的肝脏胰岛素抵抗。

(2)饮用正常量的咖啡与子宫内膜癌及肝细胞癌风险呈较强的负相关。

(3)丙型肝炎患者饮用含咖啡因的咖啡可降低肝脏胶原化水平。此外,咖啡多酚还可改善脂肪的体内平衡和减少氧化应激,并通过这一方式防止肝脏脂肪变性和纤维化发生。

(4)饮用适量咖啡与胆结石和胆囊癌风险降低相关,而且与脱咖啡因的咖啡进行对比,含咖啡因的咖啡与上述风险降低之间的关联更强,这提示咖啡因可能起到保护作用。

(5)在亚洲、欧洲、美国开展的前瞻性队列研究表明,摄入咖啡因和帕金森病风险呈较强的负相关。

(6)在对欧洲人、非洲裔美国人和亚裔进行的相关队列研究中,如果每日饮用2~5标准杯咖啡,与死亡率降低正相关。

新加坡国立大学:咖啡可降低癌症和炎症风险,不增加心血管病风险

咖啡因在各器官系统内对健康的影响(资料来自[2] van Dam RM et al. N Engl J Med.)

三、研究结论及喝咖啡的建议

(1)大量研究证据提示,饮用含有咖啡因的咖啡不会增加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2)每日饮用3~5标准杯(1标准杯=235 ml)的咖啡与多种慢性炎症及癌症的风险降低相关。

(3)如果大量摄入咖啡因会产生多种不良影响,建议在非妊娠期且非哺乳期的正常成人将每日咖啡因摄入量控制在不超过400 mg。

(4)根据现有研究证据,我们并没有理由推荐大家通过摄入咖啡因或饮用咖啡来预防疾病的发生;但综合多项研究数据提示,对于非妊娠期且非哺乳期的健康成年人,适量饮用咖啡能够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参考文献

[1]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gricultural Research Service, Nutrient Data Laboratory. FoodData Central (https://fdc.nal.usda.gov/. opens in new tab.

[2] van Dam RM, Hu FB, Willett WC. Coffee, Caffeine, and Health. N Engl J Med. 2020;383(4):369-378.

健康生活 适量咖啡 ¥19.9 购买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10

标签:新加坡   炎症   腺苷   风险   咖啡   健康   心血管病   咖啡因   前瞻性   队列   癌症   含量   心血管疾病   药物   饮料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