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少见突变靶向药上市,肺癌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孙先生是个晚期肺腺癌患者,2018年初确诊时已无手术机会,基因检测提示EGFR19外显子突变,开始口服易瑞沙,11个月之后耐药,直接换成三代靶向药奥西替尼,然而服用了21个月,孙先生复查CT提示肝转移、骨转移,说明奥西替尼耐药,这样的情况令他一筹莫展。后续进行肝穿刺活检,病理提示腺癌,考虑肺癌来源。基因检测提示c-MET 扩增,针对这个突变,该用哪种靶向药呢?

2021年6月22日,民族创新药MET抑制剂赛沃替尼获批上市,打破国内MET通路“无药可用”的诊疗困境。

国产少见突变靶向药上市,肺癌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MET是一种受体酪氨酸激酶,在许多类型的肿瘤细胞中过度表达或突变,在肿瘤细胞增殖、转移和肿瘤血管生成中起着关键作用。MET突变的肺癌病人不仅化疗效果不好,有研究显示,如果出现MET突变,即便PDL1高表达,免疫治疗效果仍然不好,所以MET突变是个预后不良的靶点。

MET突变包括原发性突变,大约2%-3%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存在原发的MET突变,见于腺癌、鳞癌,也见于肺肉瘤样癌,肺肉瘤样癌中突变发生率可高达20~30%。MET突变主要包括外显子14跳变、MET扩增。还有一部分是耐药后突变。在EGFR突变的病人中,使用一代、二代靶向药耐药之后,有5-10%会出现c-MET扩增,一线奥西替尼耐药后有15~20%患者会出现MET扩增。可以说c-MET扩增为奥希替尼最常见的耐药原因之一。

国产少见突变靶向药上市,肺癌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赛沃替尼到底是什么药?

赛沃替尼就是以前提到了沃利替尼,沃利替尼是曾用名,它是一种小分子MET抑制剂,本次申请的适应证为:间质-上皮转化因子(MET)外显子14跳变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的非小细胞肺癌(NSCLC)。

赛沃替尼获批上市是基于陆舜教授牵头、在中国开展的开放标签、单臂、多中心II期临床试验,中位随访时间为17.6个月,在所有使用赛沃替尼治疗的受试者中,ORR为42.9%,疾病控制率DCR为93.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PFS)为6.8个月,PFS在各亚组中具有临床意义。

国产少见突变靶向药上市,肺癌患者有了更多选择

国外的卡马替尼(Capmatinib)和特普替尼(Tepotinib),正是治疗MET外显子14跳跃突变的非小细胞肺癌,但是在国内还没有获批上市。国产靶向药赛沃替尼的上市,填补了这一空白,让国内患者有药可用。

对于奥西替尼耐药后出现的c-MET扩增,TATTON研究显示,通过赛沃替尼联合奥希替尼治疗仍然有30%的ORR及5.4个月的PFS。所以,前文的孙先生可以尝试奥西替尼联合赛沃替尼双靶治疗。

(此处已添加医疗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

展开阅读全文

页面更新:2024-06-01

标签:靶向   酪氨酸   肺癌   突变   前文   患者   肉瘤   抑制剂   腺癌   晚期   少见   肿瘤   基因   细胞   不好

1 2 3 4 5

上滑加载更多 ↓
推荐阅读:
友情链接:
更多:

本站资料均由网友自行发布提供,仅用于学习交流。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联系,QQ:4156828  

© CopyRight 2020-2024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71396.com 闽ICP备11008920号-4
闽公网安备35020302034903号

Top